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三:这一生足矣  小将军入府后,病弱王爷痊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番外三:这一生足矣

    初到江南,两人着实过了一段真正悠闲的日子。

    听雨品茗,泛舟湖上,赏花观鱼,将前半生的忙碌与波澜尽数沉淀在江南的烟雨朦胧之中。

    然而,不过半年,楼烬便有些坐不住了。

    并非不习惯清闲,而是骨子裏那份经世济民的习惯难以更改。

    叶旬阳看着他偶尔对着空庭出神,忍不住吐槽:“阿烬,我看你,就是没那个清闲享福的命。”

    楼烬失笑,揽过他道:“或许是。总觉得……该做点什麽。”

    于是,两人离开了繁华舒适的江南水乡,在附近寻了一处清幽但开阔的山峦,建了几排屋舍。

    他们不再隐于市,而是隐于山林,却并非为了独善其身。

    楼烬放出消息,收留无家可归的孤儿和流浪的乞儿。

    起初只是给口饭吃,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后来,见其中有些孩子根骨不错,眼神机灵,叶旬阳便忍不住开始教他们些强身健体的拳脚功夫,楼烬则偶尔讲些简单的兵法故事。

    没想到,这一教便不可收拾。

    慕名而来或被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

    两人索性将这裏办成了一个非正式的武馆,因在山中,被附近百姓称为“青山营”。

    在这裏,不分贵贱,只论品性与天赋。

    叶旬阳负责打磨筋骨,传授武艺,要求极为严格,偷懒耍滑的,会被他拿着小树枝追着满山跑。

    楼烬则教导兵法谋略、为人处世的道理,潜移默化中,培养品行,从小教化。

    学有所成、品性过关者,便被楼烬和叶旬阳亲自写信,或推荐到西北楼烻军中,或送入叶家军,从底层做起,凭军功晋升。

    那些天赋稍逊或心性还需磨砺的,则继续留在山中,接受两位的“锤炼”。

    走出去的子弟,逐渐在军中形成了口碑,他们武艺扎实,懂兵法,更难得的是忠诚可靠,成为了边军中的一股坚实力量。

    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京城。

    楼焐听闻此事,感慨又敬佩,说什麽都要亲自题写一块匾额赐下,以表彰皇兄与叶将军的功劳。

    楼烬听闻之后,连写三道信阻拦,但还是没劝成,不过最终被一人劝阻了下来。

    正是当今皇后,叶瑛。

    叶瑛是叶旬勤与阿娜尔的第一个女儿,继承了父亲的英气与母亲的灵秀,自幼便聪慧过人,胆识不凡。

    不知怎的,在一次宫宴上年长她十多岁的楼焐看中,力排众议,立为皇后。

    她深知三叔与三叔公此举,意在为国储才,而非求名,更不愿晚年再卷入任何形式的纷扰之中。

    御笔亲题的匾额固然荣耀,却也意味着再度进入朝野视野,与二老隐居的初衷相悖。

    在她的劝说下,皇帝最终打消了赐匾的念头,只是时常以私人名义,送去些山中所需的物资,默默支持。

    数十载光阴,便在青山白云、孩童的朗朗书声与操练的呼喝声中悄然流逝。

    叶旬阳过了知天命之年,楼烬也已是花甲老人,渐渐感到精力不济,再也教不动新的学生。

    所幸,早年培养的几位得意弟子已长居山中,继承了他们的衣钵与遗志,将这座山庄延续下去。

    西北传来消息,烻王楼烻与禹北辰已于多年前在西北军营相继安详离世,临终前,西北的担子交给了七皇子楼烃。

    南诏的阿诺公主也已退位给女儿,在故土颐养天年。

    京城的楼熵儿孙绕膝,尽享天伦。

    叶旬瑾坐镇京城兵部,他的儿子则继承了父亲的志向,驻守在北疆。

    而叶旬勤,早已卸去朝廷官职,在木棉寨安心当他的寨主夫君,与阿娜尔相伴终老。

    五年后的一个秋日。

    楼烬终究是年老体衰,一场重病袭来,药石罔效。

    他握着叶旬阳布满薄茧却依旧温暖的手,看着陪伴了自己一生的爱人,眼中是释然与不舍交织的平静。

    “旬阳……这一生,得你相伴,足矣……”声音渐微,终至无声。

    楼烬,这位曾权倾朝野也曾寄情山水的摄政王,安然闭上了眼睛。

    叶旬阳没有哭,也没有呼天抢地。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床边,握着楼烬已然冰凉的手,看了他整整一夜。

    次日清晨,弟子们前来请安时,发现叶旬阳穿戴整齐,平静地躺在楼烬身侧,已然随他而去。

    面容安详,嘴角甚至带着笑意。

    恰如数十年前他们成婚那日,秋高气爽,万裏无云。

    (全文完)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