返回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后G不得干Z!(大家龙年大吉!)  鹰视狼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六月五日,易京叶府 
    青竹堂中景仁望着走进房间的古三思,站起身恭恭敬敬开口行礼道: 
    “弟子参见先生!” 
    古三思微微额首然后吩咐道: 
    “坐吧!” 
    “谢先生赐座···············” 
    按照定下来的规矩,每堂课的课前古三思要考较景仁之前学过的知识,所以这一次也不例外古三思旋即开口问道: 
    “景仁,我问你汉武帝为什么要打匈奴?” 
    因为这个问题古三思上节课讲过,所以景仁也是不假思索便是说道: 
    “匈奴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经常侵扰汉朝的边境地区,对汉朝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击败匈奴可以维护汉朝的安全,消除边境地区的隐患” 
    “除此之外匈奴每次南下都会掠夺财货和人口,而财货和人口是汉朝发展的基础,因此匈奴的存在阻碍了汉朝的发展!” 
    听着景仁在这里背书,古三思便是伸手制止了他的讲话,然后认真的望向了景仁说道: 
    “景仁,你书背的很不错,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你没有自己的思考吗?” 
    面对古先生郑重其事的询问,景仁眼睛眨了眨显得有些懵,他犹豫了一下说道: 
    “先生,我不是把你说的东西背下来就可以吗?” 
    古三思闻言有些无奈但还是认真说道: 
    “大帅曾经说过,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对这句话为师深以为然,你不能太过教条,要活学活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说完古三思见景仁有些似懂非懂的样子,他便是引导着景仁问道: 
    “你刚刚说的这些都是对于汉朝而言,打击匈奴维护了汉朝的安全,保护了人口和财货,但是如果你站在汉武帝这个人角度上而言,你觉得他为什么要打匈奴·····················” 
    景仁闻言有些疑惑的问道: 
    “先生汉武帝是汉朝的皇帝,汉朝不就是他,他不就是汉朝吗?” 
    “你切不可抱有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 
    古三思闻言有些欲言又止,组织了一下语言后他放弃了回答的想法,只是摸了摸景仁的头讲道: 
    “等你长大你就明白了!你现在只需要知道这是错误的想法就够了!” 
    虽然还是有些不理解古三思的意思,但景仁也是听话的点了点头,没有在追问这件事情。 
    而这时古三思也是直接说道: 
    “汉朝推崇孝道,讲究以孝治天下,这就导致汉朝后宫女眷干政的情况极为严重,出现了像吕后,窦太后这样的人物,这也引发了外戚干政的情况,吕家,窦家,霍家都是这种情况!” 
    “所以在汉武帝执政早期,他虽然名为皇帝,但是汉朝真正的大权并没有掌握在他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他的祖母窦太后手中,而在窦太后去世后他虽然亲政,但是他在朝堂上的威望并不高,这也让他在汉朝的统治基础并不牢固!” 
    景仁虽然不是什么天才,但也绝不是什么愚笨之人,因此听到古三思把话说道这个地步他也是不假思索的说道: 
    “先生你的意思是说,汉武帝打击匈奴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个人的威望?” 
    古三思闻言给了景仁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然后又是开口说道: 
    “汉武帝打击匈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面而已····················” 
    “大帅曾经跟我说过,发动对外战争是团结内部,转移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也是见效最快的办法,而打赢一场对外战争也是提高皇帝个人威望最好的办法!” 
    说到这里古三思停顿了一下,有些感慨的讲道: 
    “大帅虽然没有考取过功名,但是却总能说出这种一针见血发人深省之言,当真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这时景仁也是有些兴奋的讲道: 
    “原来打仗有这么多好处,怪不得我爹那么喜欢打仗,借银子也要打仗!” 
    此话一出古三思立刻脸色一变,十分严肃的向着景仁告诫道: 
    “景仁,我之前让你背过那段孙子兵法你还记得吗?” 
    景仁闻言想了想然后开口背诵道: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见景仁将这句话背了出来,古三思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命令道: 
    “把手伸出来!” 
    此话一出景仁立刻意识到了什么,神色中也是显露出一丝不解和疑惑,不过他还是遵从古三思的命令将手伸了出来,而古三思也没有丝毫客气,抄起板子就是在景仁的手心狠狠打了三下。 
    这三下古三思打的十分用力,让景仁疼的是龇牙咧嘴,不过相较于疼,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