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不,”雁萧关淡淡道,“去库房,看看给王妃准备的聘礼够不够。”
绿秧一听,眼睛更亮了,“王爷这是答应了?”
雁萧关没应声,转身往外走,只是那脚步,似乎比往常快了些。
瑞寧望着他的背影,又看看一脸兴奋的绿秧,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这厉王府的婚事,怕是真要提上日程了,就是这“抢婚”的戏码,听着怎麽这麽让人捏把汗。
府库裏的东西要充作聘礼,只能算是勉勉强强。大都是从天都带来的,离天都之前,弘庆帝等人赏赐的珍宝,有玉器、绸缎、金饰、摆件,大都是宫裏的稀罕物,哪一样拿出来都能做传家宝,就是量有些少。
还没有太多银钱,毕竟要从无到有建起贏州城,耗费早已掏空了家底,如今能勉强周转已是不易。
不过眼下才是十一月初四,离下月十五,也就是腊月十五,还有四十来日,要在这麽短的时间內再备出些像样的聘礼,也不是没有办法。
瑞寧在库房裏转来转去,嘴裏念叨着,“要迎王妃,聘礼可不能太寒碜,天都裏哪家大家迎亲,聘礼都得凑足数十抬方能显诚意,金银首饰、绸缎布匹、田契商铺契,林林总总……”
雁萧关站在一旁,看着满架的玉器绸缎,难得将瑞寧念叨的话听在了心裏,开口道,“不是说从宣州来的商队多吗?那边常有海商往来,稀奇物件多。你到时去同商队打个招呼,用咱们陶房的瓷器换一些珍贵东西。”
瑞寧连忙点头,“殿下放心,我定办得妥妥当当的。”
绿秧在一旁听得头晕眼花,她着实没想到,备个聘礼竟有这麽多讲究。
见两人一板一眼地盘算着,她眼珠转了转,忽然拍手道,“你们也別费那劲了,聘礼哪用这麽麻烦?”
雁萧关和瑞寧同时看向她。
绿秧得意地扬起下巴,“少主最稀罕的才不是这些金银珠宝。”
说着,她眼神动了动,“方才王爷不是说宣州海商多吗?王爷若真是要置份让少主满意的聘礼,不妨寻一个船队送给少主,到时让少主也能去海外玩玩。”
雁萧关神色微动,抬眼问,“他想去海外?”
绿秧撇了撇嘴,“少主是没亲口这麽说过,不过他自出生就被困在夷州,少有出门的时候,难得去一趟天都,也是带着別的目的。我觉着他心裏是盼着能四处走走的。”
她顿了顿,语气认真起来,“我想着,等少主摆脱了夷族的束缚,总不能一直被困在贏州或夷州,有了自己的船队,他想去哪就去哪,看遍天下风光,那才是真的自在。”
雁萧关沉默着,绿秧的话让他心裏泛起些波澜,他与明几许之间说来是并不十分了解对方的。
不过转念一想,又并非全然如此。他心中忽而一动,想起从矿岛去元州之时,明几许冷不丁带着手下人去劫了海盗岛,不仅运回了成堆的银钱,还带回了好几艘船,那时的明几许,脸上满是意气风发的模样,眼裏的光比海上的日头还亮。
绿秧陪在明几许身边许久,说的话想必有些道理。
既如此,先做便是。
“先前我同陆从南说,让在海滩那边修个码头,动工了吗?”雁萧关忽然开口问道。
瑞寧正捧着库房册子清点物件,闻言抬头道,“还没来得及,秋收未收尾,各处都缺人手,怕是要再过大半月,等秋收结束了,才能派出足够的人手过去营建码头。”
雁萧关点头,心裏已有了计较,“码头得尽快修起来,不仅要能停商船,还得容得下大些的海船。”
绿秧在一旁听着,眼睛又亮了,“王爷这是打算把船队停在自家码头?”
“不然呢?”雁萧关淡淡道,“总不能让他的船泊在宣州港看人脸色。”
瑞寧连忙接话,“那属下这就去催催修竹,让他准备着调人手过去,多派些精壮汉子,争取年前把码头立起来。”
“嗯。”雁萧关应了一声,目光落在库房外的空地上,像是在盘算着什麽,“另外,让木坊的匠头带人来见我。”
瑞寧一愣,“木坊?王爷是想做些木器当聘礼?”
雁萧关摇头,“我这裏有些造船的法子,看他们能不能照着法子将船给造出来。”
瑞寧应声而去,绿秧在一旁好奇道,“王爷这是要亲自为少主造船?”
雁萧关抬眸瞧了她一眼,并没瞒她,“你家少主也知那造船之法,只是我先前没想着这麽快造船,没想到这会便要用在聘礼上。”
雁萧关并没有说谎,交南有元州港和宣州港两处通商港口,不仅与大梁朝各处有水运往来,同海外不少国家亦有商贸,船只本就不缺。
更不必说宣州有专司造船的世家,手艺精湛,要船只需订购即可。
此番若非绿秧提及以船作聘礼,他怕是要等贏州彻底步入正轨,库房充盈,人手充裕之后,才会慢慢考虑此事。毕竟造船耗钱耗力,贏州百废待兴,先前的精力都放在稳固根基上,哪有余裕顾及这些旁事。
可此刻不同,一想到明几许收到船队时或许会露出的惊喜模样,雁萧关便觉得这点麻烦不算什麽。
绿秧好奇极了,却没再多问。
-----------------------
作者有话说:和闺蜜打电话,忘复制过来了[托腮]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