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见一面吧  夏天过敏事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林安夏大脑“嗡”地一片空白,握着翻页笔的手指下意识收紧,指节泛白,但脸上仍保持着镇定神色。站在他身旁的夏望,敏锐地察觉到了林安夏呼吸瞬间的凝滞,目光在林安夏与许逸钦之间短暂的巡梭一圈。

    林安夏跟夏望分工合作进行了汇总,结束后台下响起掌声。

    “案例选取很有代表性,数据整理也清晰。”许逸钦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低沉平稳。随后,他话锋一转,视线投向夏望:“这位同学,报告提到显失公平是调整违约金的核心标准。但根据《民法典》第585条,法院调整违约金需综合考量实际损失、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等因素。你们的数据分析中,是如何量化过错程度这一主观要件的?是否尝试构建多变量模型?”

    问题精准且犀利,夏望怔了一瞬,随即上前一步,冷静回应了方法论上的局限与后续改进思路。许逸钦微微颔首,未置可否,目光随之转向林安夏。

    “林安夏同学,”他的声音听不出波澜,“你负责的个案分析部分,提到出卖人隐瞒抵押登记的案例中,法院全额支持了违约金请求。但在你引用的判决中,法官特別强调了出卖人存在欺诈故意这一关键情节。你的分析是否过于侧重结果,而淡化了欺诈这一足以构成合同可撤销的事由与违约金条款效力的关联性?”

    林安夏感觉脸颊微热,他抬眼迎上许逸钦的目光,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学长指出的问题很重要。我在分析时确实更聚焦于违约金计算方式的示范意义,对欺诈行为与违约金条款并存的法理逻辑阐释不够深入。严格来说,此案中买受人本可主张撤销合同并索赔实际损失,法官支持违约金请求,或许体现了对意思自治的尊重,以及对效率价值的考量。这一点我应该在结论中明确补充。”

    在他回答时,许逸钦的目光始终落在他脸上,看似在专注倾听,但那眼神深处似乎有一丝极难察觉的审视,仿佛想透过他冷静的表象,读出些什麽。

    林安夏尽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只有他自己知道,胸腔裏的心跳声有多响。

    许逸钦听完,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很好的补充视角。”这句点评听不出太多情绪。

    这时,夏望再次主动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维护:“许学长,关于这一点,我们后续在交叉比对案例时也注意到,即使在有欺诈情节的案件中,法院对违约金是否过高的审查标准也并未放松。林安夏选取这个案例,正是想说明违约金条款的独立性及其限制的复杂性。可能表达上还有优化空间,但研究意图是希望呈现这种张力。”

    许逸钦的目光终于第一次在夏望和林安夏之间来回扫视,教室裏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李教授适时笑着打圆场,肯定了这种深入的学术讨论。

    汇报结束,下课,教室裏的气氛瞬间从专注转向喧闹。

    “收拾好了吗?我们再对一下汇报吧。”夏望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平静无波,他利落地将自己的物品收进背包。

    “好。”林安夏低声说道,也快速收好自己的东西,他不能再在这裏呆下去了。许逸钦的出现太意外,而对方显然已经释怀,自己也要落落大方的好。

    于是林安夏跟夏望并肩随着开始涌动的人流向教室门口走去,林安夏始终没有回头看向许逸钦所在的方向。而夏望回头看了,恰好与许逸钦目光相撞,夏望微微点头转回了头。

    就在他们即将走出后门时,早已按捺不住的学生们涌了上去,将许逸钦和李教授围在了中心。

    “许学长,刚才那个案例引申的司法解释,可以再详细说说吗?”

    “学长,能加个联系方式吗?以后有问题想请教!”

    “学长,我是你的粉丝,可以签个名吗?”

    七嘴八舌的声音瞬间淹没了那片区域,林安夏的脚步在门口微不可查地顿了一下,耳边是身后传来属于许逸钦的,带着温和笑意应对学弟学妹的熟悉声音。那声音此刻听起来从容得体,与刚才提问时的锐利判若两人。

    夏望默不作声地走在他身侧,目光平静地扫过林安夏下意识握紧的拳头,“去图书馆吧,你下午还有课吗?”

    “没有了。”林安夏摇摇头,走出了教室,“那就去图书馆吧。”

    学生们散去后,教室裏只剩下许逸钦和李教授。李教授一边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讲台上的教案,一边抬眼看了看站在窗边的许逸钦,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逸钦,今天怎麽想着过来点评了?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你最近忙毕业、跑剧组,时间应该是以分钟计算的。”

    许逸钦转过身,窗外的光线在他身上勾勒出一道淡淡的轮廓,他没有立刻回答,目光似乎掠过窗外远处林安夏和夏望并肩离开的身影,直到他们消失在视野尽头,才缓缓收回视线。

    “李教授,”他开口,声音比刚才在台上时低沉了些许,“论文遇到了瓶颈,数据模型部分总是差一点火候,卡得厉害,想着回学校换换环境,透透气,正好看到课表,就过来听听。”

    李教授了然地笑了笑,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包容:“来看学弟学妹是假,来换脑子找灵感是真吧?我看了你论文的初稿,框架是好的,就是实证部分的分析还不够透,有点浮在面上。你是聪明人,但有时候就是太求快,反而把最该下功夫的细节给略过去了。”

    他拿起保温杯,呷了一口茶,继续道:“不过话说回来,刚才那个叫林安夏的学生,对案例的解读倒是有点意思。角度很特別,虽然深度还欠点火候,但能看出是花了心思琢磨的。你点评的时候,似乎对他格外关照?”李教授的语气看似随意,却像不经意间点破了什麽。

    许逸钦的表情有瞬间的凝滞,但很快恢复了一贯的沉稳,“教授您说得对,论文确实需要沉下去。我可能太执着于构建复杂的模型,反而忽略了最基础的法理逻辑和判决文本书写背后的法官心证过程。就像您常说的,做学问和做人一样,不能只盯着远方,得先把脚下的每一步踩实了。”

    “你能想到这一层,说明还没被外面的浮华完全冲昏头。”李教授赞许地点点头,收拾好东西,拍了拍许逸钦的肩膀,“行了,我知道你时间紧。论文哪裏卡住了,随时来办公室找我。记住,地基不牢,地动山摇。”

    “我明白,谢谢教授。”许逸钦微微躬身,目送李教授离开教室,空荡荡的教室裏只剩下他一人。

    他确实被冲昏头了,他不得不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出现在林安夏面前,他绝对不要消失在林安夏的世界裏,那自己所做的一切将毫无意义。而且要在他不能出现的时间裏留下印记,让林安夏不会忘记他的印记,许逸钦的目光看向窗外林安夏身影消失的方向,他出了教室,拿起手机拨出电话。

    “怎麽了?”夏望站在图书馆的台阶上,转身看着愣在原地的林安夏。

    林安夏抬头看他,又看了看手机,“...我接个电话。”说完,他按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