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聘者的业务能力吗?
他要鲍勃是为了鲍勃的业务能力吗?
当时的鲍勃,不,哪怕是现在的鲍勃,不要说全联邦,就是全纽约州,纽约市,随随便便都能找出一大堆比他更专业的人来。
他看重的是鲍勃对他的忠心!是鲍勃的规矩与本分!
专业能力可以培养,这些却很难培养。
他要哈里森是为了哈里森的业务能力吗?
是,但不全是。
哈里森的业务能力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原因是哈里森身份清白。
同样的道理,布鲁克林想让威廉·巴尔选他成为特别检察官,就不能仅仅拿出业务能力来。
这其实有点儿像应聘面试。
许多应聘者会下意识认为只要自己将业务能力表现得足够强,就能被挑中,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面试中恰当的表现业务能力,让面试者知道你的业务能力足以匹配招聘职位就够了,剩余时间不要浪费在继续表现业务能力上,多表现点儿其他能力。
比如跟面试者是校友,比如跟面试者喜欢同一支球队……这都是可能被选中的‘能力’。
布鲁克林需要的比面试被选中更难,他需要‘面试者’威廉·巴尔给他充足的自由,能够为他‘保留职位’的同时,还不会对将来万一他‘没有履职’的情况发火。
要的更多,就要付出更多。
因此,在表现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足以匹配特别检察官后,布鲁克林就就专业问题住嘴了。
他挪了挪屁股,端正身姿。
心里有点儿紧张。
这毕竟关乎他能不能确保在这场风暴中高枕无忧的关键谈判,很可能只有这一回。
谈判前,他对威廉·巴尔并不是非常了解。
跟一个几乎可以说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起坐在谈判桌上,这本身就够疯狂的了。
更疯狂的是,他们可能只经过一轮谈判,就要得出结果。
更更疯狂的是,他们的谈判有时间限制!
布鲁克林端正身体,保持自信从容的样子,却并不说话。
由于事先调查、接触不足,他不知道威廉·巴尔想要什么,就像威廉·巴尔在布鲁克林自己说出口之前也不知道他看上的是特别检察官这个职务一样。
他得等威廉·巴尔先开口。
双方把心理价位摆出来,然后才是讨价还价环节。
威廉·巴尔没有辜负布鲁克林,他很快填好了价签。
司法部长先生首先要求布鲁克林兑现约翰·曼宁给出的承诺,帮助其加入哈佛议会。
听到这个要求,布鲁克林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没有立即表态,示意威廉·巴尔继续往下说。
威廉·巴尔的第二个要求是让布鲁克林破坏帕特里克·内斯特的竞选活动。
对这个有些奇怪的要求,威廉·巴尔是这样说的。
“布鲁克林,我知道帕特里克·内斯特昨天来了纽约,而且你可能还想去见他,但相信我,布鲁克林,你不会真的想去见他的。”
“他来纽约不是来组织竞选活动的,更不是来跟你和解的,他是来给你致命一击的。”
“危险早就来临了,布鲁克林,而你却全然不知。”
对这种说法布鲁克林依旧不置可否。
威廉·巴尔接着提出第三个要求,也是最后一个要求。
他要求布鲁克林跟其合作,继续参与与帕特里克·内斯特、军方的合作,并且是以他为主。
司法部长先生的理由很充分——他能为布鲁克林提供入场门票,能帮布鲁克林化解全部危险,让布鲁克林与军方从冲突对立转变成立场一致,并且保证军方不会计较前嫌。
三个要求,第一个插手布鲁克林的基础,第二个为第三个做铺垫。
透过现象看本质,司法部长先生给出的价签上写满了赤裸裸的利益,再不见对前任主人的忠诚,哪怕一点点儿。
也许第一个要求约翰·曼宁真的提出过,只是没来得及兑现就突然死亡——威廉·巴尔就是这么说的。
但第二、第三个要求,他甚至连遮掩都不愿意做,直接赤裸裸提出来。
第二个要求,破坏帕特里克·内斯特的竞选活动,他为什么这么做?
是真的像猜测的那样,跟帕特里克·内斯特闹矛盾了吗?
布鲁克林不这么认为。
谈判时,给出价签的过程,也是暴露自身目的,让对手有机会了解真实意图,寻找到弱点的过程,提出的要求与真正的心里期望距离越近,达成目的的希望就越高,自身暴露的也就越多。
因此,在谈判时,如何巧妙地提出自己的价格,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威廉·巴尔显然在这门课程上不及格,他甚至都不是不及格,而是考了零分。
他与帕特里克·内斯特有没有矛盾根本不重要,他的第三个要求彻底暴露其与帕特里克·内斯特之间必然会存在矛盾。
即便现在没有,以后也会有。
因为威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