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60章
却说王允聚了满朝文武密谋除董,席上人人噤若寒蝉。
只有一人饮酒食肉,面不改色。
王允喝了酒,接着说:
“董贼进长安,挟献帝,以令诸侯,本罪大~当诛。”
“奈何其外有李傕,内有亲信,虽人人恨之入骨,以身证大义者亦不过一二也-。”
“近日宫中密保,曰曹贼意将许昌与卓,曰曹贼一城两献,亦将许昌献青州孔融-也。”
“夫孔融,举世之精明者也,怎可受那曹贼如此捉弄?当下发信与卓,意与董卓合兵,击曹于许昌也。”
“老夫观卓之颜色,似是意欲倾巢而出,并灭孔融、曹操于许昌也,然即倾巢而出,则长安无兵也。”
“长安无兵,则可寻良将勤王护国,则汉室复兴可待矣。”
“若是曹操坚壁清野于许昌,阻董卓于野,而我等亦断其后路,短其粮草,则董卓内外受敌,又有各方诸侯围困,久则必殆。”
“董卓殆,则汉室兴也。”
王允语毕。
一息!
二息!
三息!
半饷,室中无人敢说话。
王允说:“诸位公卿,有何高见啊?”
终于。
有一人站起,拱手,怯生生地问:
“若然,则汉室之兴,司徒功不可没也。然若是曹操真如所言,弃许昌而奔徐州,又该如何呢?”
此人名叫杨瓒,朝中区区一小人,却有此胆谋!
王允不语,左手边那位替董卓前来赴宴、之前一直在饮酒吃肉的将领却豁然站起,拱手回礼。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董卓的义子吕布!
吕布怎么会在这里?
之前席上其他人不敢作声,原因也是忌惮吕布。
密谋除掉董卓,为什么董卓的干儿子也在这里?
王允却不躲不避,一派毫不在乎。
然而此时吕布起身,拱手,随后慢慢地说:
“若义父得许昌,布自会与义父解释,各位大人不必担心。”
各人这才恍然大悟。
王允虽是老臣,声望在外,然若是说他要扳倒董卓,恐怕可说是难于登天。
而今天他敢召集群臣,一是因为确实机遇难得,亦是因为他有吕布这一张底牌。
争取到了吕布的支持或者默许,就代表着能够稳住董卓!
谁也没想到,这个号称天下忠义无双的将领,会这样轻易地加入他们一方。
这是大义,也是天意啊!
天亡董卓矣!
连你的干儿子都背叛你,你还能信任谁呢?
席上诸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热络起来。
然而即便如此。
三公九卿提的建议,大多也是只言事情而不言董卓的。
毕竟都是混了多年的老东西了,被人抓住话柄总归是不好的。
众人便开始讨论起如何能施行这一计划。
首先,要找到能够接手长安的势力。
毕竟这帮大臣虽说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威风八面,但是真的要撑起一个政权靠的还是兵马钱财。
大臣们哪有兵马?只能找下一个老板。
经过层层筛选,两个人选浮出了水面。
首先是幽州的刘玄,他既是汉室旁系,有勤王之由,又占据河北三州,一时风头无两。
其次是汝南的袁术,虽然元气大伤,但毕竟是多年权贵世家,积蓄不可小觑。
于是,两封书信分别被两位大臣手拟出来,由王允亲属亲自传达,秘密发往刘玄和袁术的府邸。
接下来,要联络孔融、曹操、陶谦等人,一并攻董。
虽然这几人向来水火不相往来,可是大臣们相信,董卓能够成为让他们团结起来同仇敌忾的理由。
因为董卓虽然不是他们的敌人,却也不是任何人的朋友。
于是,几封迷信亦被密送至几人手上。
而具体会有几人参与呢?
谁也不知道。
但是,只要有任何一方答应,董卓的压力就会大一分!
这个计谋成功的希望也就大一分!
最后,是如何保证计谋成功后,这天下仍旧是刘家的天下,大汉的天下。
大臣们你来我往,议论纷纷,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争论到后来,众人都觉无趣,只剩其中一个老臣严声厉色地与人辩论。
这老臣身居高位,常有威名,却好与人争论,争论说的也都是些书籍经典上的东西,言而无物,因此落得个长舌妇人的骂名。
· 0求鲜花·····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