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8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38章

    众人闻言大喜, 以为他们是寻到了倭人的落脚点,只是还不等他们问起,大柱却继续道:“不等来人回禀, 倭人便撤走, 倭人的船太快,我们没有追上。”

    “之后我们上岛查探了一番, 发现那荒岛应是倭人的一处临时驻地。”大柱说了结论。

    雁萧关接过铁珠,入手沉甸甸的,上面还沾着铁锈,“荒岛的位置在哪?”

    大柱在地图上指出, “就在宣州东南方向的月牙湾, 那裏有个隐蔽的海湾,正好能藏船。”

    “倭人藏在这裏,既方便突袭渔船, 又能随时撤离,”雁萧关盯着海图, 手指在月牙湾和宣州码头之间画了一条线, “看来,他们是早就打算要在宣州海域作乱, 居然能寻到这麽好一处宝地。”

    此言方落, 帐帘被人猛地掀开,一人大步走了进来。此人面色黑沉, 额角青筋隐现,满脸难掩的怒容,直到走到雁萧关身前,才勉强收了收情绪,躬身行礼道, “王爷。”

    雁萧关冲他点点头,开口问道,“穆将军回来了,收获如何?”

    来人正是宣州守备军统领穆之武,他闻言垂首,声音带着几分愧色,“末将带着人在近海巡查了大半日,翻遍了附近的小岛和暗礁,却完全没搜寻到倭人踪跡,让王爷失望了,实在惭愧。”

    话音刚落,他忽然瞥见屋內士兵脸上的凝重,又想起方才进门时听到的只言片语,连忙抬头追问,“方才王爷……是已寻到倭人位置了吗?”

    雁萧关示意大柱上前,大柱沉声道,“穆将军,属下带人去了商船失踪的海域,只寻到倭人留下的些许痕跡,至于他们的老巢在何处,现在还没摸清。”

    穆之武眼中刚燃起的光亮瞬间暗了下去,脸上满是失望,拳头不自觉地攥紧,“又是只找到痕跡……这群倭贼,当真跟老鼠似的能藏。”

    “別急。”雁萧关出声宽慰道,“大柱手下的兵还在继续探查,他们最擅长追踪隐匿,说不定顺着这些线索,能寻到倭人的落脚之处。”

    “穆将军既然回来了,便让人把巡查的路线和没去过的区域标在海图上,咱们把已知的线索凑一凑,总能找出些规律。”他转头看向穆之武,“倭人总不能一直躲着,只要他们还想在宣州近海作乱,就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

    穆之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躁,拱手应道,“是,王爷,末将这就去整理巡查记录,把没搜到的荒岛、暗礁都标出来,绝不让一处遗漏。”

    “属下已经让人盯着那些痕跡的方向,一旦有新发现,会第一时间传信回来。”大柱也跟着道,“另外,属下还让渔民们多留意各处动静,即使是在其他海域看到,也能及时报信。”

    雁萧关点头,目光扫过屋內众人,“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耐心,既要查踪跡,也要防突袭。水师那边,宣郡守已经去传令巡逻了,穆将军稍候再派一队人去沿海村落,跟渔民们把消息对接好,多一双眼睛,就多一分找到倭人的可能。”

    “末将领命。”穆之武和大柱齐声应下。

    雁萧关则带着人继续研究月牙湾的地形,不多时,商会的人又来了,想催雁萧关尽快出兵,却被雁萧关以未摸清敌情再动手挡了回去。

    “王爷,再不动手,商户们都要撑不住了。”商会会长急道,“咱们有贏州水师的战船,还有这麽多士兵,难道还怕了那几艘倭人船?”

    雁萧关瞥了他一眼,“你以为宣州水师的战船是怎麽沉的?贸然出兵,只会让更多人送命。再等等,等摸清岛上的倭人位置、数量和火器分布,咱们再一击必中。”

    商会会长还想再说,却被宣怀潮拉住了。

    宣怀潮低声道,“王爷自有打算,咱们別添乱。”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柱带着人沿海探查,穆之武也调遣守备军搜遍了附近荒岛暗礁,可倭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雁萧关依旧按兵不动,一边让水师加强近海巡逻,一边等贏州的消息,可他不动如山,却急坏了宣州城裏的商户,尤其是靠海吃饭的海商们。

    宣州的海商,靠的就是走”吃饭。往常年景,他们的船队载着丝绸、瓷器去番邦,再运回香料、宝石、西洋布料,一船来回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可自倭人作乱后,近海成了鬼门关,商船不敢出港,货栈裏堆着的丝绸都快生了霉,香料的价格翻着倍涨,连寻常渔民都不敢下海,海产供应亦跟着断了。

    有家做番邦香料生意的海商,先前购了十船胡椒,本指望开春卖个好价钱,现在船困在港裏,胡椒在船舱裏受潮发霉,光是赔给番邦商人的违约金,就够他吐血三升。

    还有做丝绸出口的,大梁的丝绸在番邦向来抢手,可这两个月没船出海,订单堆了厚厚一摞,再不交货定会取消合作,转向其他州府的商户,这要是真丢了客源,以后宣州的丝绸生意就没法做了。

    更让海商们焦心的是银钱周转,海贸本就是重本钱的买卖,船只要保养、水手要开饷、货物要垫付,现在船不能动,钱收不回,再这麽拖下去,只能变卖船坞,店铺,他们好不容易才才将家业扩大,哪肯轻易变卖家业,落个伤筋动骨的下场。

    一群海商聚在商会会馆裏,拍着桌子抱怨,“王爷到底在等什麽?再这麽耗着,咱们宣州的海贸就全完了。”

    “可不是,就算没找到倭人老巢,也该派水师主动出击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咱们等死。”

    有人提议,“要不咱们联合起来,求王爷尽快出兵?”

    可话刚说完,就有人泼冷水,“求?咱们以前把王爷当回事了吗?”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众人哑口无言。

    虽说宣州名义上是雁萧关的封地,可这些年,海商们可真没把这位王爷放在眼裏。

    雁萧关在贏州搞出的瓷器、肥皂、玻璃、烟花等确实让他们赚了不少,因此他们面上倒是和气,毕竟没人能拒绝好卖又挣钱的货。可除此之外,他们待雁萧关也只如寻常的生意对象。

    雁萧关从不插手宣州的事,宣州自然乐见其成,甚至私下裏觉得这位王爷知趣,不碍着他们做生意。

    宣州歷来是商为大,利益才是根本,城裏的大商户把持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