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2章 是前途无量,还是前途有量,亨利,  大不列颠之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902章 是前途无量,还是前途有量,亨利,你自己掂量

    儒勒斯餐馆(Rules)的侍者手中银托盘托着半打冰镇牡蛎,从侧门款款走来。

    布莱克威尔凝视着侍者手里的冷盘。

    牡蛎壳边泛着细碎的白霜,柠檬片铺得极为整齐,浅红色的醋渍洋葱丁盛在一枚小银碟中。

    一时之间,他的精神有些恍惚,仿佛时钟倒转,回到了几年前。

    彼得堡的沙龙舞会,水晶灯如瀑布般垂下,厅堂里的烛火映照着四壁鎏金的镜框。

    他穿着雪白的礼服衬衫丶亮面长靴,手上戴着上好的狐皮手套,马甲上崭新的银扣能够倒映出灯光。

    舞会的女主人是叶卡捷琳娜·戈利岑娜公爵夫人,布莱克威尔还记得那晚,她亲自拉着亚瑟爵士和布莱克威尔走进前厅,一口气向他们介绍了五位公爵的女儿和三位部长的姊妹。

    那晚的冷盘就是波罗的海的牡蛎,用高脚水晶碗盛着,下面压着冰块,金边的夹子看起来乾净利落。

    旁边的席位上坐着的是普鲁士公使的千金,那姑娘年轻俏皮,性子活泼,说起法语时还带着点萨克森口音。

    「请慢用。」侍者轻声说着,将冷盘放到了他和亚瑟之间。

    布莱克威尔回过神来,忽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幻象就像是冷盘中融化的冰,在他的眼前留下一片泡影。

    牡蛎还是牡蛎,冰片还是冰片,可是……

    如今没有烛光高悬的拱顶,没有女伯爵挽着他手臂,更没有人用一口柔软的法语问他:「先生是喜欢马德拉酒还是香槟?」

    一想到这儿,布莱克威尔的眼眶都禁不住湿润了。

    如果不是亚瑟就坐在他的面前,这位外交部秘书处的高级抄写员险些痛哭流涕。

    「你脸色不太好。」亚瑟看了他一眼:「洗手间在里面,需要去洗把脸吗?」

    布莱克威尔强行挤出一个笑容:「可能是最近熬夜太多,没休息好……」

    亚瑟没有追问,只是举起酒杯轻轻碰了碰桌沿:「在 Rules,你得学会慢慢来。来,亨利,敬你的改过自新。」

    布莱克威尔没作声,只是抬起酒杯与亚瑟轻轻相碰,随后闭着眼睛猛地一饮而尽。

    亚瑟拿起一片柠檬,把汁水挤在牡蛎上,但还不等他开口,便看见布莱克威尔放下酒杯,不顾形象的抬起袖子一抹嘴道:「爵士,您还常去格林威治那边吗?」

    亚瑟捏着牡蛎壳:「偶尔,我在格林威治还有几个老朋友,他们隔三差五会请我去那里吃鱼宴。」

    「啊,原来如此。」布莱克威尔点了点头,假装是在对菜单上的酱料种类感兴趣似的看了几眼,然后试探着开口道:「那……像您这样的职务,手头应该经常会有些文件……需要人协助校对丶汇整吧?」

    「你是指哪方面的文件?」亚瑟打趣道:「送到高加索的那些?」

    「呃……倒也不是特指哪一类。」布莱克威尔红着脸道:「我只是想着……如果您手边正巧有一些内容需要经办,而恰好又缺人……我当然不是说我比别人更合适,只是……我们曾在彼得堡共事,彼此多少也算了解。」

    他这番话说得极慢,每个转折都小心翼翼,仿佛生怕哪个措辞不当会把这个唯一能救他的老上司给得罪了。

    亚瑟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低头拨了拨碟中那只牡蛎,像是在判断它的新鲜程度,又像是在掂量这番话背后的斤两。

    布莱克威尔顿时感到一阵无声的威压按在了他的头顶,他正要硬着头皮再开口,亚瑟却忽然淡淡一笑道:「你知道吗?亨利。如果你当年在彼得堡说话能这麽委婉,也许你那封调令的措辞说不准会更体面一点。」

    语罢,亚瑟举起酒杯,不紧不慢地饮了一口:「不过嘛……既然你都绕了这麽一大圈来开口,我要是还假装听不懂,那未免就显得太不仗义了。」

    布莱克威尔轻轻吸了一口气,手背下意识地在膝盖上摩挲着:「爵士,您是了解我的……我只是……只是不想永远坐在秘书处的那张桌子后面。」

    亚瑟放下酒杯,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是吗?不喜欢秘书处的位置?」

    「当然,只要不在秘书处待着,您把我弄到什麽地方都行!」布莱克威尔这句话说得太快,说完才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失控,于是连忙端起水杯掩饰性地抿了一口:「我不是不喜欢秘书处的位置,爵士……我是受够了。」

    他抬起头望着亚瑟,笑容有些苦涩:「您知道我在哪一刻开始感到不对劲吗?不是在我被调回伦敦之后,也不是在我发现工钱不涨的时候。而是那年春天,帕麦斯顿子爵把一份备忘录打了回来。那份备忘录是我写的,为此,我查了三次原始资料,连续改了五稿,全程盯着。可文件打回我手上的时候,我才发现备忘录的署名上写的不是我,而是刚调进来的贝克特。」

    说到这里,布莱克威尔喝了口闷酒:「我去问主管,他说你刚来,还年轻,要积累,贝克特走的是内线推荐,他的名字挂上去,可以让流程顺畅一点。」

    说到这里,布莱克威尔笑了一声:「是啊!挂上去是为了流程,拿下来是尊重等级。我不是怕干活,我可以通宵达旦的干活,可以帮别的部门调出四十年前外交条约的原文出处。我曾经真心觉得,只要勤奋丶有才干,哪怕出身寒微,也能靠近权力的圈子。但我受不了的是,这地方根本不看你干了什麽,白厅的台阶根本就不是让人往上走的。爵士,我不是在奉承您,但您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简直堪称奇迹。」

    虽然这些话都是布莱克威尔的牢骚,但实际上,他的这些牢骚话确实也是实际情况。

    纵观白厅各部,外交部绝对是毫无疑问的最保守的官署。

    因为在外交部看来,外交事务本质上属于王室事务的延伸。

    因此,处理国家关系的人员理应出身于有教养丶有地位的家族,出身比才能更重要也是圈子里默认的准则。

    哪怕是辉格党当政时期,其馀各部门都开始小规模试水考试聘任之际,外交部依旧维持了他们私人引荐外加推荐信的入职模式,以致于外交部的大量职位都被各色贵族和政治人物的亲属占据,兄弟同署丶父子同厅的现象在这里简直是见怪不怪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