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算是一大功绩?】
刘彻有些怀疑。
他派张骞出使,最主要的目的只是对付匈奴。
与贸易相关的丝绸之路却被视为他的一大功绩?
刘彻当然不会嫌自己的功绩多,但若是秦念将小事说成大功绩,那他就得怀疑又遭到了嘲讽。
【秦念:对外贸易只是附带品。丝绸之路最大的意义,是给华夏开启了一扇看世界的窗。】
【刘彻:?】
不仅刘彻疑惑,所有看到秦念此言的人都感到疑惑。
丝绸之路都已经以丝绸命名了,怎么贸易却只是附带品?
看世界的窗?
【秦念: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秦念:这在后世衍生出一个成语:夜郎自大。】
夜郎国。
十六年前,唐蒙上书说夜郎国有精兵十万,乘船沿牂牁江而下可为制越奇策。
刘彻任命他为郎中将,领千人入夜郎,以丰厚的赏赐与大汉的威势说服夜郎侯多同,在此设置了犍为郡。
但刘彻心知这只是夜郎侯贪图赏赐。
想要夜郎侯彻底归附,要等到彻底平定南越。
只是这夜郎国位处西南,与西域的丝绸之路有何关联?
………
司马迁心绪复杂。
他明明还什么都没有写,他“写”的《史记》就已经为天下所知。
【刘弗陵:《史记》何在?朕未曾见。】
先前秦念提及“史家之绝唱”时,刘弗陵就想问这个问题。
但当时正谈论张汤之死与阿父在后世的名声,刘弗陵不好询问。
之后又被儒家、盐铁之议等事转移注意力。
直到此时,刘弗陵才问出这个问题。
………
太史令写的《史记》,刘弗陵不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21、第 21 章(第2/2页)
见?
刘彻很快就想明白怎么回事。
因李陵之事受腐刑,所书又被称为“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想必写了不少不能示于当世的谤言。
哼!
………
秦念再度感慨这个群里演员们的敬业程度。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么一段:“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翻译过来就是“我要认真写完这本书,(正本)藏在名山中,(副本)传给(京师的)后人,在大的城镇中流传,才能弥补我之前所受的屈辱”。
正副本之说,是出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很显然,书里肯定有很多当时不能公示的内容。
司马迁的女儿将《太史公记》传给她的儿子杨恽,杨恽举报霍光的儿子霍禹谋反有功,被封为平通侯。
此书这时候才被杨恽献给汉宣帝刘询,得以广泛流传。
但即便是这样,《史记》也缺了重要的《汉武本纪》,现在流传的《史记·孝武本纪》属于后世补写,里头全是汉武帝到处搞祭祀的神神鬼鬼。
秦念一直都很好奇司马迁到底是怎么写汉武帝的,才能让他把书藏得跟间谍传情报似的。
可惜了,这最重要的一部分还是遗失了。
秦念怀疑这是刘询干的。
没理由,纯属直觉。
总之,刘弗陵没见过《史记》这一点,非常符合史实。
【秦念:司马迁写的东西,当然是在他的后人手中。】
刘弗陵窘迫:“朕竟然忘了此事。”
“李陵一事之后,太史公的长子与次子皆因担心受到牵连,改姓离开长安。”
听霍光此言,刘弗陵道:“朕于天幕召二人回京?”
“太史公之女为大司农杨敞之妻,或许亦知《史记》所在。”
霍光心知陛下没有即刻于天幕下达诏令,正是希望他给出别的方案。
刘弗陵想尽快见到《史记》,顾不得对杨敞的不喜,令内侍召司马氏入宫。
他不喜杨敞,是因为稻田使者燕仓得知上官桀等人预谋造反时,先上报给了大司农杨敞。
然杨敞胆小懦弱,不敢报。
燕仓又上报谏大夫杜延年,刘弗陵才得知此事,得以提前处置这次谋反。
只是杨敞最初于霍光的幕府中任军司马,深得霍光信任。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