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君不是君、臣不是臣  陛下他用美人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66章 君不是君、臣不是臣

    晏惟初宿醉醒来,人还是晕的,睁开眼盯着头顶的房梁呆愣半日,意识到自己这是在偏殿裏,身边床榻却是空的。

    赵安福带人进来,在床帐外轻声问要不要伺候他起身。

    晏惟初哑着嗓子开口:“什麽时辰了?”

    赵安福提醒他:“陛下,快辰时末了。”

    晏惟初撑着疲软的身子坐起来,按住太阳xue:“为朕更衣吧。”

    热帕子盖上脸,他浆糊一样的脑子裏神思逐渐回来,皱眉问:“定北侯呢?”

    赵安福小声说:“侯爷一早就走了,要去外头盯着城防,交代奴婢们说让您多睡一会儿,別扰着您。”

    晏惟初的眼睛有些发直……昨夜后来发生了什麽?

    他把自己灌醉了,来这偏殿爬床,然后呢?他真是头猪,竟然睡着了全忘了?

    表哥亲他了吗?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唇,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做肯定是没做的,他屁股又不疼。

    真是的,怎一大早就跑了。

    晏惟初提不起劲来:“他还说了什麽?”

    赵安福的声音愈低:“侯爷还说,下次不许陛下您喝酒。”

    “管得可真宽。”晏惟初嘟囔,不承认是他的夫君,又要跟从前那样管着他,架子真大。

    赵安福犹豫出声:“陛下,脖子……”

    晏惟初眉头一皱:“拿面镜子过来。”

    铜镜递上,他看到镜中自己狗啃过一样的脖颈,默然。

    ……表哥到底趁他睡着了对他做了什麽?

    下午,负责统一指挥平倭战役的南闽都指挥使抵清江府,前来行宫见驾,同来的还有那位被招安改名了邓永兴的海盗头子。

    御驾抵清江府前两日,倭乱平定,一众贼首被活捉,今日才被押解到这边,交给了锦衣卫他们去审讯。

    晏惟初在行宫接见一众领兵将领,论功行赏。

    南闽都指挥使曹荣是谢逍举荐给晏惟初的人,这人从前在朔寧时任谢逍手下参将,当初谢逍被调回京他也来了南边任职,是这边的地方将领裏少数能让晏惟初放心用的人,也的确表现优异。

    再就是那邓永兴,带人在海上活捉了倭寇贼首,歼敌三万多人,当论首功。

    晏惟初当场给他赐了侯爵,虽是流爵,也已远超他预期。

    之后晏惟初将邓永兴单独留下,直言与他道:“你的部下朕会将他们分散并入地方水师卫所,至于你,朕打算将你调去別处任职,你可有异议?”

    这人也识相,心知自己这个身份能回来大靖还能挣得爵位已属难得,不敢不知足:“任凭陛下安排。”

    晏惟初道:“你去肃州吧,接任那边的总兵职,从东南到了最西北边,刚开始可能会有不适应,但这边也是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要辜负朕的期许。”

    邓永兴知晓身为渭南王的纪兰舒现在就在西北任巡抚,也乐得过去,没什麽可抱怨的。

    他恭敬领了圣命,咬咬牙与晏惟初说起另一件事:“陛下,臣父亲当年伙同庆王起兵,虽罪无可赦,但也是逼不得已,当中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臣想禀明陛下。”

    晏惟初面色微变:“……不为人知的事情?”

    邓永兴问他:“陛下可知晓何为云山派系?”

    晏惟初几乎立刻想到:“你说的是云山书院?”

    “是,”这人说道,“云山书院出自江南,这边才是他们壮大的根基,自百年前肃宗皇帝第一次南巡到这裏,亲笔写下‘士出云山’这几个字,便有了以这二字为派系结党自重的一大批江南士子。”

    晏惟初倒不是太惊讶,之前万玄矩自江南回去,就与他提过这边的云山书院,后来因为诸多事情耽搁,他一直没来得及派人过来细查。

    邓永兴接下来的话才真正出乎他意料:“经过这百年经营,这些人的势力早已遍布朝野內外,牢牢把控着朝堂话语权。他们最渴求的便是捧出一位听他们话,完全信奉他们道义理学那一套的所谓圣主仁君。

    “但之前的每一任大靖皇帝都是镇国公府的谢氏女所出,骨子裏流着武将的血,必不会如他们愿,于是他们想到釜底抽薪,当年怀德太子便是死在了他们手裏。”

    晏惟初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怀德太子是他父皇的兄长,若那位太子没有死在壮年,当初便轮不到他父皇这个庶子登大位。

    邓永兴此言属实胆大,晏惟初却没有动怒,而是道:“你继续说。”

    邓永兴握紧了拳头,言语间压抑着愤恨:“我父亲与庆王那时掌握了怀德太子被害的证据,想要为怀德太子讨一个公道,被那些人知晓,他们选择先下手为强,给我父亲他们栽上了谋反的罪名,他们是逼不得已才起兵反抗。”

    晏惟初拧眉问:“当时领兵去平叛的寧国公和镇国公他们呢?知不知晓这些內情?”

    邓永兴咬牙道:“平叛的主将是寧国公张仁,庆王死前见过他,他必定知晓。”

    但知晓了又如何,晏惟初瞬间便想到,那时他父皇已经登基,事涉皇位之争,张仁是他父皇的亲舅舅,自然要为了他父皇的名声将这些密辛之事按下去。

    便是他父皇本人,也未必不知晓这些事情,或许是默认了的。

    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当年寧公国他们吞了反王那麽多地,满朝文官全部装聋作哑甚至帮着隐瞒,必是以此跟寧国公做交换,达成了协议。

    那之后他父皇的嫡子也无故早殇,一批批的江南美人被送进宫,其中便有他生母,然后有了他。

    他才是那些江南士绅翘首以盼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