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地图开启  姨娘是个小画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可丢了王府的体面”等等。

    终于收拾停当,李嬷嬷发了令,王府大门敞开,两队太监骑着马先出了府,抬着各种瑶光不知道代表什么意思的彩旗、飘着绸带的小绸布伞等等,接着太妃銮驾出府,跟着就是瑶光她们,车队之后还有两队太监和那群统一制服的武婢,全都骑在马上。等他们出了王府,负责护卫太妃的侍卫们才骑马缀在后面。瑶光远远看着,只能大概看出这群侍卫个个彪悍,所骑的马匹匹膘肥体壮,因为离得太远,连侍卫们留不留胡子都看不清。

    对于无法证实端王的后宫男孩们是否真如韩瑶光10版所说的“个个俊秀,英武俊美各有千秋”,瑶光有点遗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姨娘是个小画手》 新地图开启(第2/3页)

    瑶光看了看腕表,车队出王府的时候是九点半。这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了,她好奇又兴奋地打量车窗外的楼牌、街市和行人,眼睛都不够用了,画速写的速度达到了巅峰,刷刷地翻纸。

    紫翎瞧着她这样子,不禁好笑,劝道:“姨娘别急,回来的时候还能看呢。”

    东方文化圈里留下的大规模古城遗迹并不多,大多是后人凭着想象重建的景点,比如清明上河园、横店影视城之类,不过,瑶光觉着,大周的都城是很繁华的,车队足足走了快一个小时,才走出城门。

    城门外有很多排队进城的百姓,远远地被守城的官兵隔开。瑶光观察这些贩夫走卒,他们有的推着小木头车,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背着筐子篮子,虽然穿的都是颜色灰浑的布衣,但也都整齐,很少有人穿得破破烂烂或是补丁摞补丁的。

    瑶光挺高兴,这说明她所处的这个时代相对和平富足。在这种时代,她出了王府自行谋生的成功率会高很多。

    出城上了官道之后,马车走得快了许多,但让瑶光这种开过超跑的人来说,比龟爬也就快了一点。好在沿途有许多她没见过的景物。

    渐渐地,能看到一片片田地了,绿的大约种的是小麦,官道两旁种着杨柳,柳枝在风中轻摆,蓝天上淡淡几缕白云,风流云散,偶尔还能经过水田和池塘,田中有插秧、犁地的农人,池塘里卧着水牛,还有小牧童骑在牛背上,田埂上时不时还有几簇开得金灿灿的迎春花,后面年轻丫鬟们坐的那辆车上叽叽呱呱说笑不停。

    王府里花木虽多,但哪有这种天然野趣?

    所有人都挺兴奋,就是太妃也和李嬷嬷说:“我们府里的迎春花才含苞呢,这郊外花都开了。”

    如此行了两个多小时,车队停在了一处轩昂壮丽的道观外面。

    道观大门前立着高大的石牌坊,上面三个大字瑶光倒是认得出来:白云观。

    太妃的温泉庄子在京郊西南,白云观是他们途中休息的地方。

    不过,另有一队车队停在观外,看车马仆从的样子,应该也是一户大户人家。

    紫翎看了看,好生奇怪,“这是庐陵王家的车队。他们怎么来了?”

    瑶光哪知道庐陵王是谁啊,紫翎赶紧告诉她庐陵王是今上的堂叔,先帝的堂弟,封地在庐州,上次上京城还是先皇五十岁寿辰的时候。

    瑶光一听,又问,那先帝驾崩、新皇登基有没有叫这些藩王来,紫翎答没有。至于为什么这时候庐陵王来了,紫翎是不知道的。

    太妃定下出游的日子后就有人来白云观准备了,今天早上太妃的车队还未出王府就早有人骑马先到,一路不断有人往返报讯,这时早有人来回报太妃庐陵王家的车队停在了白云观。

    庐陵王这一支和先帝、今上的血缘较远,庐陵王年过五十,府内姬妾无数,可就是生不出儿子。别说儿子了,这么多年闺女也就只生了两个。这次来京城,是想跟皇上讨个恩典,从宗室子弟中选个嗣子过继。

    这位老堂叔一向安分守己,故而皇上在各地宗室子弟中选拔了数人,一并召集到京中,让庐陵王考较选取。庐陵王就和王妃,还有他们未嫁的小闺女元康郡主一起来了。

    不料他们这一路十分不顺利。先是在茁州遇到雨雪,车队无法前进,后来到了丰州,王妃又生了病,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来二去,就误了进京的日子。

    这一日终于行到京郊,王爷的车一边车轴又坏了,幸好这时已经到了白云观附近,老庐陵王一家就进了道观休息,令仆从赶快修车,争取下午能进城。

    白云观是京郊著名的皇家道观之一,无他,观主是先帝的同胞妹妹广泰大长公主。

    瑶光下了马车,太妃怕她待会儿见到庐陵王一家和广泰公主后礼数不周,忙派李嬷嬷跟她提点几句,哪怕临时抱佛脚也好。

    瑶光谨慎记住,又问李嬷嬷广泰大长公主性子如何,有何忌讳。

    李嬷嬷拍拍她的手安抚:“公主性子活泼,为人和善。”言下之意,就算瑶光失礼了,广泰公主也不会在意。

    太妃下了车,早有几个极清丽的年轻道姑候在观外等候,一行人迎接了太妃,一重一重山门进去,待到了道观口,庐陵王一家和广泰公主也出来迎接,太妃和他们客气几句:“一家子骨肉,不必多礼。”太妃先去三清殿上了柱香,广泰公主又引着众人去了后院吃茶。

    瑶光注意到一直跟在庐陵王妃身边的一个华服少女在看自己,还友好地笑着,也对她回以一笑,就仍低着头跟在太妃身后。

    到了广泰公主为太妃准备的院落,又啰嗦了一番才分宾主坐下,太妃问庐陵王和王妃一路上行程如何,又问王妃的身体,絮叨了一阵子,王妃才推推那个华服少女,“这是元康,小名华婷。”

    元康郡主忙上前给太妃行礼,瑶光按照李嬷嬷的先前的指点,赶紧侧过身子避开。

    太妃叫人扶起元康郡主,握着她的手仔细打量,夸她生得好,又夸庐陵王妃教养得好,“没想到今日就遇见了,没带给你备好的见面礼,可也不能白受你拜呀,罢了,这些小玩物,你先拿去玩。”

    早在人回报说庐陵王一家也停在白云观时,李嬷嬷就准备了一盘子珠翠首饰,这时玉版端了上来,庐陵王和王妃虚套客气几句,元康郡主便恭恭敬敬收下,又交给她的丫鬟婆子。

    元康郡主退下后,庐陵王和王妃就看向瑶光。

    瑶光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