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怎麽是我登基[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明几许的手刚要掀开被角,便被雁萧关牢牢握住。

    雁萧关摇头:“不冷,我盖锦被反觉燥热。”

    两人的手交叠在一起,明几许在交南原住民之中算高挑身形,可在雁萧关面前却矮了不少,连手掌都小巧许多,轻易便被雁萧关整个包裹住。

    手背传来的温度滚烫,明几许指尖无意识地轻动,雁萧关只觉掌心泛起一阵酥痒,触电般抽回手。

    他猛地掀开锦缎,只着中衣坐起身,喉间溢出一声咳嗽:“我去喝杯水。”

    明几许懒洋洋侧头,饶有兴致地望着他匆匆起身的背影,唇角笑意愈发明显。

    待雁萧关喝完半盏茶回来,喉间的燥意方才消退几分,却没再躺回榻上,只坐在床边,目光瞥向明几许。

    一时间,房间裏只剩烛火噼啪作响的寂静。

    雁萧关被这沉默压得不自在,率先打破僵局:“今日看那禿坡,实在头疼。”

    他显然还在愁山上的土地怎麽整治。

    明几许唇角勾起一抹轻笑:“早在元洲,我便听闻王爷在开垦荒山,巧了,我们蛮族的土地都在山上,倒有些法子。”

    “什麽办法?”雁萧关瞬间来了精神。

    “泥土流失,不过是因为树被砍光了。”明几许修长的手指在空中虚画几道,“在山上种树,以根固土便是。”

    “可种了树,哪儿还有地用来耕种?”雁萧关闻言垮下脸。

    “谁让你满山都种?”明几许无奈地摇摇头,“我们山裏开垦土地,可不是顺着山势斜着挖。”

    “不这样,那该如何开垦?”

    明几许挑眉,眼中闪过狡黠:“自然是以重梯作垄,减缓坡度,再在垄间挖出沟渠,让流水顺着渠道走,便冲不走土地。”

    他又道:“田垄间种上作物,修成的梯田一层叠一层,像阶梯似的,田垄边则种树,既能固土,又能把地分成小块,打理起来方便得很。”

    说罢,他盯着雁萧关发亮的眼睛,忍不住又补了一句:“怎麽样?信不信我?”

    雁萧关哪裏有不信的道理?他立刻翻身下床,摸出纸笔铺在案几上,催促明几许细细说。

    烛火昏黄,映着两人凑在一处的身影,明几许边说,雁萧关边将梯田的层叠结构、沟渠的蜿蜒走向一一勾勒在纸上。

    夜色渐深,案头堆满揉皱的草稿,烛泪滴了又凝,直到更鼓敲过三更,明几许早已困得眼皮打架,迷迷糊糊间只觉身侧下陷,雁萧关轻手轻脚地挨着自己躺下,下一秒便坠入沉沉梦乡。

    而在另一边,明几许带来的几个手艺人都被安置在一座院子裏,瑞寧抱着府裏绣娘赶制的衣衫,快步踏进院落。

    张河最先注意到他的身影,下意识便要行礼,昔日他身为朝廷官员,却因罪流放,在夷州不过是朝不保夕的戴罪之身,如今凭着一身本事为雁萧关效力,虽勉强算王府门客,却仍带着几分拘谨。

    瑞寧眼疾手快拦住他,将叠得齐整的衣衫递过去:“王爷特意吩咐为诸位先生备下新衣,还望莫嫌简陋。”

    张河枯瘦的手指触到布料的剎那,喉结猛地滚动了一下,自流放到交南,他早已记不清上次穿这般柔软齐整的衣裳是何时。

    他身后几人也红了眼眶,有人別过脸偷偷抹泪。

    待众人换好衣裳从屋內走出,瑞寧笑了笑,褪去沾满泥污的旧袍,束起散乱的长发,眉眼都被衬得带上了丝从容气度,倒真有了几分能人的风范。

    “先生这一身,与先前判若两人。”瑞寧语气裏满是赞赏,“往后在王府,王爷宽厚,不必拘着礼数。”

    话音未落,张河突然转身对着主院跪了下去,额头重重触地:“王爷不弃罪臣,张某愿以余生所学,为贏州倾尽一身绵薄之力。”

    身后几人齐声应和,字字铿锵。

    瑞寧满意的笑了。

    次日天还未亮,雁萧关便攥着卷好的图纸匆匆出了房门,议事厅裏,众人围在长案前展开图纸,层层叠叠的线条间,梯田如天梯蜿蜒而上。

    张河两眼放光地看着图纸:“妙!妙啊!若按此图施工,还可在山上低洼处修筑堤坝,既能利用洼地蓄水,缓解汛期压力,又能灌溉农田,当真两全其美!”

    他激动得来回踱步,袖口扫过案几上的茶杯,险些将茶水泼洒出来。

    激动的何止是他,雨一停歇,海风便将残余的乌云吹散,阳光迫不及待地洒向地面,百姓们纷纷回到村落,着手收拾被暴雨肆虐过的房屋。

    掀翻的草皮子屋顶、浸湿的被褥,面对满是狼藉的家园,众人并未气馁,邻裏间相互帮衬,抬木头、清淤泥,干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在明几许的帮助下,游骥带领众人依照他的想法重新规划土地。

    明几许带来的善农能人也派上了用场,指挥着人用绳索、木桩划分区域,自己则亲自标记坡度走向,整个山头一派忙碌景象。

    百姓们收拾好房屋后也没歇下,几日暴雨过后,田间小麦虽勉强扎根,却已奄奄一息,吴老独木难支,便领着神他们挨个为麦苗培土固根。

    作为出谋划策的关键人物,明几许虽给人高不可攀之感,仍有不少人壮着胆子拉着他问东问西。

    他居然也没将人撵走,带着绿秧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停下脚步指点一二。

    雁萧关也没闲着,亲自带着一群精壮汉子,在张河的指导下清理河道。众人手持锄头、木锹,一锹锹挖出淤积的泥沙,再用独轮车运至远处,汗水浸透衣衫,泥水溅满全身,却无一人喊累,毕竟雁萧关始终身先士卒,与众人并肩劳作。

    河道清理的同时,张河已在山上挑选出几处低洼且地势稳固的地方,着手筹备建造蓄水池。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在众人齐心协力下,河道很快便清理完毕。

    随着河道疏浚、水源得到妥善引流,山裏的小麦渐渐复归生机勃勃,只是将坡田改造成梯田,还需等小麦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