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0-260  重回七零当厂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只不过她当初更依赖的是法律条例,而这些记者所依仗的,却是他们的身份。

    没有这重身份,又有几个人会相信他们说的话呢?

    在互联网时代没到来前,传统媒体就如同武侠小说里的少林武当,地位超然无人能撼动。

    记者就是这个时代的权威。

    但谁来监督这权威的公正性呢?

    需要被关进笼子里的,大概需要排队。

    南雁没有再管这件事,回到首都后偶尔会遇到人跟她提上两句,但多数都是工作上的事。

    部里对地方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巡视又要开启,这几乎是每年的惯例。

    只不过和往年不同,今年罗部长安排的是几位司长副司长下去,兼任光学仪器司司长的南雁安排副手下去,自己与几位副部长留在首都。

    “事必躬亲固然是好的,但你们更需要掌控全局,部里头要进行重组,最近需要配合上面的工作,你们还是留在家比较好。”

    张豫南有些诧异,“这么快?”

    各部委重组的事情他倒是知道,但寻思着至少也得开会过后,三月中下旬才开始。

    如今二月还没过几天呢。

    罗部长笑得慈祥,“早点处理完早完事,省得回头着急忙慌的赶进度。”

    倒也是这个道理。

    显然年后的工作已经开展,对部门重组的具体要求已经陆续下达。

    新一轮调整过后,电子工业部将设置11个职能司以及一个党委部门。

    其中光学仪器司被合并入基础产品重大工程司,南雁这个兼任的司长工作告一段落,但原本光学仪器司的相关工作得汇整过去。

    工作内容极为繁复、琐碎。

    张豫南寻思着依照南雁的习惯,怕不是要被这工作无聊死,谁知道人倒是挺乐在其中。

    “说起来,这不是小杨之前干的工作嘛。”

    大概是整理资料的工作有点让人烦,张豫南也觉得自己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一个用的顺手的秘书就这么没了。

    换作是他,怕不是要跟部里再谈谈条件。

    “要不他后来工作怎么上手这么快呢。”南雁笑着说道:“能够耐得住寂寞把握住机会做得好工作,他这人不管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

    “也是。”张豫南颇是认同,“小杨工作能力强,不过你现在这几个秘书也不错。”

    几个副部长里,南雁和张豫南算是关系好的。

    这位老资历一贯扮演着老好人的角色,不争不抢。

    没什么上进心,似乎就想混个安稳退休。

    个人选择无可厚非,毕竟张豫南本来也不是搞半导体的,半路出家业务不是那么熟练,指手画脚很容易出错。

    当个老好人反倒是对大家都好。

    “我可是听说,咱们这次重组力度大,指不定会空降个领导。”

    几个副部长提上去的可能性都不太大。

    他能力不够,其他几个也都差不多。

    至于南雁,能力倒是有了但是资历又不够,太过年轻了些。

    上面不见得能放心。

    空降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有话说:

    更啦

    ? 254 留一手

    南雁在那里看早些年的资料, 是光刻机相关。

    这些资料在这里存放时间长了,吃了不少灰。

    好在林辰细心,给准备了口罩。

    饶是如此, 把这些东西都拣选出来时,南雁的手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

    “听领导安排, 这事咱们又做不了主。”

    张豫南看着在那里翻阅资料的人, 心情颇是复杂。

    其实他真不想半道杀出来个空降兵, 可谁让南雁太年轻了呢。

    年轻是资本, 精力好有魄力、有的是时间耗。

    那是在地方工作。

    到了首都,在中央,年轻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对了, 你最近有关注海湾那边的局势没?”

    南雁这几天还真没太留意, 部门重组是个好机会,让她有更多的时间来梳理四机部的前世今生。

    毕竟是自己工作的地方, 多了解些总没错。

    就像是现在,她要是没翻出这些资料, 哪知道国内其实还有几个做光刻胶研究的研究所。

    虽然只是派人参与其中,但不管什么研究,人永远都是第一位。

    找人。

    南雁拿出纸笔,把这几个研究所都摘抄下来。

    张豫南瞧着在那里忙活的人, “这不是当年参与到光刻胶研发的那几个所嘛,你写这个做什么?”

    这话让南雁下意识地再看了眼那张白纸。

    上面只有几个研究所的名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