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另一人立即接上,“正是,眼下交州数万百姓受灾,若赈灾不利,定遗祸重重,赈灾人选不可轻忽,若是不能解决灾情、安抚灾民,恐对朝廷、对陛下皆有损害。“

    此言一出,即使是太子一党都深以为然,纷纷请命赈灾。

    宣毕渊笑了笑,在他的笑容中,有一人越众而出,声音力压众人,“太子殿下素有仁名,且行事沉稳有度,臣以为,由太子殿下亲自前往交州主持赈灾事宜,既能安抚民心,又能彰显朝廷救灾之决心,乃是最优之选。”

    话音未落,宣党一众官员纷纷出列附和,言辞恳切,句句劝请太子亲赴交州。

    弘庆帝眉头紧蹙,眼下朝局动荡,太子乃是国本,怎可离京?更何况宣碧渊心思难测,太子离京途中艰险难测,他绝不愿轻易放太子离开天都。

    正要开口回绝,太子却先一步上前,躬身叩拜,“父皇,交州百姓正处于水火之中,儿臣身为大梁太子,岂能坐视不理?恳请父皇恩准,让儿臣前往交州赈灾,儿臣定不辱使命,安定民心,平定灾情。”

    看着太子眼中的坚定与恳切,又瞧着阶下宣党官员众志成城的奏请,弘庆帝沉吟片刻,终究是松了口,“罢了,便依你所请,所需粮草银两即刻筹备,不得有一丝疏漏。”

    太子叩首谢恩,起身时目光不自觉扫过宣碧渊。

    宣碧渊立于群臣之中,看着太子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两人视线骤然撞个正着,宣碧渊眼中没有半分掩饰,闪过的算计与阴鸷如同淬了毒的寒刃,直刺人心。

    太子心中透亮,却另有考量,交州水灾十万火急,若真让宣党之人前去赈灾,指不定会借机敛财,煽动民心,届时局面只会更糟。

    倒不如他亲往,以太子之尊前往交州,既能震慑心怀叵测的地方势力,杜绝有人借赈灾之名中饱私囊,又能亲自统筹粮草调度,确保每一份物资都真正送到受灾百姓手中。

    如此一来,既能安定民心,更能断了太平道逆贼裹挟流民、壮大势力的根基,可谓一举两得。

    这点心思,太子并未对弘庆帝隐瞒。

    待朝臣尽数禀退后,殿內只剩父子二人,面上的君臣伪装尽数褪去。

    弘庆帝看着太子,眼中先闪过一丝欣慰,却又很快被浓重的忧虑替代,“你去交州,朕放心,只是你记住,到了交州只管专心赈灾,不许插手任何与宣碧渊有关的事,更不许与他的人起冲突。”

    太子一愣,随即脸色沉了下来,“父皇,宣碧渊狼子野心,明目张胆培植势力、勾结官员,如今境內乱象恐怕都与他脱不了干系,若再不遏制他的势力,大梁危矣。”

    “住口。”弘庆帝猛地拔高声音,语气中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随即又缓缓缓下声调,疲惫地重复,“你且记住,暂时不可与宣碧渊为敌。”

    太子看着弘庆帝凝重的神情,心中满是不解,他实在不懂,父皇为何如此忌惮宣碧渊,甚至到了纵容的地步,即便自己多次请求削弱宣碧渊势力,父皇都强行压下不许。

    可望着弘庆帝苍白憔悴的病容,到了嘴边的劝诫之言终究还是被他咽了回去,只默默点头应下。

    太子离开后,殿內恢复了死寂。弘庆帝靠在御榻上,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宣碧渊那张带着阴鸷的脸。

    他何尝不想除掉宣碧渊?只是那块藏在宣碧渊手中的玉佩,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宣碧渊手段狠辣,若真将其逼急,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混乱,到时大梁江山社稷都将毁于一旦。

    夜色渐深,殿外风雪未停,弘庆帝心中满是悲凉。他这个皇帝,看似坐拥天下,却处处受制于宣碧渊,连保护妻儿、守卫江山都做不到。

    如今大梁內忧外患交织,宣碧渊的獠牙已渐渐显露,而自己病体沉疴,太子尚需磨砺,这场席卷朝野的动乱,大梁真的能扛过去吗?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不该对宣碧渊心存妥协,而是该与其鱼死网破?

    “陛下,夜深了,先歇歇吧。”元德轻手轻脚地走进殿內,低声提醒。

    弘庆帝缓缓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的不安与焦虑,却如殿外的风雪般,愈发浓烈。

    扶着元德的手,弘庆帝才刚躺下歇息,殿外却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伴随着宫女低声的通报,“陛下,贵妃娘娘来了。”

    话音未落,一道身着宫装的身影便走了进来,正是黛贵妃。她身姿窈窕,肌肤胜雪,虽已入宫多年,却仍保持着少女般娇俏的姿容,只是此刻眉宇间凝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担忧,手中端着一个描金漆盘,盘裏放着一盏冒着热气的梨汤。

    “参见陛下。”黛贵妃屈膝行礼,声音轻柔得像殿外飘落的雪花,“听闻陛下今日又咳了许久,我便亲手炖了碗冰糖雪梨汤,陛下趁热喝了,润润嗓子。”

    弘庆帝看着她,原本沉郁的心情渐渐舒缓了些。

    “免礼,过来吧。”他招了招手,语气带着几分难得的温和,“你身子弱,这麽冷的天,怎麽不在宫裏待着,还亲自跑一趟。”

    黛贵妃走到榻边,将漆盘递给元德,又伸手替弘庆帝掖了掖被子的边角,指尖触到他微凉的手背,忍不住皱了皱眉,“陛下的手怎麽这麽凉?元德,炭火再添些,仔细冻着陛下。”

    “是,娘娘。”元德赶紧应声,转身吩咐小太监去添炭。

    带贵妃端着梨汤上前,弘庆帝接过玉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驱散了几分寒意。他舀了一勺梨汤,入口清甜,带着冰糖的醇厚与雪梨的温润,顺着喉咙滑下,连胸口的憋闷都缓解了不少。

    “还是你细心。”弘庆帝看着黛贵妃,眼中满是疼惜。

    黛贵妃是他心尖尖上的心,入宫多年来始终不争不抢,是这冰冷皇宫裏唯一能让他感受到温暖的人。可正是这份温暖,让他心中愈发不忍,他这个皇帝,连自己最爱的女人都护不住,将来若是宣毕渊真的动手,他又能给她什麽?

    “陛下是不是还在为朝廷的事烦心?”黛贵妃似乎察觉到他的情绪,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问道,“我方才在宫裏听说,明州的危机已经解了?”

    “明州虽与贏州隔着几个州府,可路程并不算远。我一直担心,若是明州被西域攻破,贏州说不定也会受牵连。”她说起这事时,眼底难掩欣喜,语气也轻快了几分,“如今好了,明州守住了,雁萧关就能安安全全地待在贏州,过他自己的小日子,不用卷入这些纷争裏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