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 念玉  仙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两千丈。

    Eft......

    直至是下到了约莫四千五百丈之际,这时陈亦觉胸闷如焚,肌表传来了刺痛之感,将玄功默运了几转,才压下这异样感触。

    他向下一望,视野内的仍旧是炎炎烈焰,若惊浪翻涌。

    再左右一顾,在这等地界,连远处两山石壁上那些被特意凿出的岩洞数量亦少了些,只能见依依稀稀几个人形。

    他这时也不再继续下去,随意选了一口岩洞。

    在盘膝坐定,调息了几个回合后,陈珩将一掐,便有一团神焰须自囟门飞出。

    其体浑圆,似与天度相应,正放大光明。

    十类真火之一??南明离火!

    既七大神水各有玄异,那与之齐名的十类真火也不例外。

    南明离火的破煞制邪之能已无需多提,说来陈珩之所以能习得此术,根源还得落在玉宸下院的那个王典身上。

    而当初他为修行南明离火,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又耗用了无数火属大药,虽最终顺利功成,炼得了神火傍身。

    但在后续斗法时,他对离火,却用得不如雷法或剑术一般频繁。

    这倒并非因为南明离火无甚威能,杀不得敌。

    只是自成丹以来,能与他正面对的已变作了崔钜、陆审这等真正意义上的大派俊彦,早不是王典等辈。

    小成境界的南明离火虽足有焚山破岳之能,但到底需提先蓄势,发动时候不如雷法、剑术一般便捷。

    似崔钜、陆审这些人,他们只要提先在心中存个防备,及时拿动法,便大抵可以使南明离火的攻伐落空。

    而那些远不如崔钜的敌手,陈珩若是遇上,充其量不过是顺手几剑的事,自然也无需用上离火这等消耗法力的大神通。

    这实是个无解之题。

    若想令南明离火的攻势加快,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火行变化来,那便需得将南明离火修持到中成境地不可。

    但他以如今的金丹道行,却还难以破开关障,将这门火法修行的更进一步。

    不过陈珩今日前来,倒也是因昨日智昏和尚转交于他的那篇《岘公离火论》。

    若说想尝试入门离火,需做到“神火散景,荡秽炼烟,放大光明,十方晖照”之地步不可。

    那想修持到中成,自然也是有着一层门槛。

    修行者应先行悟出“炼真上景、神具出胎”的真意,才可顺利越过关障来。

    而《岘公离火论》不愧为那位岘公得道心血。

    一路翻阅下来,在这篇经文当中,便提及了一类以一百八十口洞阳华明在身内凝就“炎舆”、“光净”两口火府的妙法。

    两口火府一旦生成,便可加快南明离火的参悟,有利于尽早将这火法修持到中成境界。

    似如此妙想,便是在玉宸的那座道录殿中,也未有过。

    眼下陈珩在将离火放出后,便摆出一副五心向天姿势,闭目冥心。

    他将法力按《岘公离火论》中的指点开始运转起来,并不断收拢四下火气,将之牵引到头顶的离火处。

    不过数息功夫,他躯壳内传来声声沉闷响动,似闸门绞起,打通里内。

    同时他所栖身这座岩洞亦红光大盛,并如潮水起落一般时高时低,煌煌烨烨,夺目生辉!

    ......

    与此同时。

    阳皓州极天深处的一座玉宫当中。

    一个身着暗青羽衣的老妇人手持龙头大拐,躬身于殿内,口中絮叨不休。

    而在这珍馆广殿中,除老妇人她自己外,在近前的,便唯有她面前的那座神龛。

    神龛当中是一个中年妇人的塑像,为诸宝所环拱,面目慈和,项映圆光,左右有流霞、光云相随,叫人一望便知神异。

    而过得许久,待老妇人终慢吞吞说完了后,神龛当中光华一闪,等了数息,终响起一道略带无奈的女声: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英姑还是放不下昔年旧怨吗?你与智昏禅师皆是国中重臣,你们若彼此攻讦太过,陛下亦是不喜的。”

    那唤做英故的老妇人摇摇头,忙解释道:

    “娘娘,并非老妇又要卖弄口舌,只是那智昏和尚着实不当人子,如今神王还未有吩咐示下,他便赶着去向那位陈珩真人献殷勤。

    旁人或以为这贼和尚是个慈和长者,但娘娘与我皆知他修的那门“扶龙庭”秘术,神王还未有吩咐示下,这和尚便妄揣圣心,着实是僭越!

    老妇猜测,岘公之所以会赠经文,背后怕也少不了智昏和尚的鼓噪,都知岘公素来老成持重,怕没道理会做这举动。”

    英姑与智昏和尚是多年的仇怨了,在早年俱未成道时候,便因一桩造化的归属斗了个两败俱伤。

    即便后来归于陈裕麾下,一并在神朝当中效力,两人间的交情亦未有修好。

    但凡有一方行事出了些错漏,另一方也不管有没有用,总少不了要赶着上眼药。

    多年以来,这倒已成了虚皇天内的一桩趣闻。

    “智昏禅师不过是想结个善缘罢,还望英姑勿要多想,尤其禅师如今神通已胜过你,如今陛下不在,他若发起嗔心来,我这间小殿可难护住你。”

    在神龛中先是传来一声轻笑声,然后忽话头转过,问了一句:

    “那孩子来虚皇天已有旬月了吧?”

    英姑本是还欲掰扯几句,但见眼下既提及了正事,她面容微微一肃,继而便将陈珩这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