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就是明代阁臣的困境。
明代阁臣没有唐宋宰相的班底,又不可能万事亲力亲为,事情最后还是要六部九卿衙门去具体操办。
下面阳奉阴违,或者懒政,你阁老实际上没什麽办法。
当然,阁臣可以让让言官弹劾不作为的官员,或者结党来让六部九卿衙门听从自己,或者利用自己的威望强行推动。
但无论如此,这都是盘外的招数。
唐宋宰相就不一样了,中书门下五房,直接可以前往各官署衙门督办,甚至可以直接惩罚办事不利的官员。
中书门下的意志得到贯彻,就能实现对朝堂的控制。
赵贞吉也在考虑支持苏泽的奏疏,但是他也知道这是对皇权的试探,所以他也在看高拱的态度。
高拱的脑海中也闪过无数的念头,子霖真是害苦了我!
高拱明白,自己无论如何怎麽向百官解释,百官都不会相信,大家都会认为苏泽上书是自己指使的。
恐怕明天的时候,弹劾自己的奏疏就会堆满通政司了。
但是仔细思考,高拱又不得不承认,苏泽的时机把握的很好。
现在确实是加强内阁权力的好时机,甚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皇帝失语,太子年幼,也有放权的想法。
内阁又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强势时期,六部九卿俯首帖耳,没有太多有分量的大臣会出来反对。
考成法控制六科,都察院还有海瑞坐镇。
想到这里,高拱决定认下来,给苏泽背书。
他说道:
「苏子霖此议,是把我们内阁架在火上烤啊。」
「本官愿意承担责任,向陛下上辞表。」
听到这里,在场的三人都明白了高拱的意图。
阁臣被弹劾上辞表也是正常操作,高拱带头上表请辞,是要让内阁一同请辞。
内阁全部请辞,中枢瘫痪,那皇帝就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这等于是高拱要用内阁集体辞职,来向皇帝施压来通过苏泽的奏疏!
但是前提是内阁必须要集体辞职。
高拱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毫不犹豫的说道:
「阁揆请辞,本官也没有脸面赖在内阁。」
张居正果然在这件事上选择了和高拱暂时结盟。
两人又看向赵贞吉。
赵贞吉纠结了片刻,也点头说道:
「本官也不是恋栈权位之人,本官也会上书请辞!」
说完,三人就看向殷士儋。
殷士儋看向三人怒道:
「你们这是逼宫!」
高拱和张居正面色平和,赵贞吉也沉默。
但是殷士儋怒气上来之后,很快又低下头。
苏泽上书,是因为自己辞让的奏疏。
外朝肯定认为,这是自己和苏泽商议好的,是和苏泽一唱一和。
明明自己什麽都没做,就被苏泽绑上了贼船。
殷士儋满腔的愤怒过后,冷静下来也发现自己别无选择。
在场四位阁臣,只有他是必须要请辞的。
殷士儋拂袖道:
「此事过后,老夫就要归乡!」
作为和皇帝私人感情深厚的尊皇派,殷士儋的道德让他觉得这是落井下石,趁着皇帝重病逼迫皇权。
此时他已经坚定了去意。
高拱倒是无所谓,反正殷士儋去职,再让人填补就是了。
只要这一次内阁能共同进退,说不定苏泽这件事还真的能办成了。
但是高拱心中还有一个忧虑——海瑞。
海瑞是什麽态度?
都察院掌管言路,海瑞在都察院不到半年,威望就镇压住了都察院。
如果海瑞强烈反对,这件事怕是无法推动下去。
高拱又想到,海瑞也被认为是「苏党」,虽然高拱不相信海瑞这种人会结党,但是他和苏泽有旧是肯定的。
就看苏泽如何说服海瑞了。
——
都察院内。
海瑞的公房大门敞开,这是他进入都察院后的规矩,「事无不可对人言」,海瑞和客人谈话的时候都是敞开大门的,不畏惧被任何人听去。
今日来到海瑞公房求见的,就是苏泽。
「见过海公。」
海瑞提倡去处政坛仿古之风,禁止朝廷官员再用古称来互相称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苏泽也不敢称「大司宪」,但是副都御史又太难叫,乾脆就直接称呼海公。
海瑞看向苏泽问道:
「苏通议是为了你的奏疏而来的吧?」
苏泽拱手称是。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