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0-100  [天幕]皇帝聊天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承嗣自为次当为皇储,令凤阁舍人张嘉福讽谕百姓,抗表陈请,则天竟不许。如意元年,授特进,寻拜太子太保,罢知政事。承嗣以不得立为皇太子,怏怏而卒”。

    至于武三思——《旧唐书》就没有武则天想立他当储君的相关记载。

    而在宋编的《新唐书》中,却出现了“会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

    狄仁杰则以“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为由劝阻武则天。

    这分明就是将《旧唐书》中李昭德的“岂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进行了张冠李戴。

    李显即位后,继续重用武三思,也可见武三思跟皇位并没有关系,这段史实就是宋朝史官的造谣。

    《旧唐书》中狄仁杰对武曌的劝说,是以母子亲情劝武曌复立李显为皇太子,“仁杰前后匡复奏对凡数万言”,跟武承嗣武三思毫无关系。

    【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这该死的宋朝儒家史官!

    天幕为证,武曌所言不是谎言,那就只能是宋朝的史官又在编造伪史!

    第93章

    【赵匡胤:朕绝不会让儒家史官修唐史!】

    不等任何人责问, 赵匡胤已经熟练地说出免责声明。

    ………

    李世民颔首。

    以武曌的声誉排名,他相信武曌不会昏聩到舍弃亲生子嗣而取武氏子侄。

    同被宋朝史官造谣,李世民对武曌反倒又多了一分认可。

    【朱元璋:秦念, 你是因自身是女子,才想要提升女子的地位?】

    周礼的男女有别是假,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私通是假,武曌欲立武氏子侄还是假。

    反倒是吕雉临朝称制为后世称颂。

    回顾汉朝史书,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

    纵有后宫干政不利朝堂之事,也亦有如吕雉一般稳固朝堂的太后。

    固有思维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朱元璋对此感到非常不适。

    追究不适的根源——那就是秦念。

    【秦念:朕没有这么高尚的情操。不过是华夏已至亡族灭种的边缘,朕不得不求变。】

    “自身是女子,才想要提升女子的地位”这话其实也没什么不妥。

    但秦念知道, 换个角度更适合用于说服“朱元璋”。

    甲方搞聊天群, 应该就是想解决意难平。

    明太祖搞的那一堆打压女性的操作, 显然算是意难平。

    朱元璋的扮演者突然问这么一句,肯定是为了“合情合理”地修改明太祖的剧本,秦念当然要帮同事铺好台阶。

    【朱元璋:……】

    天幕禁止谎言。

    朱元璋来回看了这句话数遍,未能找出任何规避规则的痕迹。

    华夏已至亡族灭种的边缘?

    外部是三境强敌, 内部……是异族。

    他没忘记那群声誉榜排名不低的异族。

    “亡族灭种的边缘”……

    “朕说儒家致使华夏衰落, 那是全方位的衰落。你不用太惊讶, 因为越往后就越矮。”

    “你们分明都知道阴阳调和之说,怎么就不懂得贬阴则势必阳衰的道理?”

    朱元璋陷入良久的沉默。

    【赵匡胤:救华夏于将覆之际,秦皇若在声誉榜,或在千古一帝之列。】

    赵匡胤不吝夸赞。

    在心虚之下就更得夸赞。

    要找出非儒家出身的史官并非易事,于本朝实录, 赵匡胤也决定采用秦念之策, 以多人修出多部史书互相印证。

    而修唐史一事, 赵匡胤已多次承诺不以儒家史官修唐朝史书。

    只是这个人选,赵匡胤知道说出来必然为唐朝诸帝、甚至为秦念所不喜。

    于是对此相当心虚。

    虽是心虚才夸赞,但能够现于天幕,这也算是真话。

    【秦念:盖棺才能定论。朕还没死呢,谁知道会不会晚年跟李隆基一样昏聩?】

    【李隆基:……】

    李隆基一直没出言,是因为此前的话题他都不好插话。

    此外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90-100(第5/18页)

    他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视为昏君!

    晚年……他是晚年昏聩?

    而随着秦念的定论,李隆基的民心再度下降。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