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468章 争龙而上
开完会之后,高拱领着内阁再次入宫,请求内廷动员克虏军和西北卫所,随时准备支援兰州。
这时候就体现出现代化军事制度的优势了。
总参谋部早就做了西北战事的动员计划,也早已经对火者的袭击做了预案。
按照这些预案,首先是京师的克虏军进入待命状态,西北各卫所军队也动员起来。
兵部则要按照动员计划,安排好克虏军支援西北路上的补给,要准备多少粮食战马饲料,这些都已经计算好了。
得到了隆庆皇帝的动员令之后,以皇帝为中心的内廷立刻开始远转。
这还是隆庆皇帝第一次操作新的军事系统。
为了教导儿子,隆庆皇帝也将小胖钧编入内廷,虽然不让他负责具体的事务,但是给了一个「参知军务」的头衔,可以参加内廷的军事会议。
进入动员的战时状态后,内阁的阁臣们自动也加「参知军务」,作为皇帝的高级军事参谋,负责内廷的具体运转。
司礼监丶中书门下五房丶中书科,也自动成为内廷的秘书机关,开始负责全国军务的协调。
总参谋部也进入到战时状态,处理内廷转过来的军事情报,进行作战推演。
兵部则作为行政总部运转起来,王崇古经验丰富,立刻启动预案,并且派出兵部官员前往前线主持或者督导后勤工作。
小胖钧一脸兴奋的看着忙碌的大人们。
他在东宫的时候,就在苏泽带领下,玩过兵棋推演,对军务很感兴趣。
但是和整个大明的军事系统比起来,东宫的兵棋推演就是小打小闹!
这一套崭新的军事系统动员起来,不自然的就让人感受到了什麽叫做「兵者,国之大事」。
在御书房边上,阁臣们轮值宫中,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一道道命令从内廷发出,一份份文件流转下去,大明的战争怪兽逐渐睁开眼睛,盯向了西北方向。
寝宫中,有关西北问题的情报汇总到内廷,内阁首辅高拱,从西北问题的历史丶成因开始介绍,用一张精准的西北地图,向皇帝介绍了西北目前的局势。
「陛下,火者西接叶尔羌汗国,东面和我大明的火州卫所接壤,我大明在嘉峪关的守军,主要的威胁就是火者。」
「火者如今被叶尔羌汗国控制,前阵子又吸纳了东察哈台汗国的残部,对我大明屡次不恭,已经于年前切断了丝路贸易,袭击我大明出塞的商队,早有叛乱的意向。」
「年前,嘉峪关也关闭,禁止火者商人进入甘肃。」
介绍完了兰州的情况,高拱又说道:
「兰州还夹在西域和河套之间,草原有消息说,兀慎部的残部进入了西套地区。」
「为了防止兰州城腹背受敌,总参谋部请求动员榆林卫,调往兰州东线防备兀慎部。」
隆庆皇帝点头,批准了高拱的提议。
当年朱元璋在兰州设置王府,就是因为这里局势复杂。
兰州的东面就是河套地区。
唐宋的时候,河套还是很繁华的地区,在唐代这里还能常驻大军。
安史之乱的时候,帮助唐肃宗平叛的郭子仪所部,就是驻扎在河套附近地区的朔方军。
但是到了明代,河套地区土壤退化,已经无法维持常驻军队了。
明初河套还在大明的控制下,但是到了嘉靖时期,大明已经失去了对河套的控制,一些蒙古人南下,在河套地区游牧,被称之为套虏。
苏泽穿越后,戚继光在河套地区击溃了套虏兀慎部,沉重打击了蒙古人在河套地区的势力。
但是大明也没能控制河套地区。
还是土地和人口的问题。
东北开拓,东北虽然苦寒,但是土地肥沃,只要解决了供暖问题,还是有人愿意去的。
但是河套那些地区就是荒漠,根本没办法种植,也没办法长期驻军。
而且整个河套地区绵延千里,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以现在的后勤和科技水平,根本没办法驻军防守。
所以兀慎部潜回西套地区,大明还真没什麽办法。
也难怪内阁觉得兰州局势危险。
兰州现在就是腹背受敌的状态,西面有火者虎视眈眈,不断挑衅。
东面又有兀慎部潜入西套地区,随时可能冲出来抢劫。
而兰州平原,是整个甘肃地区,唯一可以养活大量驻军的地区,是西北地区的战略支点。
老肃王在这个时候去世,确实影响到整个西北的局势。
一旦兰州丢失,大明就要和北宋一样,面临一个新西夏的军事威胁了。
小胖钧两眼放光,不愧是内阁首辅,高拱三言两语将西北的局势介绍清楚,他都明白了兰州的局势。
高拱继续说道:
「总参谋部的预案,增兵嘉峪关,克虏军配合榆林卫,扫荡西套的兀慎部,只要能保障兰州后方安全,那火者就不足为虑。」
隆庆皇帝再次点头,嘉峪关是天下雄关,火者不过是西域小国,是很难攻克嘉峪关的。
内廷已经确定了战略,紫禁城中亮起了鲸油灯,庞大的战争机器动了起来。
——
兰州。
负责来兰州宣旨的行人刘秉愁眉苦脸。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