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洪拍了拍桌案,道:“贏州那些贱民,能活便茍延残喘着,活不成会自个寻个荒郊野岭埋骨,县衙府库的东西,本就不是为他们准备的。”
随即,他看向周化:“周大人若是手头不便,尽管开口。放心,以我们三家的财力,供养个县令不是什麽难事。”
周化眼底瞬间泛起光亮,脸上堆起谄媚的笑意,忙不叠连连点头,腰弯得愈发低了:“那便多谢几位老爷照拂,下官日后定当尽心竭力。”
县城外,雁萧关带着人马奔驰如风,全然不在乎潘大洪等人会如何猜测他的目的,毕竟此次来县衙,他确实只是为了仓库裏的东西,拉拢周化不过是顺手为之。
翻过年关,村落百姓过了个冬后,家中存粮越发少了,下山的山民更亟待帮扶。
年前,山民一开始忙着搭建新居,青壮劳力还要在山上寻找甘蔗和荔枝树,冬末根本无暇储备冬粮。
所幸,村民凭借神武军研制的肥料,让新开垦土地种植的小麦亩产达到百来斤。
要知道,在贏州,即便是良田种植的水稻,亩产也仅百斤出头,当地小麦种植稀少,产量更低。如今,山上荒地的小麦产量竟远超水稻,即便流民初来乍到几乎一无所有,家中存粮也还算充足,将粮食借了些给山民,又有王府帮扶,好险让所有人都勉强熬过了冬季。
在会有无数人在寒冬失去生命的大梁朝,这简直就是奇跡,无论是原本的流民还是山民,不知多少次在心中感激当时决心跟随雁萧关的自己。
雁萧关没在意这些微末小事,开春后,百姓存粮早已见底,这批从县衙仓库得来的物资,恰好能解燃眉之急。
更关键的是,县衙仓库裏还有一件对王府至关重要的东西。
此时,王府陶窑內,眠山月与明几许都眼巴巴等着雁萧关的归来。
此前,他们已进行了数次瓷器烧制试验,虽然产出瓷器数量有所增加,让王府众人一度欣喜不已,但完好瓷器的成品率依旧没有达到眠山月的预想。
陶匠们集思广益,却始终无计可施。
直到半月前,被雁萧关寄予厚望的眠山月,脑子终于灵光起来。
它突然想起,在上个世界因遭宿主猜忌嫌弃,它日日四处游荡,期间在陶窑待过不少时日,曾听老匠人说过,瓷器成品率低,根源在于火候温度不够。
众人急忙追问解决办法,眠山月在众人犹如实质的目光下,绞尽脑汁思索着:“好像他们在窑外会安置一种风箱,能鼓风助燃。”
于是,绮华赶忙向陶匠打听风箱的事。
老陶匠听得一头雾水,连连摇头:“我们陶房从没用过这东西,甚至闻所未闻。”
直到弄清风箱是用来鼓风助燃,他才恍然大悟,道:“就是橐龠嘛,这物件儿陶房用不着,倒是那些个粗手粗脚的铁匠,兴许会用到橐龠。”
众人以为寻到了转机,可等陆从南匆匆找来橐龠,眠山月却皱眉否决:“不是这个。”
无奈之下,眠山月只能凭借记忆,借明几许的手勉强画出风箱的大致模样。
但这古怪玩意儿谁都没见过,况且他只记得外观,內裏构造一概不知,众人急得团团转,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摸索。
好在王府匠人众多,他们拿着图纸,对照借来的橐龠,一头扎进研究中,可这新奇物件哪是一时半会儿能造出来的。
眼瞅着烧瓷大业即将大功告成,却偏偏卡在了风箱这一步。陶房匠人整日愁眉苦脸,雁萧关等人也时刻牵挂,就连眠山月的羽毛都因焦虑褪去了光泽。
直到昨日下午,眠山月飞去村子裏玩,归途中瞧见两个孩子正用漆黑的石头互相投掷。
那石头起初坚硬,反复撞击后竟碎成了粉末。
见此情景,眠山月连翅膀都险些忘了扇动,脑中灵光乍现,他急忙振翅飞回王府,激动地朝雁萧关和明几许喊道:“有办法了,用黑炭!黑炭能提高瓷窑温度。”
此前在上个世界,黑炭太过常见,反倒成了被它遗忘的关键,若不是撞见这形似黑炭的石块,他险些将其彻底抛诸脑后。
可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去哪裏找黑炭?
好在雁萧关记起眠山月初至贏州时扫描的地形图,果然发现了黑炭矿脉。但春日要忙着地裏的活计,翻地、除草、施肥一个都不能落下,哪裏腾得出人手去挖炭?
无奈之下,雁萧关只好下令,让王府中人用上好木炭去换取村民手中的黑炭。
说来也巧,孩子们玩耍的黑石,正是黑炭。
虽说黑炭烟大,使用不当还会令人头晕胸闷,却是冬日绝佳的取暖材料,村民们买不起木炭,只能去县城购置这些便宜的黑炭过冬,如今能用黑炭换到王府的优质木炭,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纷纷将家裏的黑炭搜罗出来交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