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嬴政:你要如何改制?】
【秦念:第一,轮月兵役改为固定基础服役五年。十八岁至二十二岁间可入伍服役,官学的年龄限制按照服役年数放宽。服役期满则退伍,唯有大型紧急战事才能征用退伍军士。十八岁前考入郡学者免兵役,但允许自愿参役。】
嬴政眉头皱起,又很快松开。
秦念并不了解数千年前的现在,所说的改制定是符合其所处的时代。
只这一言,就可见其兵役制度与如今迥异,且远胜现今。
这般改制于如今有诸多弊端,却也不乏可借鉴之处。
秦人有些茫然。
服役五年,此后只在大型紧急战事才去服役。
与每次服役数月甚至数年,但不知要服役多少次。
究竟哪一种对他们更有利?
………
刘邦看着自己及群内许多皇帝上升的民心,摇了摇头。
他知道这些朝代的百姓必是戍边兵役远低于五年,故而庆幸不在秦帝治下。
刘邦摇头,是因为秦念民心居首,且岿然不动。
她的五年兵役制,必然优于各朝。
【秦念:第二,提升军士待遇。军服、武器装备、吃住全部由军队负责,且每月能够获取月俸贴补家用。如若死于训练或阵亡,应有抚恤金。】
【嬴政:……朕国贫。】
嬴政从未想过,坐拥天下的自己居然会再次说出这句话。
大秦一统之前,他曾召见顿弱。
顿弱要求对君王不行参拜之礼,才愿意接受召见,嬴政答应了他。
此人觐见后,说“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
嬴政大怒,但顿弱有大才,嬴政没有处置他。
此后顿弱言谋取韩、魏的办法:“王资臣万金而游,听之韩、魏,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160-170(第2/17页)
其社稷之臣于秦,即韩、魏从。从而天下可图也。”
嬴政就答:“寡人之国贫,恐不能给也。”
但他最终还是被顿弱说服,赐其万金。
之后顿弱东游韩、魏,入其将相,北游于燕、赵而杀李牧。
顿弱都只是问他要万金,秦念所言“月俸”则远不止万金!
【秦念:国贫时待遇可以低一点,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要达到百姓自愿参军的地步。大秦的军功爵制只适用于未能一统之时,此时已是弊远大于利,稍有不慎就是举世反秦。想要革除弊端并且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尽快改革。】
【嬴政:说下去。】
军功爵制的弊端,嬴政当然清楚。
没有战争就无法获得军功,军卒就无从获得爵位。
刑徒、戍卒皆无出路,必生祸端。
嬴政清楚,军功爵制若不改制,他就必须不断发动战争。
如果没有天幕的出现,大秦必然向北逼退匈奴,向南侵吞百越。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即便得到世界地图,知大地之广袤,距离太远的地方依旧难以攻伐。
军功爵制施行百余年,牵连无数人的利益,此时不改制,日后更为困难。
此刻嬴政忽然明白,秦念为何坚称至少声誉前九的君王才能救世。
大秦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仅军功爵制一事,就绝非普通君王所能改制。
【秦念:明朝施行军户世袭制,家中整户随军驻屯。军队在卫所屯田,田地由军户种植。军卒兵农兼务,军属务农并作为正军备选。这种军屯制初期做到了不仅无需供给军队军粮,反而可以让屯军交税。】
【朱元璋:朕已知有军官豪强吞并土地、更有军官私自差遣军卒及家属妨碍农时。】
朱元璋得知此事,当然是因为那些请罪上书。
他不知道秦念为什么在提及军功爵制的时候,突然提及大明的军屯制。
但他知道秦念说话从来不会无的放矢,必有其缘由。
朱元璋已召开数次朝会商议军屯制的弊端,然而百官皆未能给出根治之法。
如今秦念主动提起,他当即自道弊端,以求解决之道。
【秦念:你朝不管屯田是否被强占、也不管是否因天灾人祸减产甚至绝收,都要求屯军上缴定额的粮食。于是越往后,军户逃亡的情况就越严重,军屯制短短几十年就名存实亡,军卒逃亡潮全面爆发。】
【朱元璋:请秦皇教我。】
即便知道弊端,朱元璋也没想到他引以为豪的军屯制竟然短短几十年就名存实亡。
心惊之余,他再次庆幸天幕的出现。
【秦念:在粮食产量不足的时代,可以施行军屯制,但不能是军民混住。军队耕作的粮食优先自给,余粮上缴国库,可按上缴额度计算军功。】
秦念此言,是指大明也应施行军功爵制?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