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  热夏效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 31 章

    饭后他们没立即去天文馆,而是溜达到海边散了会儿步。

    冬季的海风猛烈而刺骨,出来散步的老人却穿的单薄,神态舒展,步伐轻盈。

    他们踏上海边的礁石,与海的距离只剩跳下去,一波一波的浪涌来又褪去,如此往复,循环不息。他们在海浪声中,一时无话。

    “在想什麽?”谢旻先开口。

    柳宸之摇头,他们周边站着不少人,游客有,当地居民有,不乏坐在那裏看着海面静止的人,他看着同一片海,并无什麽多余的感触。

    他转头看谢旻,谢旻的上睫毛长而平,下睫毛很卷,一簇一簇在他脸上投下影子,盖住他眼睛裏的浩瀚世界,感觉到注视,谢旻也转过来,对柳宸之笑了笑,道:“走吧。”

    天文馆不愧为泠市的地标性景点,一下车就能看到远处巨大的铅灰色球形建筑,走近后可以观察到建筑外层是由合金与玻璃幕墙构成,室內采光极好,巨大的空间內,仰头望去,星星点点的的灯光在头顶,组成一片星空。

    工作日天文馆人不算多,他们悠闲地游览,碰到感兴趣的,停留时间长一点也不会影响別人。

    直到走至天象厅,人才稍微多了些,座位还有余裕,他们挑了个人少的地方坐下。等所有人全部落座后,室內灯光暗下,椅子靠背慢慢向后,环形的座位开始转动,他们的头顶的巨幕亮起一片星空,他们沉浸在黑暗中,也仿佛漂浮在宇宙裏。

    谢旻回想起他们去看流星雨那晚,刚好一颗流行划过整片巨幕,厅內响起一阵微小的惊呼,黑暗消弭了对时间的感知,到顶灯亮起,一切归位,谢旻才有种大梦初醒感。

    谢旻问:“你想好大学要读什麽专业了吗?”头顶星空,他的好奇心梦想与未来,一齐迸发出来。

    “嗯。”柳宸之没什麽停顿地回答,“天体物理。你呢?”

    “还没有定。”安夏谢振一直对他没什麽要求,他自己活得也很懒散,从小到大他对很多事情感兴趣,也乐于琢磨,大多是体验的心态。

    而现在,头顶星空,所见所闻皆是天文科研人员“朝闻道,夕可死矣”的事跡,柳宸之也用同样澄澈的目光看着他,他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谢旻毫不怀疑地想。而他,还没有认真地对待过这件事。

    以前是随心所欲惯了,而现在,他要追上柳宸之。他站起来,向柳宸之伸出手,“我们继续向上走,还有两层没逛完。”

    王沁柔给他发消息的时候,谢旻和柳宸之又回到海边。夜晚的海面更像是它的本来面目,浓黑的海水可以吞噬一切,对面城区的灯光连成天与海的分界线,天空是被稀释的暗蓝,带着橙红,海水厚重而沉默,是无法化开的黑。

    柳宸之站得离潮水很近,较大的浪涌过来,没过他的脚踝。谢旻拉住他的手,打开手机,王沁柔邀请他去奶奶家采风,问他是否有空。

    面对王沁柔突然的邀请,谢旻有些惊讶,他没立刻回复,将手机放回口袋,与柳宸之站在黑潮中,过了会儿,才慢慢把他往回拉。

    “九点要涨潮,我们去观景台上。”

    谢旻与柳宸之原先的行程是周六再逛一天,周日回。现在计划有变,去王沁柔奶奶家采风毋庸置疑有助于他后续编曲的调整,但无论要柳宸之自己在泠市多留一天还是两人一起回去,自己再和王沁柔去采风,谢旻都不乐意。

    想到柳宸之怎麽样也不会有意见,谢旻和他说了情况,问王沁柔可不可以再带一个朋友,王沁柔答应了,两人买了红眼航班连夜返回泷市。

    王沁柔奶奶家在的小镇名叫云楼镇,他们和王沁柔在车站会合,王沁柔特意给他们带了一大包零食,见到柳宸之,意料之中似的打了招呼。学校外的王沁柔感觉更舒展些,车上和他们说了一些云楼的典故。

    谢旻和柳宸之虽都是土生土长的泷市人,但从小在市区长大,对村镇的情况不甚了解。前半段路大巴走的是柏油路,道路曲折倒也还算平缓,后半段进山入村,路变得狭窄,不时驶进坑裏或者碾过石头,车內乘客像颠锅裏的菜,腾空摇摆就差翻滚。

    谢旻和柳宸之没晕车,谢旻还靠着柳宸之的肩膀睡了会儿,柳宸之则一直看向窗外。陇市冬季多雨,几乎每天早上都会下点,进了山,早晨的雨变成了白茫茫的雾,笼罩着林间,车內既没有人闲聊,也没有手机外放,大巴静静地从一片雾进入另一片。

    又绕过一个弯,谢旻微微睁开眼,王沁柔适时开口,“要到了。”

    眼前的景色从淡绿、墨绿、浓绿过渡到一片开阔,前面小镇的牌坊在雾气裏剩个大概的轮廓。一驶入镇子,雾气也跟着散了。大巴没有明确的经停点,路过谁家,车裏的乘客喊一嗓子,司机就停下。

    王沁柔奶奶家在镇子的末段,想来是她提前联系过,老人家就在门口坐着,一见车过来,就起身候在路边。

    他们把王沁柔给奶奶带的东西搬进屋內,能看出王沁柔奶奶是位手艺人,家中院子裏挂着各色布料,屋內也飘散着草本植物的味道。奶奶看见他们很开心,抓着王沁柔的手一直在说话,进了屋,自己走到厨房,掀开锅盖,露出裏面焖煮已久的排骨。

    王沁柔惊喜道:“我奶奶做的排骨特別好吃,你们一定要尝尝。”说完便忙不叠地去舀米饭。

    奶奶待客细致,两人也感觉出他们在场的不方便,总是她们聊两句,王沁柔就要翻译一次,奶奶也看着十分拘谨,王沁柔一离开,她就跟着出去。于是简单用餐后,他们就先出门了。

    两人没走几步,王沁柔就跑出来。

    “这次叫你们来,是因为村子裏这几天重新搭了戏台,就沿着条路一直往前走。奶奶年轻时曾登台表演过,现在镇子裏没什麽年轻人,戏班也早就散了。前些年,镇裏干部才又组织起来,连旧时的场地也修缮了,你们感兴趣可以先过去看看。”

    两人应下,朝着王沁柔指的方向走。

    镇子道路曲折,民居相互掩映,两人走了一阵也摸不准走了多远,小镇清幽安静,路上不见来人,一墙之隔也听不到屋內的任何声音。一阵咿呀的戏腔音乐从前方飘来,两人对视一眼,朝着的声音的方向走去。

    方向对了,指示也随之出现,一户人家的院墙外写着古戏台三个大字,下面指示了方向。他们按着提示一拐,院墙连着院墙,细细的小道尽头是两扇紧闭的木门,上面缠了数圈的锁鏈,一把黑色的大锁坠在下面。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