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3章极盛之世  大明嫡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有人祸的超稳定十年。

    这个国家迎来了又一个盛世的顶峰。

    其实后世翻历史时,发现明朝的岁入往往只有几百万两。

    之所以和现在差距那么大,一方面是当时的朝廷根本收不上来税,不要说丈量田亩了、屯田清理了,就是土地税的税收体制都快崩溃得差不多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白银输入提前了很多年,

    当时是隆庆开关,现在是正德开关,天量的白银输入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现在再说几万两白银,可能君臣上下都觉得是一笔很小的钱。购买力也和几十年前完全不同。

    还有一点,是朱厚照与其他伟大帝王与众不同的地方,

    就是他并没有特别强大的对手,

    汉武帝要面对匈奴、李世民要面对突厥,康熙要面对准格尔和西南的三个王爷。

    可在十六世纪初期,明朝正德年间,大明四周并无显赫强敌,只有大航海时代的缓缓开启。

    再有就是他其实也比较‘抠’,不会稍微看到国库富余就大兴土木或者奢侈享受,其实还是一如既往的厉行节约。

    真的是多出来的钱,那么可以给受灾的地方免税,可以兴修水利、可以投资各种学院。

    这些钱是花出去了,但财富没有凭空消失,最后还是会以另外的形式再流回来一部分。

    今年朱厚照又开始计划,对于一向比较穷困的省份进行一定程度的税赋免征,这种地区往往也收不上来几两银子,没必要一直压榨。

    朝廷的钱是足够的,商税开征以后,农民的税赋当然就有了减免的余地。

    轻徭薄赋,也就不再是停留在纸面意义上的词汇。

    至于京畿地区,

    那是更加的繁荣了。

    朱厚照站在承天门,就能看到这座雄城的南方集中矗立起十几座相对高耸的建筑,到了这一年一度的欢庆之日,也都挂起灯笼,在黑夜之中非常显眼。

    元宵之后,京师开始极度的拥挤,

    什么色目人、高丽人、东瀛人包括南洋那些国家的,约有十几个不同国别的人群开始聚集。

    这就导致只要是挂着牌子的楼堂馆所全部爆满,而且价格不是翻两番,而是三至四番,但也没关系,外国来的使臣、商人全都有钱,他们到这里遍地洒金,根本不在意这些固定投入。

    而京师的商人也把这次大朝会办成了民间的商品展览,精盐、雪糖、地图等等商品全都摆了出来。

    从西班牙远道而来的商人奥罗拉,便有了类似当年马可波罗在东方游历的经历,如果说在杭州他觉得是繁华的话,到了京师,基本就是瞠目结舌了。

    从入城开始,他看到的就是规划整齐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等到走到高楼前,抬头仰望看到六楼之上仍然有人如履平地,还通过空中廊桥连接时,整个人都呆滞了。

    他无法想象,遥远的东方竟然有这样一个世界。

    要知道在西方社会,城里面还是屎尿遍地呢。

    等到坐进酒楼,品尝一道红烧肉、清蒸鱼,感受唇齿之间的肉香与滑腻,他便一下子迷上了这个国度。

    可惜他只是商人,最多购买些商品转运贩卖赢利,想要见到正经的官方人物则比较难。

    尤其在他京师几日,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恢弘豪华的车队进入京师,

    这里面不乏身份高贵的王子人物,甚至还有风情万种的女子,相比起来,他实在算什么人物。

    财富、名利、美女……仿佛世间一切好的事物都聚集到了东方帝国的都城。

    等到次日清晨,他从房间了醒来,走下二楼时又被一个新鲜场景给震惊了,

    街道旁大大小小的百姓都在看热闹,所来者那是两列骑着雄壮马匹的军队,年轻、精壮,锦衣覆身,威势迫人,数量大约有五百人。

    这支队伍中还用小车拉了一块巨大的奶白玉石,皮脂极其细嫩,在阳光之下显得晶莹剔透,一看就价值连城。

    若非有百人的黑衣精骑守护,很难想象会没有人起歹心。

    “好大的一块玉石!这想必也是献给皇上的!”

    “世上竟有如此宝物!”

    ……

    奥罗拉现在也听得懂汉话了,听着身边人的惊叹,他也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这种宝物就是他走了那么多地方也从未见过,现在则要拿出来敬献给那位帝王。

    他的视线往紫禁城的方向望去,用他概念里的表述,现在皇位上的那位应该被称之为正德大帝了。

    喜欢大明嫡长子请大家收藏:大明嫡长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