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萨凡纳嘉年华(9)  美国丽人1960s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国丽人1960s》 9、萨凡纳嘉年华(9)(第1/2页)

    丽莲卖出了饮料配方,还和欧森食品签订了合同。合同也比较简单,最重要的无非是丽莲今后不能再将配方卖出。另外,哪怕是她自己或当下的饮料摊合伙人玛丽使用,也局限于这种摊车,不能开店,连锁经营就更不行了。

    欧森食品不是不想完全禁止丽莲对这些饮料的商用——一方面是丽莲坚持,她自己是没有想法一直卖饮料,但这对玛丽来说却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她随父母辗转不同的移动游乐场,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摆摊,收入肯定不错。

    当然,如果欧森食品真的复刻出了这几种饮料并且推向市场,这对饮料摊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问题其实也不大,就像几十年后也有瓶装奶茶卖,但奶茶店不是依旧开遍了大街小巷?

    对于这一点的坚持,丽莲也振振有词——600块算什么?她的饮料摊嘉年华期间两个礼拜就赚到了!如果卖给欧森食品,就不能再做这个生意,那是绝对不行的,除非欧森食品开大价钱,给她一个不能拒绝的数字。

    这一点欧森食品当然无法做到。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移动经营的摊车本来就很难监督,丽莲有没有按照原配方继续经营摊车,欧森食品其实是很难知道的,总不能一直派人监视她吧?鉴于此,干脆就没有完全禁止丽莲和玛丽今后卖这些饮料。

    反正摊车而已,根本影响不到推向市场的产品。

    “600块?所以他们真的是泰森食品的职员喽?哇!我妈经常买的麦片和豆子罐头,都是泰森的呢。”得知丽莲卖掉配方拿到600美元后,玛丽有些羡慕,但同时也知道这是丽莲应得的。

    丽莲将枕头拍打得松软,准备上床睡觉,听玛丽这样说就想了想说:“他们的确是有实力的食品工厂...不过卖断饮料配方并不妨碍我们开摊车,这次萨凡纳嘉年华之后,即使我不做了,你也可以继续做,只是不能开店。”

    “明天开始,准备饮料时,我来协助,你来做主角吧。”之前虽然是两个人一起做这些工作,但玛丽都是打打下手而已。即使这足够她弄清楚配方了,可配方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丽莲希望自己人在萨凡纳时尽量教会玛丽。

    “当然,我是说你愿意的话,如果你无意——”

    玛丽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丽莲:“愿意!我当然愿意!哦!亲爱的,你真是太好了。”

    事情就这样说定了,不必再提。而就这样忙碌了两天,玛丽的姐姐珍妮弗从纽约回家了。

    珍妮弗·华莱士是佐治亚大学的学生,之所以会从纽约回来,是因为她被《少女》杂志选中,去纽约做了一个月的客座编辑——《少女》杂志是一份在全美也很有影响力的杂志,针对的读者正如杂志名字一样,是年轻女孩。更具体一些说,是此时所谓‘好人家’的女孩儿。

    或许不是什么富有的女继承人,但至少也是中产出身,而且很多本身就是大学生。

    这份杂志非常有创意的一点是,他们首创了‘大学委员会’。即通过号召读者中的女大学生积极为杂志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就是她们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比如说她们自己以及身边的女同学中流行什么、关注什么、消费什么......

    这些被号召起来的女大学生再优中选优,总共有几百名(具体来说是850名),成了《少女》杂志的‘大学委员会’,源源不断地为杂志提供版面内容,确保了杂志不会在读者眼中‘落伍’。

    然而这还嫌不够,《少女》杂志之后又推出了‘客座编辑’。客座编辑都是女大学生,她们通过投稿参加《少女》杂志的征文比赛获奖,然后就会在当年被邀请成为6月的《少女》杂志客座编辑。整个6月她们都将住在纽约的知名酒店‘巴比松大饭店’,与《少女》杂志的正式编辑们共事。

    这些客座编辑真正参与多少工作并不好说,但她们确实给杂志带来了新风,是杂志与读者之间直接的桥梁。

    而且‘客座编辑’也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少女》的读者都很关注客座编辑。这些客座编辑从她们中来,同时又是最出众的,往往聪明又有品位...这其实和多年以后自媒体时代、所谓的‘意见领袖’很像了。没那么权威,辐射范围不那么大,反而让受其影响的人更死忠。

    所以由这些客座编辑参与制作的8月大学生专刊(每年固定),总是大受欢迎——当然,这也和杂志内部重视大学生专刊,总会在这个月填充足够好的内容。以及在新学年开始前,一本‘大学生专刊’真的对新生和返校大学生有重大参考作用有关。

    珍妮弗·华莱士可以成为《少女》的客座编辑,毋庸置疑,她在同龄人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实际也是如此,丽莲一直挺敬佩玛丽这个姐姐的。

    “...是的,亲爱的,我听玛丽说了你的事,真可惜你没法今年入学...你是打算这一年积攒学费吗?那可不太容易,哥伦比亚大学都是富家子弟,他们的学费也贵得让人吃惊。”珍妮弗回到家就坐到自己那张小床上说,这张小床上现在是丽莲的床品。

    她其实不看好丽莲工作一年多,攒出学费的想法。

    美国最好的大学基本是私立的,学费都不便宜,当下即使没有膨胀到丽莲上辈子那地步,其实也很惊人了。如果硬要说哪些比较有‘性价比’,大概就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几所排在前几的了,因为他们排名最高,但学费往往只到前几十而已。

    这样算起来,地处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对不是富家子弟的年轻人,确实不怎么友好。虽然它也是藤校,可如果考得上哥大,为什么不去考其他藤校呢?就算哈佛、耶鲁等不大好考,也有和哥大差不多的吧?

    如果不是本身家底丰厚,又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哥大确实很难说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这一点丽莲其实也没办法,美国此时的好大学也不是随便她考的,特别那时候她还没恢复上辈子的记忆呢!所以也只能说是一个普通的优等生而已,不算天才。在她报考成功的大学里,哥大就是最好的,其他都差了一个等次。

    这种情况下,哪怕哥大比较贵,也只能硬着头皮选择哥大了——而且说实话,哥大虽贵,但顶级大学的学费和他也是一个级别的。真的要花一年多去凑学费,如果能凑齐哈佛的,那估计凑齐哥大的也没问题了,反正都不是正常打工能积攒的,得‘非常规’才行。

    丽莲看了看自己的床单,打算收拾自己的东西,将床还给珍妮弗。接下来一段时间,她可能得睡沙发,或者在玛丽、珍妮弗的房间里打地铺了。这倒不是她舍不得钱去住旅馆,而是她现在每天和玛丽一起摆摊,住在外面会很不方便。

    再说了,临时找住处哪有那么容易?至于说住旅馆,此时一个单身女性去住旅馆也很不容易。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