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火柴事件  女首富[八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首富[八零]》 3、火柴事件(第1/2页)

    这天是星期天,周晴难得睡了个懒觉。

    她是被一阵争吵声吵醒的。

    在被窝里侧耳一听,吵架的是她爸和她妈。

    “你说,你几十岁的人了,年纪难道都活到狗肚子去了?难道就不会小心点?”她妈的声音愤怒又无奈。

    “兰英,你就别生气了,我也不是故意的啊!”周根民的声音很低,带着乞求的意味。

    周晴忍不住坐了起来,穿上衣服就往院子里走。

    她妈是个脾气温和的人,轻易是不会发火的,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来到院子里,只见汤兰英手里拿着两盒火柴,满面怒容地瞪视着周根民。

    “妈,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你问你爸!这以后四个月时间,统共就靠这两盒火柴过日子,却都被他弄湿了,现在好了,以后可怎么生火做饭,点灯照亮!”汤兰英余怒未息。

    看着她妈手里那两盒潮湿的火柴,周晴瞬间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当下,火柴是按照户头供应的,有钱都买不到!

    有钱,还得有票,才能在供销社里买到火柴,一户人家两个月只供应一盒。

    一盒火柴有50根,一日三餐点火,需要三根。

    她妈通常都是早饭做完后,把一根烧红的柴棒埋在青灰里,等下一顿需要做饭的时候,再从青灰里拔出柴棒,用一张旧报纸或者她们几个用过的旧作业本点燃了,再去烧火。

    这样,一天一根火柴就够用。还有十天没有火柴用的,她妈就只好牺牲一根木柴,把烧红的柴棒埋在青灰里一夜,第二天早上用纸点燃。

    或者干脆拿一根柴去邻居家借火,大部分时候,从邻居家走回来的时候,火苗就会被风熄灭。

    所以,村里的主妇们都很珍惜火柴。

    而现在,仅有的两盒火柴,都被毁掉了,这怎能不是大事!又怎能怪汤兰英生气呢。

    “爸,好端端的,你怎么会把火柴给弄湿了呢?”周晴忍不住问。

    周根民愁眉苦脸:“哎,别提了,我早上起来,想着快点洗脸,然后去菜园里挖地,结果,不小心把洗脸盆给打翻了,水泼到了这两盒火柴上。”

    周晴就说:“那你当时赶紧把火柴捡起来,拿干抹布把火柴盒上的水给擦干,不就是了。”

    “我当时没看见了,过了好一会,我都吃完饭了,你妈才看见桌子上火柴全湿透了……”

    周晴暗暗叹了口气,得,这真的是彻底不能再用了。

    “没有火柴,我们家明天就要断顿了!”汤兰英带着哭腔说。

    周晴想了想:“妈,不至于吧,现在灶下不是有烧红的柴棒吗?大不了多浪费点柴,夜里用青灰埋上,不一样能用么。”

    “对对,我上午干完菜园里的活,就上山砍柴去!”周根民忙说。

    汤兰英瞪了丈夫一眼:“就你勤快,你知不知道,用青灰埋小半天还好,埋整整一夜,十回有八回都点不出火苗了,还得去左邻右舍借火,还得防止火苗灭掉,这可造的什么孽呦!”

    听了她妈的话,周晴忍不住拧起了眉头。

    事情虽然不大,可是,却真的事很麻烦!

    哎,这就是物质匮乏给人带来的困境!

    想到这里,周晴就说:“妈,这样用火,确实很麻烦,要不,咱们去供销社里找那里的人求个情,再买两盒火柴回来?”

    汤兰英摇了摇头:“你不知道这些东西,供销社管得有多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那,借呢?看看谁家有多余的火柴,能不能借两盒子给我们,哪怕能借到一盒也好啊!”周晴又问。

    “借?火柴那么紧张,我们以后拿什么还呢?”汤兰英苦笑着说。

    “妈,办法总比困难多,你想想,咱们村谁家估计有多余的火柴,我们去借两盒来,然后,我们可以送一只鸡或者鸭子给他们,这不就还上了人家人情了么。”周晴提醒她妈。

    听了女儿的话,汤兰英不由得眼前一亮。

    “二丫,你这个话,说得倒真有道理,我想想,咱们村谁家会有多余的火柴……”汤兰英沉思起来。

    “别想了,他妈,我爸妈那里肯定有多余的火柴!”周根民瓮声瓮气地说。

    “爸,你怎么知道我爷爷奶奶那里有火柴?”周晴好奇地问。

    她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女,唯一的姑姑早年出嫁了,她大伯家和她家也都分开单过了,爷爷奶奶老两口住在老房子里,虽然都六十多岁了,可是他们的身体都很好,种几亩地的责任田很轻松。

    “二丫,你忘了吗?前几年大集体的时候,你奶奶在生产队里烧食堂,那会分到她家里的火柴,她都存下来了,现在肯定还有剩下的。”周根民说。

    汤兰英听了,就连连点头:“不错,今天一天用不到火柴了,可明天就要用。他爸,要不你晚上就去你爸妈那里,问他们要两盒火柴过来。”

    周根民点了点头,就拿起墙角的铁锹,去菜园里挖地了。

    穿过来半年多,周晴对这个时代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她知道,即便是大集体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有一点自留地,这些地都是用来种菜园的。

    不过,这块菜园的地方很小,种的菜也只够他们一家吃的,有时候还不够,还需要上山挖一些野葱野蒜之类的填补填补。

    每家每户,对自己的菜园地都格外珍视,都宝贵得不知道种什么是好。

    周晴知道,她爸也一样,只要一有空闲,就要去菜园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