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三阿哥几个回来了,康熙也示意他们入座。
        三阿哥与十三阿哥顺着荣宪公主坐了,九阿哥与十四阿哥则在大阿哥下首。
        康熙正跟一双儿女追忆太皇太后。
        这是长子长女,一个康熙十一年生人,一个是康熙十二年生人,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驾崩时两人都不小了。
        大阿哥道“儿子还记得乌库妈妈宫里的羊肉包子,什么时候过去都有,一兜肉的,葱花都放得少。”
        荣宪公主的则道“乌库妈妈自己简朴,却爱打扮我们,当年常让苏麻嬷嬷画宫花样子,给我们几个小格格做绫子……”
        康熙陷入怀念,看着荣宪公主,道“太皇太后临走前,最不放心的就是大长公主。”
        荣宪公主神色有些涩,道“祖母只有这一桩心事了。”
        康熙看过大长公主的脉案,也晓得现下老人家能出行,也是每天吃着“延寿丸”撑着。
        那个方子,他仔细看了,除了人参这些补气的,还有两味安眠的药。
        这也是为什么大长公主早睡的缘故。
        老病之人,最怕夜不安枕。
        睡得足了,精神多少都会好一些。
        三阿哥在旁,道“许是气候的缘故,姑祖母身上才不舒坦了些,等过了年天气好了,就会好起来的。”
        康熙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九阿哥脸色有些不好看,蔫耷耷的,似有担忧。
        康熙见了,望向九阿哥。
        九阿哥叹口气,道“姑祖母这边且不说,老公爷那边好像不大好,听说就是在熬日子了。”
        这说的是大长公主庶弟,太宗皇帝庶子辅国公常舒,去年开始就卧病,今年入冬后就不大好。
        跟大长公主相比,那就是冷灶了。
        虽说九阿哥跟那边没有走动,可是管着内务府,知晓的消息就多些,还是让人唏嘘。
        康熙脸色淡淡的。
        对于这位叔叔,他素来不喜。
        初封镇国将军,还是他亲政以后抬举近支,晋为辅国公。
        结果常舒为人煳涂,分不清远近。
        三藩之乱起,康熙想要御驾亲征,立太子稳定朝廷内外,结果常舒跟人宴饮,提及世祖皇帝旧事,说什么藩镇不稳都是八旗不和睦的缘故。
        八旗不和睦,这是因为今上是庶枝,无法使得开国诸王子孙服众。
        还提了世祖皇帝想要立杰书与岳乐之事。
        康熙没有留着这位叔叔捣乱,随后就找了由头革了常舒的辅国公。
        直到去年,常舒卧病,康熙才授了一个辅国公下去。
        虽说过去二十多年,可是想起这桩往事,康熙依旧是心里发堵。
        对帝王来说,宗室就是一把双刃剑,可用来对外护身,可也要防着反噬。
        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改变了之前的格局,使得皇权凌驾在宗室之上,不用宗室王公挟制。
        可是现在宗室之弱势,只是表象。
        他们的根基还在。
        要是太子以后压服不住,那说不得就要恢复昔日格局。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