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禁客》 1、赐婚(第1/2页)
大宣,平廿二十三年,立春。
朝廷赋税繁重,天灾人祸不断,西戎的战火刚刚平息,丘北又起了动乱。难民四散,土匪横行,官府贪墨,粮仓亏空,民间早已怨声载道。
早在数年前,朝堂便已四分五裂,太后夺权执掌君印,外戚专权。朝中已然分数两派,以太子为首的储君派,以靖王为首的宗亲派,而一国之首的皇帝倒成了人人唾弃的无能之君。
可要说最令两派不安的,倒是一个女人。一个手握朝中半数兵权,赫赫有名的西戎女将军——
邓夷宁。
她是当今朝廷唯一还能护住边疆的将军,麾下赤甲卫战无不胜,镇守西戎十年,未曾让敌半步,被外敌亲切的称为“鬼戎女”。
可正因如此,她成了权臣贵族的眼中钉,成为太后不得不防的威胁。
于是,一道赐婚圣旨骤然降下。
这是朝堂之上,权力之中,他们能想到的,能毁掉一个女将军最好的办法。
——
邓夷宁回朝那日,整条安顺街被围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听闻那位护国有功的西戎将军竟要嫁给三皇子李昭澜,无不震惊。三皇子在大宣素来名声不显,甚至是声名狼藉,见过的都说这李昭澜空有一副好皮囊。
诗酒风月,万花之中,说的便是这位三皇子。
可谁也没想到,太后一道圣旨竟将将军许给这样一个人。
“这摆明了就是忌惮将军威名,都说这女子不该参手政权之事,果真如此。只是可惜了,邓氏一族的好名声,怕是要被三皇子毁于一旦。”
“要说夫妻情事,怕是那三皇子压不住将军吧,哈哈哈……”
议论声此起彼伏,众人少是愤愤不平,多是惋惜。
邓夷宁御马缓缓而行,面色平静,目不斜视,将那些蜚语甩在身后。她的目光落在街边乞儿身上,落在官差征收百姓苛税身上,落在青楼里达官贵人觥筹交错身上。
这便是她誓死守护的国土。
太玄殿上,香烟缭绕,鸾座高设,雕龙描凤,穹顶之上悬着不少玉盏。殿中气息凝重,四方内侍侍立两侧,皆低头垂眸。太后杜氏端坐高台之上,凤袍曳地,眉目雍容之中自有一股摄人的威势。她凤眸微垂,目光如电般俯瞰殿下众人。两侧站着侍女轻晃骨扇,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阶下,邓夷宁双膝跪地,身着戎装未脱,黑靴长袍皆沾染尘土泥泞之气。她神情淡定,气质凌厉。腰间仍佩着令牌,背脊笔直,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流苏穗子许久才停下,与殿内这天家贵子的气息格格不入。
“夷宁,”太后缓声开口,语声温婉,却自带不容置喙威势,“你自幼从军,镇守西境有些年头,孤知你劳苦功高,也知你忠心耿耿。此番护我大宣疆域稳固,孤与陛下心中,自是挂念着你的。”
邓夷宁拱手低头应道:“末将受国之厚恩,守土是责,不言邀功。”
太后轻轻颔首,笑意不深,也不答这句话,反而是换了话题:“如今西戎战事平息,军中本有意调你前往丘北,与蛮夷小部纠缠善后一事。此事孤听闻之后,便即刻命人拦下,属实是于心不忍啊。”
“太后娘娘……”邓夷宁微抬,脸上掠过一丝惊疑。她心知丘北之乱未平,正是锻炼新将之地,笼络屯兵之法,太后将此拦下,看似为她着想,实则另有所图。
她未语,果不其然,太后语声一顿继而缓缓道:“年华不等闲,如今边疆事了,然孤以为,女子首要之事便是归宿。”
殿中忽而一静,连香炉烧出的烟雾都缓了几分才继续飘荡,邓夷宁的指尖在袖中微微收紧,面色却一如往常。
“孤已为你择了良配。”太后道,语气仍旧温和,“三皇子性子是跳脱些,倒也不坏。你若嫁去,也算旗鼓相当。他收着你,你也有归处。”
她顿了顿,补了一句:“也省得再在边地奔波,叫人心里不安。”
邓夷宁没说话,眼睛望着殿下铺金的阶砖。神色看不出起伏,手指在袖中轻轻动了一下,像是把什么东西慢慢握紧。
她明白,这事不是商量。赐婚是太后开口的,圣旨只是落子而已。她若走丘北,是一把未入鞘的刀;她若嫁入三皇子府,锋芒尽去,摆在宫里也就安稳了。
“夷宁?你怎地不语?”
“太后娘娘,”邓夷宁收敛情绪,低声道,“末将自知戎装在身,不堪宫闱礼制,又与三皇子素无往来,恐婚后难以和睦,望太后明鉴,慎思此事。”
这已是她最大程度的反抗了,可太后却似未听出她的意图,只是拢袖而笑,金玉钗环叮当作响:“夷宁啊,别总以末将自称,你如今将为人妇,以后在这宫中是该改口了。至于这婚事,婚姻之事是需二人细细经营,待你成婚之后多来宫中走动,与嫔妃贵妃亲近些,自有教化之法。”
太后眯着眼,拈起一颗小番茄放进口中,咀嚼几下后竟皱着眉头,将果肉吐入绢帕,淡淡道:“今日这小茄果甚是酸涩,难以下口。”
她将桌前那青花小碟往前一推,碟瓷撞在漆案上,发出轻响。她目光淡淡扫过邓夷宁,唇角噙笑,却毫无半点温情:“今日是谁当值选果?”
身后那侍女冷汗瞬时涔涔而出,赶忙上前跪下:“回娘娘的话,小厨今日当值的是骊娘。”
“拖出去,杖五,罚俸,若有下回,加倍。”
“是——”侍女额头重重磕在地,连声应下,将那盘果子端了下去。
邓夷宁微不可察地捏了捏拳,太后娘娘费尽心思作态,无非就是想要震慑。分明只是一盘果子,酸了便不吃,换成甜的就行,何苦迁怒一个值守的下人,这分明就是在警告她。
“你父为国奉职,忠心耿耿,家中小妹还未婚配,二弟也没能取个好的功名。孤念其邓氏对国忠守,有赤诚之心,不忍你再劳苦征战。如今既已归朝,便是要归家、归位。”
“太后娘娘之恩,邓氏将铭记于心。”邓夷宁低声道。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