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在大梁朝, 尽管中原附近地区受礼制影响,以活人为祭的行为已逐渐被视作恶俗。但在诸如交南地这样的地方,人祭依旧存在。
尤其盛行于十万大山之中。
为争夺领地, 两族交战过后, 甚至会将战俘的面皮生生剥下,制成鬼面, 用于击鼓祭祀,妄图以此求得福祉。
更有“人祭虎兽”的可怖习俗,山民会直接将活人投喂给老虎,希望借此消灾避难。
与大山一同变了脸色的山民不在少数, 他们栖居于这片山头, 山下的情况瞒不过他们,他们自然还记得数月前风暴肆虐,雁萧关治下的土地险些被洪水冲毁的惨状。
潘管事那句“人祭”言犹在耳, 许多人不寒而栗。
大山死死攥着手中陶罐,指节泛白, 作为部落首领, 他不仅武艺高强,更比寻常族人多几分心思。
他越琢磨潘管事的话, 越觉得有道理, 顿时,先前对山下生活的向往, 已化作满心警惕。
他怎能拿全族性命冒险,带着大家往黄泉路上走?
当初他们之所以敢与雁萧关对峙,是仰仗着对山林的熟悉,即便对方人多势众,也能借地形周旋, 甚至用瘴气设伏。
可一旦下了山,没了山林庇护,部落这点人手如何敌得过雁萧关的精兵?想到这,他几乎要彻底打消下山的念头。
山民裏却仍有不少族人犹豫不决。
有人涨红了眼嚷道:“潘家那管事没少欺压咱们,仗着咱们不能下山同山下人做买卖,满嘴谎话骗走多少山珍?这次八成也是诓人的。”
然而这话非但没动摇大山,反而让他更加坚定。
山下人向来视他们如鬼怪,避之不及,雁萧关又怎麽会是例外?
想到此,大山猛地握紧腰间骨刀,厉声喝道:“我们不下山!”
腿边懵懂的大石被这声吼吓得一哆嗦,脸上的笑意瞬间消散。大山转头看向妻子,沉声道:“把孩子抱回去,先辈在这山裏活了几代人,先辈能活,我们难道就不能活?”
“可是......”话未说完,一边有人试图反驳。
大山一记严肃的目光扫过去,那人当即噤声,不敢再多言。
转瞬间,山民们一片沉默。
就在气氛压抑到极点时,放哨的族人冲进来,满脸喜色大喊:“山下的王爷带人来了。”
大山又惊又怒,抄起骨刀便要带人阻拦:“来人,跟我去将他们撵下山。”
可转身的剎那,他撞上妻子眼底闪烁的泪光,还有大石怯生生的模样。
另一边,拄着藤杖的老人们颤巍巍站在破破烂烂的窝棚下,平日裏骁勇的青壮们虽未开口,眼中熄灭的光却比任何劝阻都刺眼。
方才还因盼着下山而鲜活的神色,此刻已变得绝望惨寂。
大山张了张口,一时也没了动作。
“就在这边,”山径传来说话声,不知情的守山山民满脸兴奋地引着雁萧关等人走来,乐呵呵道,“首领早就同意了,一直等着你们呢。”
在他身后,雁萧关等人走了过来。
雁萧关与明几许并肩而行,身后跟着士兵,队伍中,赫宛宜和绮华两名女子的身影格外显眼。
在山下待得久了,赫宛宜只觉百般无趣,便缠着雁萧关非要上山瞧瞧新鲜,绮华也跟着凑趣。
两人为了上山,甚至还主动喝了防瘴气的苦药汁。
此前因怕引发冲突,雁萧关从未带她们上山,这次事情眼看有了转机,便没有拒绝。
一路上,两个姑娘说说笑笑,时而摘摘路边的野花,时而对着林间跳跃的松鼠嬉笑指点,清脆的笑声惊起群鸟,在山林间回荡,好不快活。
可踏入山洞前空地的瞬间,他们的笑容便僵在脸上,入眼可见是满地狼藉。
更何况,分明有一些山民们看着他们如临大敌,大山手中还提着寒光凛凛的骨刀。
雁萧关与明几许对视一眼,心裏腾起不妙的预感。
守山山民引路时明明说族人们已收拾好行囊,满心期待下山,可眼前的场景却与他的话大相径庭。
雁萧关强压下疑惑,面上仍带着笑意:“听说大家已备好了行囊,不如这就随我下山?”
大山嚯地踏出一步,骨刀直指雁萧关咽喉:“休得再诓骗我们,你说,你是不是想拿我们做人祭?”
这话惊得赫宛宜捂住嘴,绮华也变了脸色。
雁萧关愣在原地,大山的话让他一时摸不着头脑:“荒唐,我从未听闻......”
“你还敢狡辩!”大山青筋暴起,“我们这副模样,山下人躲都躲不及,不是拿去祭天,还能图什麽?”
见雁萧关一时语塞,他更认定对方被说中心事,挥刀便砍。
神武军瞬间便要拔刀护主,却被雁萧关伸手拦住。
他赤手空拳迎上大山的攻势,只守不攻,边闪躲边喊:“人祭一事完全是子虚乌有,我从不曾有这个打算。”
可大山气红了眼,根本听不进他的话。
明几许露出若有所思的事情,人祭一事他却是熟悉的。
只是雁萧关有没有这个打算他难道还能不知道,这山民也不知是从何处听到了流言,居然产生了这般离谱的误会。
游骥比其他玄武军更冷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