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必然的,这种行为会导致国会的敌对。
军方可能没想到这一点吗?
不可能!
所以,军方早就想到会跟国会对上了!他们甚至早就准备好了!!!
国会跟军方的对立,真的是因为华府邮报删稿事件吗?
到底是雷把军方跟国会玩儿的团团转,还是雷跟国会被军方玩儿得团团转?
布鲁克林微微有些失神。
远的先不提,就说这一消息对布鲁克林的影响。
这几乎颠覆了他的全部设想。
他敢拿军方代表团威胁军方,让军方‘搞快点’,就是看准了国会会牵制军方的精力,让军方华府纽约两不相顾。
可如果军方早就知道会跟国会对上呢?
如果军方早有准备呢?
跟国会的斗争,还会一直僵持下去吗?
国会说强也强,但绝对强不到同等体量的组织精心谋划下还能凭实力碾压的地步。
军方现在就是那个跟国会同等体量的大家伙。
有心算无心之下,国会很可能立刻就败下阵来。
如果国会也输给军方,下一刻军方该挑战的就是行政权跟司法权了。
行政权的代表是总统,司法权的代表是最高法院。
总统先生虽然名义上是三军统帅,但其实他跟军方关系平平。
在这种情况下,军方必然会膨胀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
不,说前所未有也许并不合适,十八世纪时,这种庞然大物就存在过,某位开创连任先河的总统就算得上是跟军方亲善的代表人物。
而面对这样的军方,布鲁克林还有反抗的能力吗?
布鲁克林分析后认为,没有!
连国会都败了,他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也许总统先生或许可以,但国会,最高法院,在有心算无心之下,几乎不大可能赢。
国会跟法院都是职权不具体集中在某人一身,这种多人分享权力的情况下,只要足够有耐心,足够有财力,其实是最容易攻破的。
反倒是行政权,集中在总统先生一人身上,全赖总统先生喜欢。但凭借总统先生跟军方在大街上碰面都不一定点头的关系,总统先生可能喜欢这么个庞然大物吗?
真要让军方发展到那一步,总统先生成什么了?
所以他们很有远见地利用某些计划方案,‘投资’未来的总统,将帕特里克·内斯特捆绑。
实际上可能的确有一个筹谋多年的计划,但这个计划根本不是朝向欧洲的,更不是为转移联邦内部矛盾,刺激经济,倾销武器,挑动战争,大搞地缘政治,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故事重演,延续联邦霸主地位的计划。
这只是一个‘对内’的计划,一个让军方主宰联邦的计划,一个令三权统一的计划!
布鲁克林情不自禁地晃了晃脑袋。
他觉得自己想多了。
现实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惊天大阴谋等着主角去破坏。
况且如果这个猜想如果是真的,他为什么要破坏?
他抓紧时间买票上车,加入他们,难道不好吗?
布鲁克林沉默的时间优点儿长,实则他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一时间有些沉迷,差点儿忘记麦克莱德·肯尼迪。
好在他及时回神,没让沉默继续下去。
“专业领域人士的确比其他人可能更了解一些。”
布鲁克林模棱两可的回复了一句,接着话锋一转问道
“这项国防武器法案具体要向哪个方向修改?”
这到底是个挑战立法权的幌子,还是确有其事,这很重要,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验证布鲁克林疯狂猜想的真伪。
很遗憾,布鲁克林疯狂猜想得到验证,是假的。
麦克莱德·肯尼迪简单讲述了两条,听起来根本不是修改国防武器法案,而是开放对外运输武器法案。
联邦虽然是个战争疯子,靠战争起家,靠战争发家,一生都在经营军火生意,但其实对外输出武器还是很谨慎的。
——至少形式上是这样。
联邦对外输送武器并不是总统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这需要经过各种委员会的讨论。
当然,这个讨论的过程可能非常长,也可以非常短,输送的武器内容多寡,品牌,质量,以及被输送武器的组织或国家是否值得输送,全都需要细细调研。如果军火商能提供一下调研经费,这个过程可能会快一些,调研结果可能会好一些……
麦克莱德·肯尼迪用实际内容向布鲁克林证明,所谓国防武器法案不是假的,他们的确思考过,认真研究过,虽然研究的是如何快速向外运输,减少上述的中间环节,让武器尽快下发到‘需要’的人手中,但他们的确是在研究。
也就是说,国防武器法案不是幌子!
有人真的要对外倾销武器!
之前的猜测都是真的,没有错!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