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60  [天幕]皇帝聊天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民心。

    法琳死于流放途中,则既达到惩戒的目的,亦不会引发民间不满。

    可如今看来,佛教却有可能掩饰真相?

    【朱元璋:《续高僧传》中记载,法琳曾于《辩正论》中言“有念观音者临刃不伤”,唐太宗命法琳念诵七日观音,看七日后能否临刃不伤。】

    李世民冷眼看着天幕。

    若佛教记载法琳当真临刃不伤,那他还真就得试试法琳的“神通”。

    【朱元璋:七日间法琳不念观音惟念陛下,言唐太宗光宅四海,即是观音。若唐太宗顺忠顺正,则他不损一毛。】

    【李世民:……呵。】

    【秦念:朱重八,你确定李世民会因这种诡辩放过法琳?换作是你,你会放过这种骂你祖上是夷狄的和尚?】

    【朱元璋:……】

    朱元璋无言以对。

    若有人谤言他祖上是夷狄,他必诛其族!

    让法琳死在流放的路上,那都算心慈手软。

    等等,难道让法琳死于流放的路上,就是唐太宗的目的?

    【秦念:有念观音者临刃不伤,这句话是不是妄语?】

    【朱元璋:……】

    在看完汉朝皇帝编的一系列神异,再想想自己给自己编的神异……

    朱元璋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这句话属于真言。

    【秦念:法琳自己写在《辩正论》的东西,他自己都不信,要诡辩李世民才是观音。他若是高僧,为什么不求真正的观音救他?】

    【秦念:要么法琳这位高僧在胡说八道;要么法琳心不诚请不来观音,他算不上高僧。无论是哪种,“高僧不妄语”放在他身上,都很可笑。】

    【朱元璋:……】

    朱元璋只能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50-60(第4/18页)

    秦念所言无可辩驳。

    【李世民:大唐此后不再尊佛。】

    法琳神情恍惚。

    先前唐皇只是承诺不信佛道,不修建寺庙道观。

    没有说要再度遏制佛门。

    但他四年前为了驳斥道家,写的《辩正论》确有“拓拔达阇,唐言李氏”之言。

    且已经对外传阅。

    是他心不诚,犯下妄语,才招来此番佛门之劫。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劫还没结束。

    【秦念:法琳死后,有僧人给他写了别传,这本书应该是被李治给禁了,并没有在华夏流传。】

    【李治:朕未禁佛教典籍。】

    【秦念:那书应是成于你泰山封禅之后,你是还没来得及禁。】

    【李治:……】

    【朱元璋:你如何得知此书?】

    【秦念:因为这本书在国外流传,如今它又流传回来了。】

    李治时期。

    彦琮额上沁出冷汗。

    他知道这后世秦皇所言之书,极有可能就是他即将编纂完成的《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

    秦念所说的这本书,是唐朝僧人彦琮编写的《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在华夏被禁,但收录于国外的《高丽藏》《大正藏》等经文集。

    【李世民:僧门毁谤之书,难道不应禁之?】

    以为秦念是要指责雉奴,李世民出言维护。

    【秦念:确实不该禁。朱重八要是看到这本书里写了些什么玩意,就绝对不会说出“高僧不妄语”这种话。】

    【朱元璋:写了什么?】

    朱元璋曾剃度为僧,当然清楚僧人非全然六根清净。

    故而对佛教先予以扶持,借助佛教引导民众向善。

    此后又整顿寺院,管控僧尼数量,又清查全国寺院占地,废除寺观田粮免税之权。

    更是以《申明佛教榜册》规定“僧有妻者,许诸人捶辱之,更索钱钞;如无钞者,打死勿论”。

    但他设置僧录司,授予高僧官职,也确实有认为高僧不同于伪僧的原因。

    【秦念:法琳为了力证李唐皇室是夷狄血脉,先贬低老子李耳,说他的父亲“癃跛无耳”“与老婢野合而生老子”。】

    【秦念:然而朕未从佛教以外的任何史书中找出相关史料,朕也不知道这汉朝才传入华夏的佛教,是从哪里考证出李耳是这种出身。】

    【朱元璋:……】

    【秦念:“至汉成帝时。有李隐抗烈毁上被诛。徙其族于张掖。在路暴死。其奴隶等将其印绶冒凉得仕。所谓陇西之李自此兴焉”——法琳这是装都不好好装啊。】

    【秦念:史书上就没有李隐这个人,所以编其名为“隐”;就像因为李耳名耳,他就编造李耳之父无耳。】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