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众人正等着那汉子做出反应, 却不想他扫过众人一圈后,眼神裏的警惕竟稍稍松懈,哑着嗓子问, “你们是大梁朝人?”
雁萧关挑眉, 心中瞬间闪过数个念头,面上却不动声色, “如假包换。”
那汉子定定凝视他许久,像是在确认什麽,直到看清雁萧关眼中坦荡的神色,才忽而软下身体, 靠在船板上长舒一口气, 紧绷的脊背彻底垮了下来,声音裏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总算是遇上自己人了……”
赫宛宜递过去一碗温水, 他接过去咕嘟咕嘟灌了大半,才缓过劲来, 缓缓道出经过, “我本是贏州近海渔村的渔民,姓周, 三年前随村人出海打鱼, 遇上大浪,船没翻, 我却是被浪卷着飘到了一处荒岛上,本以为是得上天庇佑,却不想被来岛上的倭人俘虏了。”
他攥紧拳头,指节发白,“那些倭人凶悍得很, 将我与其他同被俘虏的人当奴隶使唤,日日吃苦受累。好在我水性好,又会打鱼,每每他们出海时都要带着我划船、撒网,这才留了我一命。”
“前阵子也不知岛上是不是出了些事,他们突然带着我去了一处番国港口,”说到此处,他眼神骤然紧缩,声音因惊惧而发颤,“没想到他们是去同番国人买武器的,那些武器不是刀枪剑戟,是一种黑铁管子,长约尺余,前端有孔,看着粗糙得很,可往裏装了铁砂和一种我说不清的东西,扣动机关就能喷出火光,声音巨大,远处的砖石都能被打穿。”
闻言,雁萧关和明几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只是寥寥数语,他们便能分辨出,那武器虽不及军中弩箭精良,却胜在操作简单、威力惊人。
若是落入那些对大梁朝有不轨之心的人手中,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他们买了多少?”明几许追问。
周姓汉子摇头,“我只远远看见他们搬了两个木箱,裏面具体多少不清楚。”
“他们怕我逃跑,看得极严,我是趁黑夜他们卸货混乱,才跳海逃了出来,一路游一路躲。本想找船回贏州,却被他们的人追着不放,昨晚实在没处躲,才冒险爬上了你们的船。”他说着,眼中泛起红意,“那些倭人个个不是善茬,买武器定然没安好心,说不定就是想要来侵扰咱们大梁朝的渔民。”
大梁朝疆域辽阔,百姓日子过得尚算不错,而那些倭人屈居于岛国之中,蛮荒不化,资源匮乏,常常会劫掠过往商船,亦会侵扰大梁朝渔民。
雁萧关沉默片刻,对向船工道,“先给他找身干净衣裳,再弄些吃的。”
又转向周姓汉子,语气沉肃,“你说的这些可有凭证?那座岛在何处?番国港口又在哪个方向?”
“那座岛在何处,我却是已分辨不清了。”周姓汉子苦道,“每每上下岛,那些倭人都会将我们的眼睛蒙住。”
说着,他眼睛一亮,“不过那番国港口我却是听人说起过,名为萨藩。”
海风掠过船舷,带着咸湿的凉意,众人脸上再无半分轻松,原本悠闲的航程,因意外戛然而止。
将周姓汉子安置好后,又派船工好生照看,雁萧关等人齐聚主舱,围着海图探讨起来。
陆从南先开了口,“他说的是真的吗?什麽武器能有那般大威力?又是黑铁管子,又是火光的,听着怪模怪样的。”
绮华也皱着眉,“我也曾听游将军同他士兵说起过厉害的弩箭,可从没听说过能喷火光,还能打穿砖石的,会不会是他吓糊涂了,将什麽东西看错了?”
明几许收回望向海图的视线,沉吟道,“未必。”
“他说将某种东西塞进铁管,发射时会发出火光和巨响,倒是有些像烟花,恐怕那东西裏面也含有火药。”烟花出自明几许之手,他自然再熟悉火药不过,“我们手头的火药多用于爆竹、烟花,亦或是开矿,只是不知他们是如何改良配方,让火药在铁管中发挥如此大威力的。”
“若真是火药,那麻烦就大了。”雁萧关眼神沉沉,他可还没有忘记,他们当年正是借着火药的声响才得以逃出国矿岛,不过那时的火药声响虽大,但简单利用下,威力并不甚强,还不易保存,“倭人既然敢购置那武器,定然是有人增强了火药威力,还有了稳妥的保存法子。”
陆从南咋舌,“要是倭人拿着这玩意攻打渔村,亦或是劫掠来往船只,哪有人能挡得住?”
众人沉默片刻,明几许又道,“他描述的番国港口,倒是与海图上标注的对得上号,且他谈及倭人时的恐惧,不像是装的。”
雁萧关点头,“一个在倭人手中受了三年苦的渔民,没必要编这种谎话骗咱们,而他说的武器细节虽粗糙,但绝非凭空臆想。”
倭人从番国购置火器,目标多半是近海渔村或商船,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何打算。
雁萧关指尖重重敲在海图上的贏州海域,“此事不能疏忽,先送绮华和赫宛宜去元州,咱们立刻回转贏州部署。”
半游玩性质的旅途就此中断,晴日号调转航向,全速驶往元州。一路乘风破浪,抵达元州码头时已是深夜,码头的灯笼在夜色中摇曳,将海面照得一片朦胧。
出发前已往元州送信,游骥派了人在码头候着,看船过来,便有人上前迎接。
雁萧关将绮华和赫宛宜送至岸边,叮嘱道,“元州有你们和游骥,我能放心。”
又道,“元州事务你们大可放开拳脚去做,不必畏首畏尾,这话也带给游骥。”
绮华和赫宛宜虽有不舍,却也知事态紧急,懂事地点头应下。
待两人身影在神武军士兵的护卫下消失在码头夜色中,雁萧关转身跳回船上,沉声下令,“起锚,回贏州。”
船帆再次升起,晴日号破开夜色,朝着贏州方向全速驶去。
周姓汉子一路望着熟悉的海域,激动得彻夜难眠,没想到漂泊三年,他竟能被人所救,离故土越来越近。
渐渐的,码头轮廓渐显,周姓汉子扒着船舷,看着岸边熟悉的礁石和渔船,眼圈通红。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