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0-140  菀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着,这般好的女子,你见了,定然会喜欢……是朕,一厢情愿了,没顾及你的心思。”

    “可是贽儿,你如今是宁王,是朕亲封的亲王,不是江湖游侠。你可以不喜这门亲事,但不能不给崔家,不给你的王妃,应有的体面。这是规矩,也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你让崔璞这位三世老臣颜面何存?让天下人,如何看你,如何看待天家?”

    说到这里,皇帝面色灰败,带着浓重的疲惫,却从眼中射出一道狠厉之光,死死盯在李贽面上,说道:“至于……徐家那女子!”

    皇帝好似在极力压抑着心中怒气,顿了好一会儿,才又往下说道:

    “朕指婚崔氏,是一片苦心,望你与天下最盛的士族联姻,根基永固。但你……你竟用这种方式来回敬朕。你让朕,让崔家,都下不来台。”

    第133章 小丫头与大美人

    烛光映着皇帝异常苍白的面容, 他死死盯着宁王默然沉静的眼眸,半晌,他好似败下阵来一般, 将手抹了一把自己的脸, 好似卸下了那副帝王的面具, 露出了背后的坦诚与沉重。

    “朕的时间, 不多了。”他抬手压住宁王听闻此言后显露出的惊疑。

    “朕庆幸, 在朕最后的时间里,找回了你。”

    他的目光里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混杂着愧疚与无比的欣赏。

    “你的文韬武略, 你的杀伐决断, 远超朕身边的皇子朝臣。朕看着你, 就像看着一把未经雕琢便已锋芒毕现的宝刀。”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

    “这个江山, 朕要交给太子,但他年轻率真,根基过浅。朕需要你!需要你这把最锋利的刀,护他助他,为他镇住朝堂!”

    他再一次目光灼灼地看向宁王,那抹狠戾之色又隐隐浮现:

    “朕和太子——未来的皇帝,都需要看到你的忠诚。这不是一句空话,这需要你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辅佐他, 就像你曾经为朕征战一样,毫无保留。”

    “那徐家女子, 朕,能容她,却不是承认她。只因为她现在是让你能安心为朕平定北疆的定心丸。她的安危、她的名分, 从此就和你北征之功,和你对朕、对太子的忠诚,牢牢绑在了一起……”

    “父皇!”宁王突然打断了皇帝的话,他知道再往下说,便是他无法接受的条件了,他绝不愿在菀菀之事上,去挑战“君无戏言”。

    宁王撩袍下跪,行叉手礼说道:“多谢父皇将她赐予儿臣做‘定心丸’,她于儿臣,已是万难割舍之重。父皇的这番体谅与成全,儿臣……感激不尽。”

    他抬眼,目光坚定地迎向皇帝:

    “请父皇放心。北疆之事,儿臣必竭尽所能,荡平寇氛,安定边陲,以报效父皇今日之信任与天高地厚之恩!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皇帝有些吃惊地看着这个他一向倚重、却并不甚了解的儿子,他三言两语便已对自己表明,那女子乃是他不可触碰的底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菀菀》 130-140(第4/14页)

    “罢了……”皇帝心里想,此刻最该稳住的,便是这位宁王,既能靠那徐家女子做个投鼠忌器之物,强过完全没有。他先前确是想要说出令徐家女子留于京中的话,却被宁王迅速截断了那话头。皇帝转念一想,若宁王实在有异动,便只好拿郁林徐家是问了。

    至于崔家。李卓也知,自己根基确乎尚浅,在位两年多来,几乎一直在铁血打压各方势力,避免他们团结勾连、威胁皇权,因而还未能过多体会到清流世家对皇权的帮扶或制衡。以崔家为代表的世家望族,在昭明朝建立以来,一直采取蛰伏之姿,也给了李卓一些错觉,觉着自己已然压服了清流世家势力。

    此时,李卓好似已无力在崔家与宁王之间过多辗转斡旋。既然礼部尚书崔璞大人主动提出将侄子崔昊插入北征军中,那便允了他。若崔璞在儿女亲事上仍感不满,只得由天家出面予以抚慰,总不能将宁王从战场上拽回来给崔氏女赔不是吧?

    ——

    徐菀音这两日甚为忙碌。

    她那日将自己想将“战伤急救”篇画成工笔画儿、令不识字的医兵也能自行学练的想法告诉军医令汪琥胥大人后,那汪大人捻着胡须,面带难色,连声道:“夫人身子方愈,此事繁琐劳神,下官岂敢劳动夫人?若有个闪失,下官万死难辞其咎。”言语间,尽是怕带累了她的担忧,只是个不甚热衷,不敢应允。

    徐菀音见状,也不多言,取过手边纸笔,将昨日从《行军医书》中看来的那段“臂动脉出血,如何寻找按压点并捆绑止血”关键步骤,用细腻工致的笔法勾勒出来。不过一炷香功夫,一幅细致又准确的图样便呈现在汪大人面前。

    画中人物动作精准,连手指按压的深浅力度、布条缠绕的角度都清晰无比。

    汪琥胥接过一看,先是愣住,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光芒,捧着画纸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夫人!这……这简直比下官口述半日还要明白!便是营中最愚钝的杂役,照着这画儿,也定能学会!这、这若能推广至全军,实乃万千将士之福!”

    他之前那点推脱顾虑瞬间烟消云散,态度变得无比热切恭敬。

    当下,汪大人便亲自调度,安排了两名经验老练、身形标准的医兵,按照“战伤急救”篇里涉及到的所有情况——从头部创伤包扎、胸腹按压止血,到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一一拆解动作,在徐菀音面前仔细演示。

    澄心院临时辟出的一间静室,顿时成了一个小型的“画室工坊”。

    两名医兵或坐或卧,扮演伤患与施救者;徐菀音则伏于案前,时而凝神观察,时而运笔如飞。将炭笔勾勒轮廓,以朱砂点缀出血点与关键穴位,运淡墨渲染出衣褶与阴影……

    汪大人时而轻手轻脚地踱进这临时画室,他见徐菀音手下炭笔落笔之处,将那伤兵形态勾勒得极是精准:肌肉之绷紧、神态之痛苦、乃至衣料因血迹浸染而贴附于皮肤之上的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