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第 17 章  [天幕]皇帝聊天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致力于对外用兵。

    正如公孙弘反对建立朔方郡那样,儒家一直反对他对外征战。

    刘彻从来不搭理。

    但君权神授之说,刘彻采纳了。

    因为这可以加强他对大汉的掌控,有利于集中权力。

    可秦念此言,分明就是讥讽他需要借助神的名义才能治理天下!

    【刘彻:朕的传国玺上,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下换秦念沉默了。

    她原本想的是“嚣张霸道”的人设,嚣张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扮演“霸道”。

    鄙夷天人感应显然是展现霸道的好机会啊。

    其他皇帝都需要君权神授,她不需要,这不就是霸道吗?

    剧本她都想好了,接下来其他群成员会讲述各种神迹灾异之说,她就用现代科学观进行反驳。

    结果刘彻反手掏出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她隐藏人设上的老祖宗、始皇帝嬴政刻的。

    这对吗?

    这位打工人,你扮演的是古人,为什么反驳得如此另辟蹊径?

    崩人设了好吗?

    ………

    嬴政目光微敛。

    他不可能对传国玺易主无动于衷,但嬴政依旧没有出言。

    大秦亡于胡亥,这一点他早就已经知道。

    嬴政也看得出刘彻此言是针对秦念。

    后世复秦的秦皇,不仅不认可君王的权力源于天授,甚至对此颇为不屑。

    刘彻刻意提起传国玺,是借他的名号反击秦念。

    【秦念:董仲舒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但律法与六艺孔子有关系?欲绝法家之道却不得不采用法家之律,因为无法度无以治国,这就是天人三策中最可笑的谬误。】

    没错,在纠结一会后,秦念可耻地选择了跳过这个话题。

    毕竟她就是过于不小心,以至于在开群嘲时把“祖宗”也囊括其中。

    再来一句“没有内涵祖龙的意思”?

    肯定不行。

    先前嘲刘彻文盲时不慎因“略输文采”牵涉到祖龙,还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17、第 17 章(第2/2页)

    用这句话辩解。

    但开君权神授的群嘲,再说没有内涵祖龙那就毫无说服力,甚至算得上“谎言”。

    她的规则里没有禁止谎言,但如此明显的谎言说出来,必然会被视为异常,违反她的规则一。

    不过规则要求的是“不能被发现异常”,没说她扮演的皇帝不能耍无赖吧?

    ………

    董仲舒无法与后世君王交谈,但他的弟子们可以与他交谈。

    面对弟子们的追问,董仲舒无言以对。

    绝百家之道,仅凭儒学却无以治国。

    这确实是最可笑的谬误。

    他本欲以春秋决狱将“法度”纳入儒学,然而此前秦念就以“腹诽罪”否定论心定罪。

    民心榜首……

    董仲舒闭门送客,他需要重整学说。

    【刘彻:哼。】

    刘彻没有纠缠“君权神授”之辩。

    天幕没有禁止秦念否定君权神授,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问题。

    哪怕那只是“秦念觉得”,而非事实。

    但天下黔首皆能看到天幕,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秦念觉得”并非事实。

    继续讨论下去,不利于社稷。

    【刘弗陵:董仲舒临终前上奏阿父,反对盐铁官营,这也是谬误吗?】

    盐铁之议,刘弗陵身为皇帝当然全程听议。

    双方所言都有道理。

    今岁桑弘羊谋反,刘弗陵本已认可儒生对阿父的否定。

    但如今看天幕之辩,他不知不觉间又倒向另一边。

    不同于盐铁之议时双方争执时的引经据典,群内诸帝都是以常言相论。

    这对于十五岁的刘弗陵而言,好理解得多。

    于是他积极发问。

    他或许短寿,但为君者,怎能因体弱就怠于治国?

    何况他的问话不仅于自己有益,年幼的刘病已也能从中学得治国之道。

    ………

    刘彻暗叹刘弗陵寿数有限。

    仅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