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0-120  菀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周全,已然派了些人马,扮作常人驻跸在郁林。

    他这个边疆之吏虽也有兵权,却早为了过平顺日子而选择了自断羽翼。将权力分散给了朝廷直派的监军使和经略使;郁林地方军队的实际带兵权则散于许多中低层将领手中,他们互不统属,分别向监军使、经略使及徐渭本人汇报。

    莫说他根本不愿去动那世子爷的人马,就便他觉着有人在挑战自己权威,因而要调集人手将他们带过来问问话,要实际操作起来也甚是麻烦。

    因而徐大人便一直睁一眼闭一眼,乐得有人在暗中保护女儿。心中也是想着,若菀菀与那镇国公府世子确是情投意合,实心实意要走到一处,便待那世子爷下回再来求亲时,允了他便了。

    哪知好端端一个世子爷,如今竟成了皇长子殿下、皇上直封的最高等级一字王“宁王”,更是实掌京师军权。说他乍然间变得权柄滔天、甚至一跃而为能与东宫太子分庭抗礼之人也不为过。

    便是那般一名位高权重之人,派了个暗卫队驻于郁林……如今看来,确是丝毫未曾将自己这个都督大人放在眼里。

    看女儿菀菀拿着那誊黄发呆,便小心翼翼地问她道:

    “菀菀,这大皇子殿下、宁王李贽,便是你先前在京中,替他做过伴读的镇国公府世子宇文贽……你可知道?”

    徐菀音点点头。

    “他……前次护你回来,却是何时走的?爹爹当时忙于那赐婚使团之事,整个乱七八糟,竟是未曾过问……你后来也未与你娘说么?”

    徐菀音看她父亲一眼,仍是将眼神又回到那誊黄上,淡淡地说道:“少主他待得不长,也就几日,突然有事便着急赶了回京。”她想起那夜阿哥来告别时,放在她手心的那枚赤金令牌,上面所写“入京面圣”等字样,心知那或许便是皇上欲召他回去恢复他皇长子身份的急令。

    徐渭自然也知,女儿菀菀因了上回的赐婚之事,对自己极度不满。虽也恼她丝毫不为家中的为难之处考量,却毕竟是自己这当父亲的未曾替她考虑在先。心中一直有愧,面子上又过不去,便始终没能告诉她,若她真心想与那宇文贽在一处,下回待他再来,自己不会再阻她。

    如今宇文贽身份大变,他已然失却了说出那番话的底气,只不知宁王殿下对菀菀是作何想,于是想在女儿这里得些口风,自己此后也好见机行事。

    “菀菀,宁王殿下……可有传信给你?怎生说的?”

    徐菀音又看她父亲一眼,想了一想,摇摇头。

    徐渭自是半点也不信。那宁王将护卫队都派了过来,传信等事他也不是不知道,菀菀当了他面扯谎,显是还恼怒着。也不好对她生气,便好声好气地劝她道:

    “菀菀,我知道你还生爹爹的气,实在是……你要爹爹替你拒的是皇亲,这当中的厉害,爹爹也对你分说过了,便如要拿一根小手指,去抗衡一条大腿……”

    徐菀音忍不住回她父亲道:“爹爹再莫要这般想,我早不生气了。确是女儿欠了些考虑,未曾替家中想,是女儿不好。”

    徐渭一阵愧意涌上,便一阵语塞,犹豫了一会儿,却仍是接着方才的话往下说道:“菀菀,你很好,知道要替家中想……你很好。只是,你那次对爹娘说,你与那……那时的宇文世子有婚约,爹爹知道,你二人有婚约并非是真,应是两心相许,他那么千里迢迢地护送你回来,对你也显是情意深重……如今他身份有变,不再是世子,却变了宁王殿下……”

    “爹爹,我方才摇头,并非是说他没有传信给我,只是在说我未曾接到宁王殿下的传信罢了。他……并未告诉我,他不再是宇文贽,而变作了……宁王李贽。”

    徐渭被她说得一愣,一时也是想不透宁王殿下为何不将自己身份的变化告诉菀菀,见女儿好似有些失落的模样,便安慰她道:“或许是宁王殿下怕你知道后,反而与他生分了。”

    徐菀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却有股似有若无的忧郁,悠悠荡荡地冒出来,只一刻工夫,便被自己这从未有过的心绪吓得一惊,很是不喜这般心绪,将脑瓜子晃了几晃,似要将那隐隐约约的忧郁给甩开去。一边对徐渭说道:

    “爹爹,宇文世子也好、宁王殿下也罢,菀菀却不愿去多想那些呢。若就是一根小手指头,干么定要去碰大腿呢?”

    徐渭被这刚及笄的小女郎说得又是一愣,小小回味一下,觉着确是如此,自己竟是还不如个小女儿通透了——

    作者有话说:宁王殿下:啊嚏……是菀菀在念我么?

    第114章 准宁王妃

    昭明三年春, 京城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菀菀》 110-120(第5/14页)

    堂的平静,被天子李卓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旨意击碎。

    自皇帝昭告天下,迎皇长子李贽回归天家, 并即刻册封为宁王以示恩宠后, 内侍省旋即以惊人的效率, 将胜业坊十王宅中最大的宅邸赏赐予宁王。赏赐的金银绢帛、奴婢仆役如流水般送入府中, 其规格远超寻常亲王, 恩宠之隆,令人侧目。

    未等朝臣从这突如其来的“皇长子”冲击中回过神来,次月朔日, 皇帝陛下再下明诏:授宁王营州都督、松漠道行军大总管之职, 命其统率三万精兵, 前往苦寒的营州、松漠一带平定契丹叛乱。

    上年岁末隆冬时节,原本臣服的室韦部与鞑靼部, 因不满朝廷羁縻政策与互市条件,于枭雄人物库莫伦的统领下结盟反叛。据称已集结四万铁骑,南下寇边。朝廷于营州核心据点汝罗城被包围之时,便在商议遣何将前往平叛,李卓那时已属意宇文贽。待贽获封宁王,再授以重任,令其以主帅之身驰袭安乱,正是要他再添军功, 以此为他铺就煌煌军功之立身大道。

    随后,便在宁王李贽报回第一份战捷之时, 陛下亲自为其选定王妃,乃是望族博陵崔氏的长房嫡女崔湘旭。崔氏门第清贵,乃天下士族之冠冕, 其父现任礼部尚书,位高权重。崔氏女湘旭,整个京城闻名的才貌双冠,据说先前林皇后曾宣其入宫叙话,属意将其纳为太子妃。如今被皇帝钦定为宁王妃,足见陛下对宁王之爱重。

    最为不安的,自然是东宫。太子虽地位稳固,但半路杀出的长兄不仅得父皇如此偏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