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1章 《为统筹海防塞防大计并倡国防教育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固守藩屏』。」

    「臣以为,此二者非冰炭之争,实为大国腾飞之双翼。」

    「大国之责,在疆域之全守。」

    「昔汉武凿空西域丶郑和扬帆西洋,皆昭示华夏有经略四方之能。今大明承六合之志,岂可效小邦偏安一隅?」

    「陆权为骨,海权为血;骨健则国屹,血畅则国强。弃塞防如自折股肱,废海防若断脉绝血!」

    「唯有海陆并举,方能为我华夏大国之国策大略!」

    唱完高调子,苏泽开始筹划具体的方略。

    首先是成本问题。

    既然群臣争论的还是预算问题,那苏泽也要给朝廷算帐。

    首先还是政治问题。

    在工业时代之前,民族主义兴起前,战争和普通人是无关的。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就是贵族的事情。

    这也是正常的,普通百姓能活下来就不容易了,打仗也都是炮灰,所以普通百姓都是抵触战争的。

    在民族主义兴起之后,在民族概念下,战争才有了新的意义。

    这时候也开始进入到工业时代,战争也被迫变成全面国力的比拼,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战争变成所有人的事情。

    这一转变,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君主贵族时代的退场,庶民阶层的权力上升。

    没有权力自然谈不上义务,庶民阶层能够影响国家,那战争和庶民也就有了关系。

    对此,苏泽同样抬出了自己的民族论和四民道德说。

    以民族论,来提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再以四民道德论,明确士农工商,在国防上也都有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苏泽也暗搓搓的塞进了自己的「私货」,提议在武监中提高普通百姓子弟的录取比例,同时对待军中立功的基层士兵,也给予武监的入学名额,从而提高基层士兵的能动性。

    最后就是上层机构的改革。

    总参谋部增加水师参谋,同时拟定相应的海防方略,制定海防的军令操典,陆海并重。

    户部单列「拓疆银」,岁初依战果商议分配,从预算的制定上分开海陆,日后要争预算的时候,陆军和水师再「各显神通」。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