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把抓住身旁大徒弟的胳膊,声音因激动而发颤,“看到了吗?那图纸上的巨舰,咱们木坊的机会来了。”

    大徒弟被师傅箍得胳膊发疼,却顾不上喊痛,连连点头,“师傅说得是,咱们木坊在府裏虽不算最出挑,可造船这事,离了咱们万万不成。”

    他凑近图纸,目不转睛盯着上面的船样,“陶坊烧瓷再好,铁坊锻铁再精,可这船的骨架、船舱、桅杆,哪一样离得开咱们?”

    身旁的二徒弟也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先前陶坊靠瓷器扬眉吐气,铁坊靠兵器受器重,咱们总被开玩笑说只会做些桌椅,这次,咱们非得拿出真本事,让大家伙看看,木坊不仅能做家具,更能造出海吞万裏的大船。”

    大徒弟却有些担心,“可咱们从未造过这般复杂的船,万一出岔子……”

    “出岔子就改,”匠头眼一瞪,“王爷把这般重要的事交给咱们木坊,是信得过木坊的手艺。咱们虽不是顶好的木工,可也吃了几十年木工饭,难道还能被一艘船难住?就是拆了重造十次,也得把船造出来。”

    说话间已到木坊门口,远远就见坊裏的木匠们竖着耳朵等消息,见他们回来,纷纷围了上来。

    匠头声音洪亮,“都听着,王爷要咱们造大船,木坊当主力,从今日起,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把看家本事都拿出来,这船造好了,便是谁也不能再小瞧咱们木坊。”

    工匠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响应,“好,都听匠头的。”

    一时间,木坊裏满是干劲。

    当然,造船绝不可能只靠木坊独立完成,铁坊得赶制铁皮、铆钉,给船身包铁加固,漆坊要调制耐腐蚀的桐油,给木料上漆防潮,连船身的防水涂层也得由他们亲手调配。

    就这般,各方工匠往来穿梭于王府,整个王府跟个巨大的齿轮一般,因着这艘大船的建造,环环相扣,运转得愈发顺畅。

    忙起来的可不止木坊、铁坊、漆坊三坊,要迎王妃,织坊的绣娘们也要赶着绣制衣裳,金丝彩线堆了满案,单是一件衣裳上的纹样,就要耗费数日功夫。

    香坊也没闲着,不止调了“同心香”“合欢香”出来,连熏衣的香料都配出了近十种,说是要让王妃的院落裏,日日都飘着不同的清甜香气。

    整个王府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瑞寧更是揣着个小账本,整日东奔西跑地调度,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

    渐渐的,王府要迎王妃的消息传遍了贏州城的大街小巷。

    若是寻常州府,上官成婚与城中百姓并无太多关联,贏州却不同。贏州城从最初的一片荒地,到如今的初具规模,城裏的一草一木都是王府带着百姓们一起夯土、砌墙、铺路建起来的。

    王府借此有了稳固的根基,百姓们也得了工钱,早已是休戚与共的光景。

    因此这消息一传开,贏州城便沸腾了。谁都知道,王爷迎妃是天大的事,而王府办事向来大方,要备聘礼,少不得采买各种物料,要做衣裳首饰,要收山珍海味,这不就意味着有活干、有钱赚吗?

    百姓们翘首以盼,果不其然,没过几日,王府就派出人四处采买,石坊要采最好的青石料给王妃的院子堆砌假山,连院中的池塘山石,都在图纸上换了数个样式。

    木坊除了忙着造船,还得腾出人手赶制装聘礼的柜子,以及王妃院落裏要用的家具,样样都要好木料。

    织坊更是忙不过来,除了王妃的喜服,连陪嫁的被褥、帐幔,都要绣上寓意吉祥的纹样,时日太赶,不得不满城都在寻手艺好的制衣娘,邀进府中一同赶制衣物。

    连海边的渔民都得了消息,每日天不亮就出海,专挑最稀罕的海货送去王府,盼着能被采去当聘礼。

    秋收刚过,地裏的活计松快了,贏州城却比农忙时更热闹,百姓们采石、砍木、寻货,街头巷尾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就在这时,王府又放出消息,要在海滩建码头,需招募大批壮丁,管吃管住,工钱一日一结。

    这消息更是让全城都动了起来,毕竟采料、伐木等活计不是所有人都能干,可建码头只要有一身气力就行。且码头是大活计,非短时间能建成,这不啻于找了个长久活计,更要紧的是,码头建成后,商船往来,卸货、装船都需要人手,往后的生计便有了盼头。

    一时间,不管是年轻力壮的汉子,还是手脚麻利的妇人,都涌到王府门口报名。连临近村落的百姓都闻讯赶来,把王府外的街头挤得水泄不通。

    而在贏州城喜气洋洋之时,贏州外的军营之中也悄然起了波澜。

    神武军要扩军。

    雁萧关本想着等游骥在元州扩军积累经验后,再让他回贏州主持扩军事宜。可现下婚事将近,他得带军去夷族,扩军之事刻不容缓,于是便决定亲自着手。

    好在元州扩军流程乃是他和游骥一同敲定,无论是大方向还是细节,他都心中有数。

    前两日,雁萧关已将以大柱为首的几个老军副召集起来,透了扩军的口风。军副们自然振奋,原先神武军人数尚少,所有军副统一由雁萧关统领,可若是扩军,势必要设置军主,不然军务繁杂,难免牵扯不清。

    对他们这些老人而言,这正是晋升的机会。一旦升了军主,手下便能管更多人,肩上的担子重了,说话的分量也会更足。

    同样的,还会从士兵中选出更多人担任队主、军副。这些人选的确定不能由雁萧关独断,须得由朝夕相处的军副们推荐,毕竟谁的实力过硬、为人可靠,他们最清楚。

    可还没等他们议出个确定的扩军、选人章程,营中听到风声的士兵便先找上了大柱。

    大柱虽是军副,手下管着五百多号人,可他操练时虽严格,私下裏却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因此大家有事也敢寻他帮忙。

    寻到他面前的,正是流民出身的士兵。当初对战海盗时,凭借着勇猛出色的表现,他们得以进入神武军,神武军饷银充足,日子过得安稳,早已成了流民村人人羡慕的对象。

    因着深知神武军的好处,如今听闻要扩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纷纷举荐亲友。

    “军副,我那拜把子的兄弟力气大,前阵子建城时帮着扛石料,一人顶俩,他能不能进咱们神武军?”

    “军副,我那邻居箭术可好,在山裏打兔子从没空过手,入军后定能用得上。”

    等扩军消息被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