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记一百零一·真正的大明盛世  北宋穿越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却是把干枣、木炭,全部舂成粉末,又加红色颜料搅拌,最终搓成暗红色的杨梅状。再用竹子、铁丝,做成杨梅的枝条。
    这玩意儿插在头上,点燃之后噗噗燃烧。
    谢衍此刻见到的那群少年,有人甚至满头冒着火焰,昂首挺胸走在大街上。就差没有大喊:“快看我,快看我。看我牛逼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杨梅其实算比较安全的。
    还有人的头上顶着油灯,一般是莲花或牡丹造型的灯碗。这种走路时都得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灯油淋头,甚至是把头发给引燃。
    随着玻璃的普及,这种油灯有了改良版。
    人们用玻璃做成灯泡,加入灯油、灯芯点燃。玻璃灯泡又用罗网固定,作为网巾的一部分戴在头上。
    女子戴玻璃灯泡的极多!
    刚刚有一个官员,带着家人过来拜见,他的老婆、女儿、儿媳就全戴着玻璃灯泡。而且是有色玻璃,只有鸡蛋大小,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
    这种叫灯毬,北宋就有。
    当时玻璃制作不易,大户人家的女子才戴得起。
    谢衍真是开了大眼,他在出门之前,觉得自己跟公主的打扮很拉风。结果到了街上,才发现他们夫妻俩非常保守。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这洛阳城满大街的,到处都是妖魔鬼怪。
    不但花灯各式各样,奇装异服也争奇斗艳。
    他甚至看到一个男娘,穿着鲜艳的女子服装,满脑袋鸡蛋大的灯毬,就像夜里自动发光的菩萨。
    最紧张的可能是官差。
    从五城兵马司,再到府衙、县衙,官吏们今晚全部加强警惕。甚至还调来一些禁军,守在各处要道。
    维持治安,只是次要任务。
    首要任务是消防!
    就连沿街店铺,都被勒令提前准备水桶,屋内和院内的桶盆全装满了水。
    “咚咚咚咚……”
    钟楼的自动报时钟,响起一阵阵钟声。
    与此同时,天王寺的大钟也敲响。这座巨钟,声音可传遍整个洛阳。
    “砰砰砰砰!”
    城内城外,有人开始放花炮了,夜空里出现一团团烟花。
    许多火树也点燃焰火,真正就是火树银花。
    朱雀大街的中央,早已搭起一个个舞台,开始戏曲、魔术、杂技等免费表演。这些钱由街道两侧的店铺集资,因为可以给附近店铺带来巨大客流量。
    谢衍扶着公主前往东华门,门内门外,人山人海。
    皇城的部分区域都对民众开放了,商贾摆摊甚至摆到了内东门外——就是谢衍迎亲时站立的地方。
    皇城内的元宵摊位,租金高得吓死人!
    从前宋就这样搞了,宋朝君臣还是很有经商头脑的。
    那些在洛阳过元宵节的外地人,纷纷跑进东华门看热闹,体验一把自由出入皇城的乐趣。
    “让一让,让一让,莫要冲撞贵人!”
    公主侍卫奋力开道,强行把东华门给打通,谢衍小心翼翼的护送公主进去。
    很快有皇城侍卫过来,把他们引向东廓城的马道,登上城墙往内东门那边走。
    “哇,我们登上皇城城墙了!”宝钗兴奋低呼。
    黛玉也特别激动,但忍着没喊,她怕给郎君丢脸。
    袭人亦步亦趋跟在黛玉身后,此时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哼,即便是赵京京,也没资格登上皇城墙!
    她们三个是谢衍点名带来的。
    王昇等五个男随,心情也差不多,全都是沾了驸马的光。
    众人来到内东门城楼时,男女随从和侍卫皆被拦住。即便是公主带来的,他们也不准再往里走了。
    只剩谢衍扶着公主,继续往里面的城墙而去。
    他们在皇城侍卫的带领下,一直走向皇城正大门的城楼,那里已聚集了一些顶级权贵。外面就是朱雀大街,搭建了许多舞台在表演,城楼上的权贵纷纷用望远镜观赏。
    谢衍看了一阵,身后传来响动,许多侍卫和宫人跑过来。
    继而礼乐声大作。
    “皇帝升楼!太后升楼!”
    随着一声声呼喊,小皇帝在两位太后的陪同下,带着侍卫和宫人登上城楼。
    “官家来了,官家来了!”
    城下百姓纷纷呐喊陆续转身看向城楼。
    小皇帝站在女墙箭垛处,朝着城外百姓挥手致意。这是太宗在世时喜欢干的事儿,此后几位皇帝也有样学样。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们嘶声力竭的大喊着。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