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4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94章

    战后, 王府亦迎回了久別的主人。

    明几许轻步走进议事厅,他身后跟着的亲卫禀报道,“王爷, 琦漪房的云公子求见, 说有要事禀报。”

    雁萧关抬眸,“让他进来。”

    云羽一身广袖长袍, 容顏俊逸,不愧是能入了公主眼,还成为被公主养在琦漪房的禁脔的男人。不过此时他身上不带丝毫风尘气,瞧着倒像是哪家的大家公子。

    他进门先行了一礼。

    雁萧关对他知之甚少, 不过陆灵珑三五不时透露的口风足以让他的眼神带上几分挑剔, “你有何事?”

    啧,一副小白脸模样,陆灵珑到底是看上他哪裏了?

    云羽可不知雁萧关心中腹谤, 直声道,“王爷, 太子妃手下乱军已绕道去拦截乌信将军, 她手上握着太子印信,怕是要冒充朝廷号令, 诱乌信将军轻敌。”

    他上前一步, 深深一揖,“乌信将军虽有王爷先前送去的火器, 双方兵力皆是数万,可以有心算无心,即便乌信将军手中有炮弹火铳,若被太子妃的人偷袭牵制,兵力折损怕是难免。”

    雁萧关脸色微变, 当即转身对亲卫下令,“立刻调两队神武军轻骑,持我的令牌去接应乌信将军,务必在两军相遇前拦住黛莺和的人,若遇抵抗,不必留情。”

    亲卫领命匆匆离去,云羽见事已安排妥当,躬身行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议事厅內重新安静下来,雁萧关却再次陷入沉默,自打退北境军后,黛莺和便被幽禁在东宫,他始终未曾去看过。

    黛莺和勾结宣毕渊,私养军队祸乱中江,甚至意图刺杀、太子弘庆帝的事,他亦已知晓,可真要论及处置,他却迟迟下不了决心。

    明几许见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座椅出神,眼中闪过一抹冷然。

    他最见不得雁萧关为无关之人费心,上前一步,“萧关,我们手中的火器炮弹已所剩无几。先前中江留了一部分,打退北境军用了大半,如今库存已不足一成。”

    他指着账册上的数字,“败退的北境军残部仍在近郊游荡,为免扰民需尽快追击,乌信将军那边又要派兵支援,两处皆需火器支撑,以目前的存量,怕是不够分。”

    雁萧关果然被拉回思绪,接过账册沉吟道,“贏州的火器库存量应是宽裕……只是若要从贏州调运,怕是来不及。”

    他正要考虑该如何调动为好,一道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索。

    “王爷,好消息。”神武军亲卫喜形于色地跑进来,“官大人派人送东西来了,说是知晓天都可能有变,特意将贏州太半的火器存货都运了过来,此刻已到府外。”

    雁萧关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亮色,携着明几许快步随亲卫往府外而去。此时车队已入府,在外院堆成了山一样。他上前一把打开箱子,炮弹、火铳整齐码放,银光闪闪的火器映着日光,让人看了心头一安。

    “够了,”雁萧关松了口气,对身边的将领道,“分一部分随轻骑支援乌信将军,剩下的留作天都防务。”

    将领领命而去,明几许走上前,轻声问道,“陛下那边已安置妥当,只是受了惊吓还在昏睡。至于……黛莺和,你打算何时去见她?”

    雁萧关的身形一顿,眸色沉了沉,黛莺和伤害了太多人,他无法徇私,可要让他亲自处置了她……

    黛莺和是他拼死从火场救出的孩子,是他师父、师娘满心期待的孩子,他虽未将她带在身边抚养,可他亦付出了无数心力只为保她安然幸福长大,他下不了手。

    再一想到此时弘庆帝、朝堂、朝臣……他有生以来头一次起了逃避的念头,眼角余光撞见亲卫正在分拣火器,他心头一动,想也没想转身对亲卫道,“备马,我亲自领兵去追击北境军残部。”

    关于黛莺和的处置,他终究还是想再缓一缓,至少在彻底平定战乱前,不愿再添新的纷扰。

    他不必解释,明几许已然知晓他的想法,没有阻拦,亦不愿心尖上的人陷入两难之地。更甚者,他亦有私心,最好所有人都不需雁萧关费心。

    翌日,天都城外,明几许出城送別。

    雁萧关翻身上马,刚要扬鞭,身后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几位朝臣匆匆赶来,气喘吁吁地拦在马前,老泪纵横地叩首,“王爷,万万不可啊!您乃千金之躯,如今国赖长君,怎可亲身赴险追击残敌?此事交由将领们处置便可,您需坐镇天都,稳定朝局啊。”

    态度俨然与往日判若云泥。

    此前朝堂之上,朝臣们对雁萧关虽无宣毕渊那般欲除之而后快的恨意,却也多是敬而远之,甚至暗自厌弃。毕竟雁萧关为陆家复仇时手段凌厉,又手握兵权,总让这些文官觉得武人难驯。

    可如今局势剧变,弘庆帝重伤在床,太子生死不明,宣毕渊此前抛出的“弘庆帝非皇室血脉”之言,虽被火凤胎记证伪,却仍在众人心中埋下了疑影。更遑论弘庆帝一声令下屠尽宣家嫡脉的狠绝,让朝臣们私下裏心惊不已,暗自后怕。

    反观雁萧关,当年为陆家复仇时只诛首恶,从未牵连无辜。如梁家,当年梁家家主牵涉旧案,雁萧关却留了梁家嫡子梁惕守性命。

    如今梁惕守在制局监风生水起,此番战事中更是凭守城立了大功。

    战时雁萧关不仅亲自救下被困的梁惕守,还温言安抚,半点没有挟私报复的狭隘。这般恩怨分明,不滥杀无辜的做派,自然让朝臣们暗自改观。

    更何况,雁萧关身上的火凤胎记乃是天定的皇室佐证,如今弘庆帝的正统性已在众人心中打了折扣,雁萧关反倒成了朝臣们眼中天命所归的人选。

    他们此刻是真心不愿雁萧关涉险,若他再有不测,天都没了主心骨,大梁朝堂怕是要彻底陷入混乱。这些人身居高位,却无宣毕渊那般夺权的野心与勇气,深知自己若真处在开国之君的位置,面对残破的江山与虎视眈眈的势力,只会沦为亡国之君的笑柄。

    反观雁萧关,手握神武军与火器,不需出手便能稳住局面,震慑得各方宵小不敢兴风作浪。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