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39章

    这处群岛大多是光禿禿的岩石岛, 岛上只长着些低矮的灌木,风一吹,枝叶哗啦作响, 透着几分荒凉。

    大柱示意士兵们散开, 两人一组,沿着海岸线查探, 自己则带着一名老兵往岛屿深处走,他们已经在这片群岛外围转了两天,今日终于在一处隐蔽的海湾外,发现了新鲜的船辙印。

    “军副, 看这个。”没走多远, 东侧的士兵忽然压低声音呼喊。

    大柱快步赶过去,只见士兵指着一块礁石,礁石上沾着些黑色的粉末, 指尖捻起一点,凑近鼻尖一闻, 一股熟悉的火药味扑面而来。

    “是倭人的火器残留。”大柱眼神一凛, 又在礁石旁仔细搜寻,很快在沙地裏发现了几枚零散的铁珠。

    “看来离他们的老巢不远了。”大柱低声道, 示意士兵们收敛气息, “都打起精神,跟紧我, 別惊动了对方。”

    几人沿着海岸线继续往群岛深处走,越往裏走,岛屿的植被越密。走到第三座岛屿的半山腰时,前方负责探路的士兵忽然停下脚步,对着大柱比了个“有情况”的手势。

    大柱猫着腰凑过去, 顺着士兵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海湾裏,五艘黑帆船正泊在岸边,船帆收着,船身隐在礁石后面,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更让人心跳加速的是,岛上不止有火光,隐约传来的动静中,还有粗嘎的呼喊声,偶尔还夹杂着几声女人的哭泣,断断续续,被风吹得忽远忽近。

    “队长,是倭人。”士兵压低声音,手按在腰间的刀上,“要不要现在回去报信?”

    大柱摇摇头,目光紧紧盯着海湾裏的黑帆船,数着船上的人影,“再等等,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其他船。”

    他仔细观察了片刻,确定海湾裏只有五艘船,岛上的倭人约莫有六百来个,分散在岸边和岛上的临时帐篷裏,手裏大多端着那种黑铁管子火器。

    “先记住这裏的位置,还有他们的巡逻时间。”大柱轻声吩咐。

    因着倭患,宣州困守港口,海商不敢出船,渔民亦不敢出海。往日裏挤满鱼市的海产断了供,连带着城裏的菜价、肉价都涨了三成,街面上的火气一天比一天大。

    商户们对着空荡的铺子唉声嘆气,一言不合就能同人吵架拌嘴,码头边的渔民们看着停在岸边的渔船,时不时会跟巡逻的士兵起争执,骂骂咧咧抱怨官府没用,连寻常百姓都没了往日的和气,买东西时少给一个铜板都能吵得面红耳赤。

    整个宣州像个被晒得发烫的柴堆,就差一点火星就能烧起来。

    雁萧关刚至宣州时,宣州人见他带着神武军,又调了贏州战船巡航,心裏好歹有了指望,那股子躁动才算勉强压下去。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雁萧关却迟迟不出兵,这火气又重新烧了起来,甚至更旺。

    就连宣怀潮和穆之武这等见过风浪之辈,先前都险些压不住焦虑,底下的人就更耐不住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宣怀潮和穆之武从议事帐出来,脸上还带了些轻松神色,难能不惹人注意。

    无法从雁萧关那裏得到消息的宣州人,时时关注着他们,一见两人神情,便知或许是有了好消息。

    宣怀潮和穆之武也没有耽搁,立即召集盟友将雁萧关定下的作战计划大概透露了出去,还多方安抚道,“有王爷在,此番定能一举铲除这群贼寇。”

    这话像一盆及时雨,瞬间浇灭了宣州上下快要烧起来的火星子。

    只是无论雁萧关还是明几许,心裏都清楚这不过是暂时的安稳。

    他们靠着默契与灵机一动定下的计划安抚人心,可这只能撑一时,若是再出意外,这被压下去的火只会烧得更旺,到时候別说商户、渔民,怕是连宣州的世家大族都会起异心。

    毕竟宣州歷来商为大,众人现下服雁萧关,全是因为他能解除倭患,能让他们继续挣钱。若是雁萧关没了用处,或是让他们看不到希望,这群人翻脸定比翻书还快。

    只是宣州之乱已成定局,消息根本捂不住,倭人本就将宣州海商当成伸手可取的摇钱树,怎可能不在城裏安插眼线?

    城裏稍有风吹草动,消息第一时间便传了出去。

    宣州东侧群岛,一处岛屿上,倭人头目捏着密信,粗短的手指将信纸狠狠拍在石桌上,咧嘴冷笑,“这群大梁人倒是会耍些小聪明,真当咱们是傻子不成?”

    “大人,他们有战船,有计划,咱们若是真按他们的路子走,怕是要吃亏。”身旁的副手凑上前,飞快扫了眼密信,犹豫着道,“要不……咱们先撤回去,待风头过后再来?”

    “撤?”头目一屁股坐回木凳上,大摇大摆靠在椅背上,语气满是不屑,“咱们当初选宣州船队下手,可不是为了抢这点东西就灰溜溜回去的。”

    他伸手摸了摸桌上放着的火器,指尖在冰冷的铁管上摩挲,眼神裏满是贪婪,“宣州海商是出了名的豪富,一船货到手,就够咱们带回去快活好几年,只抢两次哪够?”

    闻言,副手脸上的犹豫渐渐褪去,眼裏也泛起了贪光。

    倭人早知大梁商人富裕,日日馋的眼冒绿光,早派人去交南打探过消息。待消息传回,倭人內部便争论起来,该朝宣州下手,还是往贏州动心思?

    不过这场争论没持续太久,就有人提及了关键处,那便是贏州虽也渐渐富裕,还有不少好东西,可贏州从不主动去番邦做生意,只等着番邦船上门。

    倭人若要抢贏州,只能抢那些从贏州购得货物的番邦货船,可倭人手裏的火器,本就是通过番邦人购得的,谁知道那些番邦货船上有没有和倭人一样的火器?说不定比倭人的还厉害,哪有抢大梁人稳妥?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最终便把抢掠对象定在了宣州。

    毕竟大梁人总觉得自己是天国上朝人,打心底看不起番邦小国,即便与番邦做生意,也从没想过要从番邦买武器。

    殊不知眼下大梁人手裏的弓箭刀枪,在火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倭人抢宣州商船简直是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