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5章 入京、争银  大明嫡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希贤,你怎么了?”

    李东阳和谢迁都察觉他的异样。

    “没有……”刘健低垂着眼眉,“我只是在想,大多数时候或许陛下才是对的。”

    “何意?”

    “昨日,我向陛下提出,再拨山东三十万两修河款,陛下答应了。”

    “喔?”

    李东阳和谢迁也略有意外。

    主要是,这笔银子到底给哪个省去年就在争。

    那会儿,人们碍于刘希贤四朝老臣之名。陛下给他,那也就给他了。

    可今年还给……

    “这样,就不是三十万两了。”谢迁和李东阳都不是笨人,“或许要一百多万两。”

    不然得话,怎么说得过去呢?

    说白了,就是其他省份,真的提出来要的,基本都要给。

    刘健又何尝不知?

    但山东的那些事都做到一半,他不能不开口。又或者,开口之前,他也觉得希望不大,因而也就没想太多。

    谁知道皇帝答应了。

    刘健这才感慨,“陛下以民为本,爱民如子,便是有些时候激烈了些,但毕竟是少年天子。因而我刚刚才在想,以往与陛下争执,或许是我的执念。”

    “陛下…确实是位仁君。”

    “但我也听说,有些人得知国库充实之后,想要变三年复套为两年。尤其是永谢布部落归顺以后,朝堂上有些人觉得鞑靼人不过如此,何必要再等一年?”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但我也听说,有些人得知国库充实之后,想要变三年复套为两年。尤其是永谢布部落归顺以后,朝堂上有些人觉得鞑靼人不过如此,何必要再等一年?”

    谢迁的话,让李东阳和刘健都有些难以展颜。

    李东阳继续说:“我与于乔的意思,内阁会谏言陛下,还是依照三年复套的计划,不做更改。否则便是有再多的银子,也只会一夜而殆尽。到时候,想等到下一次再有这样的局面,就不知要到何时了。”

    “其实,陛下会安排的好的。”刘健一点儿也不急。

    “怕只怕朝中有冒进之人,陛下复套之心又切……”

    “杨阁老怎么说?”

    谢迁回答:“他大约要再七日后才入京。到时也可听听他的意见。复套若是改为两年,最直接受影响的便是民牧的有序退出。”

    这并不难理解,短时间没有足够的马,肯定要将维持民牧的时间拉长一些。

    可实际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些地方退,有些地方不退,这本身就容易引发矛盾,所以各地只能许诺何时退出,而这种许诺是能轻易拉长的吗?

    ===

    今天就这一章四千吧?

    新剧情起步,感觉有些滞涩,状态一般,我稍缓一下。甚至本来想请假的,结果看到一个人说我更新像挤尿。

    ?

    ??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