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6章 《奏请厘清兵部职能以革除积弊疏》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从政治理想上,张居正比高拱还要更反对一些。

    但是一想到总参谋部的设置,若是自己长子能归航,调任他去总参谋部,自己父子又能同在京师为官了。

    张居正也清了清嗓子说道:

    「本官也支持高首辅的意见,此奏疏就不表态了。」

    两人目光都落在了赵贞吉身上。

    赵贞吉立刻说道:

    「两位阁老,新军新政,这些日子兵部闹出的笑话诸位都知道了,将本该运输到辽东的冬衣送到广西,兵部改革势在必行!」

    「老夫支持苏检正的奏疏!」

    赵贞吉表示支持了,诸大绶只是反对苏泽奏疏中的一条,反对将武监和水师学堂教官的考核任用权力交给兵部,这点上也无伤大雅,最终只有赵贞吉负责票拟了意见,送到了内廷。

    奏疏送到了皇宫。

    果然和苏泽所料的那样,隆庆皇帝对于指挥权的改革非常赞同。

    身为皇帝,最担心的就是大权旁落。

    新军的战斗有目共睹,这一套军事集权,皇帝通过《形势报告》,就能知道每一支军队的情况。

    这种汇报虽然只是书面上的,但是让皇帝心中安全感大增,有了完全掌控军队的感觉。

    这套制度,也能让皇帝更好的了解前线的情况,从而进行更好的决策。

    就算是皇帝本人的军事能力不足,也可以通过内廷进行辅助决策。

    唯一让隆庆皇帝犹豫的,就是总参谋部的设立。

    将李如松调任禁卫营,皇帝就是准备让他偷偷的参赞军务,以备垂询的。

    之所以偷偷这麽做,也是皇帝担心外朝的反对。

    大明文臣是将军权看得很牢的。

    苏泽这样公开提议设立总参谋部,隆庆皇帝害怕外朝反对,刚过完年,身体稍有好转的皇帝,也是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但是苏泽的提议还是太诱人了。

    隆庆皇帝决定还是先将奏疏发往外朝,看一看外朝的反响。

    要是外朝反对激烈,那就先将设立总参谋部搁置再说。

    ——

    户科给事中严用和正准备请假回家「养病」。

    老戏骨最重要的是什麽?

    那自然是察言观色了。

    戏台上唱戏的人,最擅长就是把握观众的情绪,在节目高潮的时候吆喝上两下,就能引来阵阵喝彩声。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戏班里也永远是二流。

    事情到了再装病,那时候就会被人怀疑。

    严用和从正月十六,上衙第一天就感觉不对劲。

    中书门下五房如今和六科在一个地方办公,刚刚正月十六整个中书门下五房就非常忙碌。

    兵房主司宋纁,经常穿梭于苏泽的公房和内阁之间。

    必定是有什麽大事要发生!

    严用和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今天他去六科,向同僚交代一下最近的工作,就准备返回家中躲上一阵子。

    严用和未雨绸缪,交代完了手上的事情,正准备出门的时候。

    恰好就撞上两名从兵部回来的给事中。

    兵科资深给事中李己,兵科给事中张书。

    这位兵科资深给事中李己也是个猛人。

    隆庆皇帝继位之初,就因为他的刚正名声,擢升他为兵科给事中。

    李己担任兵科给事中后,上的第一份奏疏就请求皇帝裁撤江南织衣局。

    江南织衣局,是为了隆庆皇帝织造龙袍而专门设立的机构。

    其实这件事,皇帝也没有大错。

    嘉靖皇帝驾崩后,时间仓促,隆庆皇帝登基时,用的还是宫里的旧龙袍。

    设立织衣局,织造龙袍,也是为了国家的典礼仪式。

    李己为这个事情进谏,给隆庆皇帝气坏了。

    最后因为这件事,李己被廷杖,贬官。

    但是江南织衣局在督办织造了两件龙袍后,隆庆皇帝也就裁撤了这个机构,召回了织造太监,又重新启用了李己。

    隆庆皇帝和他的父皇不同,很少廷仗大臣。

    也因为这次廷仗,让李己在科道中的名望很高。

    在六科中,李己的资历也仅次于严用和。

    两人在六科之中,也是经常暗中交锋。

    李己不像是其他给事中那样,他看透了严用和的演技,认为他根本就是沽名钓誉之辈,竟然腆着脸占着六科之长的位置。

    严用和则认为李己和自己是同类人,仗着当今皇帝宽厚,故意讨廷仗扬名。

    看到李己气势汹汹的样子,严用和暗道不妙,他立刻折返,准备从侧门离开。

    原本严用和都快要离开了,却被李己见到。

    李己连忙喊道:

    「严给事中!请留步!」

    严用和听到李己叫自己,他暗道不好,正准备加快脚步离开,却被另外一名兵科给事中,年轻的新任给事中张书给堵住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