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  帝君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80

    六月三十,正是穆琛南行之日。

    从寅时开始,便有宫人陆陆续续开始准备,永安宫有两道宫门,最外为翼门,次一道为星门,两道门之间,有很长一条车马道,每一日,早朝的大臣都会把马车与轿子停在这裏,然后步行入宫朝见皇帝。

    六月三十这一天,休早朝一日,车马道两旁,也并无一辆车马。

    两扇正门之间的主宫道铺着红色的地毯,打着福幡的宫人已经在宫道两侧站好,再旁边,则站满了文武百官,他们都穿着官服,肃杀的深色整齐地排列在宫道两旁,寂静无声。

    巳时一到,星门正门与两旁侧门缓缓打开。

    左右相与六部尚书等文官从左侧门步出,而镇国将军、禁军统领等武将则从右侧门步出。

    随后,唱名宫人则高喊一声:“皇上驾到。”

    在场朝臣,全部跪下迎驾。

    穆琛穿着深黑色的大礼服,慢慢从星门正门步出。

    因还不到束冠年纪,所以穆琛只有上半部分的头发束在朝天冠內,冠上插着盘龙吐珠长簪,长簪两侧系着长长的礼带,礼带末端连在一起,沉沉垂在他身后。

    礼带是同样是纯黑色的,上面用金线绣着细小的花纹,朝臣们都跪在地上,低着头盯着膝盖前那一亩三分地,谁都没有看到,穆琛回眸的一瞬间,那金色绣纹闪动的熠熠光辉。

    唱名宫人又高声喊道:“嘉侍君驾到。”

    迎着穆琛漆黑的眼眸,沈奚靖缓缓从左侧门走出来。

    他穿着深紫色的大礼服,同穆琛一样,只用莲花白玉冠束了小半头发,檀木长簪稳稳固定住他的头发,长簪两侧系着长礼带,与穆琛不同的是,他的礼带末尾并没有系在一起,而是松松垂在肩膀上。

    今日有些风,微风带起他紫色的礼带,整个人看上去,仿佛观音座下的童子。

    穆琛与他第一次见时,就觉得他像个仙童,如今这麽多磨难过去,已经长成青年的沈奚靖,在他心裏,却从来都没有变过。

    沈奚靖步伐并不很快,但没多时便走到穆琛身旁,他微微退后半步,与穆琛并肩前行。

    这日阳光很好,满朝文武都在给他们跪拜,他们走在红红的地毯上面,放眼望去,只有宫墙之上碧蓝的天。

    这一刻,穆琛觉得,他们是世间最至高无上的主人。

    他们,他和沈奚靖。

    两个人一路默默走着,那条不长的宫道,仿佛可以走一辈子。

    当他们终于走到马车前时,才转过身来,穆琛沉声道:“众爱卿平身。”

    大臣们利索地站起身,这才敢稍稍抬头看向穆琛。

    其实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想看看沈奚靖,这位因为随驾南行而匆忙封至高位的宫人,到底是什麽样子。

    沈奚靖也丝毫不怯场,昂首挺胸,大大方方给他们看。

    就像云秀山与顏至清说过的一样,沈奚靖跟他父亲年轻时候长得十分相像,大臣们虽然不能明目张胆盯着皇帝的侍君看,但偷偷看那麽一两眼也是可以的。

    景泰之乱之后,许多世家陨落,到了穆琛登记以后,朝臣换了大半,几乎算是改朝换代,大多数年轻的朝臣自然不认识敬忠公沈明泽,只觉得这为嘉侍君长得并不算特別出众,但气质倒是挺好。

    可是许多老臣,还是一眼就看出沈奚靖有多眼熟来。

    虽然沈家贵为一等敬忠公,但平时都很低调,沈明泽轻易不去宴会场合,除了上朝,就是在家陪夫君孩子,即使是这样,他的文采风骨出众,是个很让人难忘的人。

    在众位大臣都发呆的时候,穆琛说话了,他声音不大,但很沉,被风一吹,飘散进每一位朝臣的耳朵裏。

    他说:“朕此次南行,以安民心为己任,诸位爱卿应恪守职责,保我大梁永安。”

    朝臣这次不用再跪,但都齐声答:“臣定当尽责。”

    穆琛满意地点点头,转身上了马车。

    原本皇帝出行,随侍的宫侍们需要按照位份各坐各的马车,但这次因为时间紧急,又以赈灾为要务,所以沈奚靖被穆琛开了特例,与他坐同一辆马车。

    因为这次情况确实特殊,朝臣没有一个敢于言论,沈奚靖就自然而然地享受到了帝王待遇。

    唱名宫人有高声道:“皇上起驾。”

    大臣们再度跪倒在地上,低声说:“恭送皇上。”

    马车巨大的车轮咕嚕咕嚕转动起来,前方四匹鬃毛御马动起蹄子,缓缓奔跑起来。

    马车之前,有二十禁卫军与礼兵五十人开道,马车两侧各二十禁卫军,最后,则有四十禁卫军。

    以歷代皇帝出行为例,穆琛这次南行,确实是惊动人数最少的一次了。

    马车压着红红的地毯,慢慢消失在翼门高大的甬道之后。

    大臣们这才松了口气,从地上爬起来。

    这时,不知道谁突然喊了一句:“沈明泽!”

    其他大臣纷纷侧目,不知他说的是什麽,那大臣像是发现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他继续喊:“嘉侍君,长得像敬忠公沈明泽!”

    经他这麽一说,整个车马道旁像是炸开了锅,其他大臣也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姓沈,长得像沈明泽,天启元年入宫,年十八,一条一条下来,大臣们便越发篤定,他是沈家的后代,并且多半是沈家唯一一个直系血脉。

    景泰之乱那一年,沈家满门抄斩,只有八岁的五公子因为年纪小,流放上虞。

    难怪……只有他可以随侍皇帝出行。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