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第 15 章  [天幕]皇帝聊天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15、第 15 章(第1/2页)

    一句话,秦念就把所有施行分封郡县并行的皇帝嘲讽了一个遍。

    好消息是:

    此时只有汉朝和明朝的皇帝被嘲。

    刘邦当即就要和秦念理论秦朝二世而亡的问题。

    可惜违反规则二,发不出去。

    刘彻、朱元璋皆如此。

    ………

    嬴政眼底浮上一丝笑意。

    秦念此言,是在告知他大秦以郡县治天下,并且以后世秦皇的身份反对分封。

    “不必再议分封事。”

    陛下已作出决定,群臣称唯。

    没人敢质疑始皇帝的决定。

    尤其后世秦皇将分封制视为“君王的能力不足”时,再议分封就是在质疑陛下的能力。

    始皇帝的威望足够高,当双榜透露大秦将二世而亡时,大秦军政皆无异动。

    天意亦认可陛下的威势。

    天榜之上,陛下位列第一!

    千古一帝、祖龙,后世盛誉加身!

    所有人都相信,大秦亡于胡亥。

    只要秦二世不是公子胡亥,大秦就不会亡于二世。

    ………

    刘启没有去反驳“能力不足”的说法。

    他削藩削出了七国之乱,还处死了自己的老师晁错。

    无能之说,他认。

    倒是这推恩令让他极为欣喜!

    其实先帝时期,贾谊就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主张分封更多的诸侯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但先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到刘启登基时,诸王已成为大汉最大的危患。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需要强行分割诸侯的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后,刘启依旧不敢采用贾谊之策。

    匈奴虎视眈眈,大汉不能再起内乱。

    这推恩令却是将诸侯的封国分封给诸王的其他儿子,可以将阻力减到最低!

    【李世民:只此一计,主父偃尚不足以与霍光并论。】

    推恩令虽为千古奇谋,但大唐无需用此计。

    大唐的封王不裂土。

    推恩令基于贾谊之策,以此认定主父偃有霍光之能,李世民不认可。

    正如刘秀作为汉帝,最清楚推恩令的作用,却率先询问“主父偃为何能与霍光并称”。

    主父偃载于史书的功绩,后世皇帝都看得到。

    “迁徙天下豪杰富户于茂陵”之策,亦非主父偃首创。

    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汉高祖刘邦也曾“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桀于关中”。

    ………

    数次发言都被规则所阻,刘彻只得放弃理论“能力不足”之说。

    先令人去召霍光前来觐见。

    刘秀、李世民都认为主父偃不能与霍光并论,已足以说明霍光的才能不只是获得秦念的认可。

    刘彻极为期待。

    不用再面对这一群“人才丞相”。

    他当然也想到霍光治政,太子的势力将会急剧膨胀。

    但刘彻无惧。

    千古一帝,难道需要担忧太子造反吗?只是霍光年龄还是太小——

    可以先让公孙贺就任丞相,直至霍光长成。

    【秦念:主父偃主张设置的朔方郡,是刘彻发动漠北之战并取胜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后世数百年的军事防御重地。】

    卫青颌首。

    朔方郡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他和霍去病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领军深入漠北。

    同时朔方郡的屯田制,也为此次出征提供了大量的军粮补给。

    【秦念:足见他有着极为长远的战略眼光。刘彻,如果他能活得更久一点,很有可能跻身顶级文臣之列。】

    刘秀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长远的战略眼光”。

    后世皇帝评价文臣的标准,果真与现今不同。

    李世民亦有所悟。

    【刘彻:……】

    这么看来,主父偃之死实在可惜。

    刘彻对公孙弘略生怨言。

    但公孙弘是难得善终的丞相,刘彻不好推卸责任。

    【秦念:可惜你听信儒生对他的排挤,让华夏最后一位出彩的纵横家死于族诛。】

    赵王刘彭祖冷汗浸湿后背。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