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200罢黜杨广,天外来客,查封慈航静斋(3/5,求订阅)
天空之中,人山人海。
宫殿外面,诸臣打扮正式,一脸严肃。
蓦然,裴矩手握一道诏书出列:“隋帝杨广,自登基之时起,滥用民力,屡有恶政,致天下动荡,民生不宁。八载光阴,大隋人口从四十六兆降至四十兆,皆是其恶政所致。吾自天外而来,见民生凋敝,特罢黜其位,接手此方天下,诸臣可有异议?”
万、亿、兆,计量单位,古今皆有,但含义并不~相同。
现代的万、亿、兆,乃是万进-制。
即:一万万=一亿;-一万亿=一兆。
而在古代,万亿兆之间的进制却是十。
即:十万=一亿;十亿(100万)=一兆。
换算一下,大隋最初的人口便是四千六百万。
以古时候的计量单位写诏书,其实就是为了这个时代的人能够听懂。
至于以后,当然要统一度量衡,用现代的个十百千万之类的计数法了。“臣等恭迎大乾帝君统御当世!”
声音落下,诸臣如同演练了一般,直接拱手行礼。
杨广一见,心里一冷。
“这一天果然到来了,也不知道会如何处置我?”
诸臣依附后,裴矩再次宣布杨广罪状:“杨广致天下百姓亡者六兆,罪无可赦,赐毒酒、白绫供其选择,杨广你可有异议?”
大业元年,营建东都洛阳,如此繁华的城市只用了十个月,每个月征调民夫两百万人次;大业三年,修长城,征调民夫百夫;大业元年至大业六年,枯水期皆挖运河,每年征调民夫三百万人次。
而这些政策后面都是如山枯骨,修建东都时,史书记载“僵仆而毙者十之四五!”“修建长城,死亡者十之五六。(也就是十分之五、六)”挖运河更是死尸遍野,运河修到哪里,运尸车就跟到哪里。
这死亡率简直可怕,达到了一半,甚至超过了一半。
这个决议其实也是顾恒思虑良久之后的决断。
涉及江湖恶客,顾恒还有可能看在某个红颜的份上让其服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劳役。
但杨广却大不相同。
江湖客再恶,哪怕是大魔头,所杀之人也很少过千。
杨广的恶政却直接害死了六百万人,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这种罪根本就无法赦免,不然顾恒心里也难安。
事实上,如果杨广继续在位,按原本历史走向,隋朝减员还会更加可怕。
按后来的史书计算,大业年间有四千六百万人,到了唐初却只剩下九百多万人口。
细细一算,人口少了三千多万。
其中大多数自然是各路反王相互征战导致的减员,但杨广也不可能甩开这口黑锅。
第一,杨广在位十几年人口减员多是出于他的政令,第二,天下因何动荡?还是他!
不过,后面损失的人口现在不必算。
因为顾恒来了,后续的伤亡事件自然不会发生了。
“我不服,民夫秦皇征得,汉武征得,为何我杨广就征不得?”杨广而问,仪态张狂。
从始至终,他都不认为自己错了。
所有政令不都是好的吗?
修长城也好,修运河也罢,就算是修东都,也不是单纯为了享乐。
顾恒冷笑:“杨广你也配和秦皇汉武比?秦皇结束春秋战乱,一统天下,功在千秋;汉武北击匈奴,扬我大汉之威,你杨广有何功绩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民夫历朝皆征,你杨广自然也征得。但历朝历代岂有如你杨广一般不体恤民力者?秦皇汉武要是也像你这么征召民夫,天下早亡于其手了。”在古代,征调民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每个朝代都有。
百姓自带工具,打白工,这就是征调民夫。
但历朝历代却没有造成杨广这么大的伤亡。
“你的政令并没有错,无论是修运河还是修长城,营建东都,皆是王道之策。但急于求成,致白骨遍地却是不争的事实。”“你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杨广听了,忽然哈哈大笑:“好,朕心服口服,能得上仙之赞,我杨广也算不枉此生了。可恨啊,人生太苦短,若不加快速度,我岂有超越秦皇汉武的机会?”到了此刻,杨广心中依然追求着要超越秦皇汉武。“拿毒酒来。”
一挥手,自有一名太监上前,将一盏毒酒奉上。
杨广接过一饮而尽,望向天空:“这大隋之过皆由我一人担下,还请上仙不要牵连他人。”顾恒点头:“大乾并无诛连之罪,其他人若无罪责在身,自然不会受到诛连。”杨广脸上露出笑容:“如此便好!”话音才落,杨广嘴角就溢出鲜血来。
他连忙坐倒地在,整理了一下仪容,端坐而逝。“隋帝已亡,按礼葬之。”
当然,这个礼是大乾之礼制,而非封建王朝礼制。
不然,一个帝王墓修起那真是劳民伤财。
声音落下,有几名士卒从天而降,将杨广尸体带走。“请陛下登基称帝!”
等士卒清理好后,裴矩拱手,与众臣请顾恒入金銮殿。
顾恒从天空落下,诸多士卒、文士也落到皇宫各处。
“吾今执掌此方天地,天下律令一律以大乾为准。稼轩,之后的政令由你来下达。”辛弃疾出殡:“是,陛下。”
“另,彻查各地庙宇、道观,出家人士一律登记,有罪者由官府惩戒,无论贵族,还是出家人皆不可有特权。我大乾不允许任何机构凌驾于百姓之上。”“第二,彻查贩卖人口的组织,一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