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4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雁萧关勒住马缰,看着马下叩首的朝臣,面色未变,只淡淡道,“北境军残部游荡近郊,扰民伤财,我亲自去能快些平定。朝局有父皇在,有诸位大人辅佐,无需担忧。”

    说罢,他便要挥鞭,丝毫没有因朝臣的劝阻而动摇。

    明几许站在一旁,将朝臣的心思与雁萧关的决绝看在眼裏,心中了然,雁萧关此刻并非不愿坐镇,只是需要时间理清心绪。

    甚至黛莺和之事都只是缘由之一,毕竟旁人不知,可自己人知晓自家事,雁萧关千真万确并非弘庆帝亲子,而是陆卓雄的儿子。

    不只是雁萧关,生出同样有火凤印记的皇孙之人,黛莺和,亦是陆家血脉。

    那“貍猫换太子”的真相,在他们眼中并非虚言。

    如此一来,现下整个大梁,除皇亲外,唯有雁萧关、陆从南、黛莺和,乃至黛莺和与太子诞下的皇孙,才是真正的皇家血脉。

    雁萧关此刻既要面对弘庆帝,又被人时刻提醒着要扛起整顿朝局的重任,心中的纠结可想而知。

    “你去追击,后方交给我,天都的防务、火器调度,还有朝臣这边的安抚,我都能处理。”他上前一步,轻轻按住雁萧关的马鞭,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待你回来,再慢慢理清其他事。”

    雁萧关侧头看向明几许,眼中的沉郁渐渐散去几分。他没有多言,只是俯身,一把将明几许拉上马来,让他坐在自己身前,手臂紧紧环住他的腰,狠狠吸了一口气,仿佛这片刻的安稳,便能驱散所有的纷扰与疲惫。

    “我走了。”雁萧关在马背上松开明几许,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话音落,他双腿一夹马腹,骏马长嘶一声,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城外疾驰而去。

    朝臣们望着那道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雁萧关亲赴险境的担忧,又有对他果决担当的敬佩。可当他们转过身,对上明几许的目光时,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心头莫名一虚。

    没了雁萧关在侧,明几许脸上的柔和尽数褪去,冷意如冰,眼神锐利得仿佛能刺穿人心,让一众习惯了端着官威的老臣都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

    他们早有耳闻雁萧关与明几许情深甚篤,神武军同样对明几许言听计从,此前调度火器、安排防务,明几许的指令比朝臣的奏折管用得多,连雁萧关都从不反驳他的建议。

    一人定了定神,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拱手道,“王妃,追击北境军军的事已交予王爷,不知接下来天都的防务与粮草调度,还请王妃示下。”

    明几许收回目光,语气平静,“诸位大人随我回王府,具体安排我会一一部署。”

    说罢,他转身往城內走去,朝臣们连忙跟上,再无人敢有半分怠慢。

    另一边,雁萧关率领轻骑一路疾驰,沿途遇上被北境军残部滋扰的村镇,便顺手清剿。北境散兵本就成了惊弓之鸟,不敢再攻城池,只敢劫掠村落,遇上雁萧关根本不堪一击。

    不过几日,沿途的残敌便被肃清,百姓们扶老携幼地站在路边,望着远去的铁骑,眼中满是感激。

    雁萧关没停,而是凭着心头窝着一股郁气赶往乌信将军行军之处,他们相距并不远,且他到的时机正好,黛莺和手下的乱军正在偷袭。

    两军已混作一处厮杀,乌信将军虽有火器,却怕误伤己方,只能命士兵收起火铳,与乱军短兵相接,局势僵持不下。

    雁萧关一声不吭,手中长刀一挥,率领轻骑从侧翼冲入敌阵。

    神武军将士们训练有素,动作利落,长刀与短铳配合,专挑乱军的缝隙突破。

    乱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援军一冲,瞬间乱了阵脚。

    乌信将军见雁萧关赶到,精神一振,当即下令,“全军反击。”

    两军夹击之下,乱军很快溃不成军,领头的将领被雁萧关一刀斩于马下,残余士兵纷纷跪地投降。

    直到此时,本要来支援的神武军才赶到,雁萧关命人将俘虏押下去审讯,转身对乌信将军拱手道,“让将军受惊了,还好赶来及时。”

    乌信将军抹了把脸上的血,哈哈一笑,“王爷来得正是时候,北境军主力已败,如今连这些乱军也成不了气候,真是大快人心。”

    “王爷,北境十万大军一败,其內部必然空虚。我一生夙愿,便是收复北境。”他顿了顿,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炽热,“北境本就属于大梁,只是被蛮族占据多年,如今北境还有不少大梁旧民,过得猪狗不如,此时正是出兵拯救百姓,收回故土的好时机。”

    雁萧关心中本就憋着一股劲,闻言眼中瞬间亮了起来。

    “好。”雁萧关沉声道,“便依将军所言,即刻整兵,直攻北境。”

    接下来的日子裏,雁萧关与乌信将军率领大军,一路向北推进。官修竹从贏州送来的火器源源不断,明几许在天都运筹帷幄,粮草、军备、医药品准时送达前线,从未有过半分延误。

    神武军的火铳与炮弹在北境战场如虎添翼,北境蛮族的骑兵虽凶悍,却根本抵挡不住火器的威力。

    炮弹落下,骑兵阵型瞬间溃散,火铳齐射,蛮族士兵成片倒下。

    大军势如破竹,穿破岭水,攻克北境重镇,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雁萧关对北境贵族毫不留情,凡是负隅顽抗者,尽数斩杀,短短一月,北境贵族已被杀去大半。

    剩下的贵族闻风丧胆,再也没了抵抗的勇气。

    当大军兵临北境王都之下时,北境王穿着素服,袒胸露腹,双手反绑,亲自出城受降。

    他跪在雁萧关马前,声音颤抖,“北境愿归降大梁,从此年年纳贡,岁岁称臣,只求王爷饶北境百姓一命。”

    雁萧关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中没有半分怜悯,“早有今日,何必当初?北境占据大梁土地多年,残害我大梁子民,这笔账非一句归降就能了结。”

    他顿了顿,声音冷厉,“但我大梁并非嗜杀之辈,只要真心归降,遵守大梁律法,我可饶你不死。”

    北境王连连叩首,“谢王爷恩典。”

    雁萧关抬手,命人将北境王扶起,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北境山脉,这片阔別大梁多年的土地,终于在今日,重新回到了故土的怀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