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5章山间之论  大明嫡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而之所以思来想去,朱厚照还是考虑这个办法

    其实是他心中一个不能说的理由,哪怕是王守仁都不能说。

    他刚刚沉默的那一阵,就是在想这个、

    就是都现实一点讲,

    立长也好,立贤也好,那说到底又能有几个靠谱的皇帝?国家能保证多久的安稳?真的就一代更比一代强?

    拉倒吧,不管你用什么制度,三代、五代之后,肯定弱而生乱。

    盛极必衰,这是规律。

    现在是1527年,撑足了再给大明三百年的命数,那也差不多了。

    皇帝治国,以一人敌天下人,这是个高难度操作,能玩好是个别现象。

    所以说,与其如此,朱厚照还不如在他的儿子和孙子中挑个好的,这样祖孙三代加在一起,弄个六十到八十年的稳固时期。

    先这几十年辉煌一遍再说。

    而且有个大几十年的时光,至少可以把那些老古板的人全部熬死,生在新时代的人长大成为中流砥柱,这样国家也不会发生彻底的转向。

    那么以汉族和中国的体量、规模、底蕴,总是会再次崛起的。

    哪怕周遭都失去,只要中原一统,其强大的力量就会再次辐射周边,到时候新的王朝就得把朱厚照的路在走一遍,为啥?

    因为那是汉明故土。

    因为你不能做到比明朝皇帝还厉害,你就没有理由取而代之!哪怕临时苟活,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会时时反抗,逼迫新皇帝这样做。

    汉人就是这个毛病,就是要当世界第一,谁在位谁都得提这个目标,你说咱不搞那些,现在的条件也搞不到第一,

    那简单,

    你下来,让我上,你不行不代表我不行。

    咱们会一直找到那个行的人,然后在他的带领下继续前进。

    王守仁蹙起了眉头,他和皇帝之间没有那些个多激烈的话要讲,就是一番利害陈述,陈述完了,谁能改变得了谁呢?

    “皇上真的想好了吗?此事一出,必定朝堂大乱!”

    朱厚照叹气一声,他虽然是天下的九五之尊,但对于秘密立储之后的大乱与争斗却没什么办法,“朕不想大乱,所以才拖延至今。”

    王守仁明白,他忽然问起另外一个问题,“皇上,相信命不由天定?”

    这话一出,皇帝直接停下脚步定住了身形,他眼神凝重的看了一眼王守仁,这老家伙则低头行礼,未有多言。

    “俗话说,过慧易折,你要是不那么聪明,兴许可以活个七十大寿。”

    王守仁笑了笑,“能有五十,已是偷天之幸。”

    正德天子,不愧是正德天子,他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也被领悟了。

    说起来,立贤就是要皇子凭后天的努力,这就有点‘反动’的味道。

    古时有所谓君权神授和君权人授的说法,不管是哪一种,君都是一种天命。封建朝廷为了维护统治,所宣扬的就是一种天生血统的论调。

    你爹是王爵,你生下来就是比屁民高贵,屁民也得接受这一点,为什么你苦,因为你投胎没投好。

    人人认命,社会才会稳定。

    如果后天能改变命,那么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凭什么我不可以呢?

    所以王守仁是想和皇帝说,立贤还会带来这种深层次的观念的改变。

    朱厚照想了想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早在秦代就有人这样喊了。朕不是独夫民贼,也不希望朕的子孙后代成为独夫民贼,他们必须要明白,当年陈胜吴广的这句流传千年的强音。”

    “即便如此,臣还是觉得应当立皇长子。福亲王虽有小过,却也能知错就改,没有足够的理由,皇上要行废长立幼之事,实在难以令天下人折服。”

    他说什么,朱厚照都接受,经过这番对谈,他的心中其实明晰了不少。

    “咱们且行且看。”

    与其按规矩躺平等死,朱厚照选择用一个合格的嗣君再辉煌几十年。

    所以有件事,他得办了。

    他现在尚未确定究竟选谁,因为他要综合考虑一下孙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后宫诸妃大部分都是初次到南京皇宫。

    女人聚在一起很容易叽叽喳喳,朱厚照也躲不过这一回,好在大家都说好,没人敢抱怨什么。

    至于说的事情,范围也很广,从气候到花草到饮食到风俗到口音到……南京不一样的街道。

    朱厚照为了尽孝,到了南京以后去皇太后那里的次数也多了些,就是怕她有不适应的地方。

    至于真正要说的话,是没什么的,拉拉家常而已。

    倒是夏皇后考虑的仔细,

    慈宁宫中,她说,“母后,皇上,这入了冬,眼瞅着就到年关了。今年一过,载基便满了十六岁,载壡也十五了。是不是该给他们寻个亲事?”

    张太后笑眯了眼,问道:“皇帝以为如何?”

    朱厚照以前是不着急的,放在宫里他可以多带几年,现在则改了口,“娶妻生子,这原也是应该的。母后,儿臣觉得可以。最好叫他们都多生些,叫重孙们都围着您叫太奶奶。”

    夏皇后跟着说喜话,“不止呢,载垨、载壦都有了儿子,等到他们长大再行婚配,到时便是五世同堂,咱们一起好好孝敬母后。”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