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四卷:并肩王座·我们的纪元 (第61-100章)
第86-100章:新的顶峰
第86章:音乐电影
初夏的午后,李导坐在"顷霁工作室"的会客区,将一份厚厚的剧本推到江逾顷和代承霁面前。
"这不是普通的电影,"李导的眼神异常认真,"这是一部音乐电影,需要你们亲自创作全部配乐和插曲。"
剧本封面简洁地印着两个字:《回响》。
江逾顷翻开第一页,就被故事梗概击中了——讲述一对因音乐结缘的恋人,在事业巅峰期因误会分离,十年后通过音乐再次找到彼此的故事。这和他们真实经歷的相似度,让他不由得看向代承霁。
代承霁已经快速浏览着剧本,眉头微蹙:"这个结局..."
"结局可以改。"李导立即说,"我找你们,就是希望这部电影能融入你们真实的经歷和情感。"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他们讨论了电影的每一个细节。从主角的性格设定到重要场景的安排,李导都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音乐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李导强调,"我需要你们为每个重要场景创作配乐,让音乐推动剧情,表达角色无法言说的情感。"
这个提议让他们心动,却也感到压力。创作专辑是一回事,为一部电影配乐又是另一回事。
"我们可以试试。"代承霁最终说,"但需要完全的自由度。"
"当然。"李导笑了,"我找你们,就是要最真实的'顷霁'风格。"
——
电影开机后,他们开始了白天在片场,晚上在工作室的生活。
第一个挑战是为"重逢"场景配乐。这场戏发生在雨中的唱片店,两位主角十年后偶然相遇,却只是擦肩而过。
江逾顷写了十几个版本都不满意。要麽太过悲伤,要麽太过戏剧化,总是找不到那种克制中暗涌深情的分寸。
"我们第一次重逢时,"代承霁在某个深夜突然说,"你是什麽感觉?"
江逾顷沉思片刻:"像是做梦,又害怕梦会醒。"
代承霁在钢琴上弹出一段旋律,轻柔得如同雨滴,却在某个转调处透出心跳般的悸动。
"像这样?"
江逾顷眼睛一亮:"对!就是这种感觉!"
他们连夜完成了这首《雨中的回响》。第二天在片场播放时,连在场的剧组人员都红了眼眶。
李导反复看着监视器裏的回放:"太完美了!音乐让这场戏有了灵魂!"
第二个重要场景是"演唱会告白"。电影裏,主角在万人演唱会上,即兴修改歌词,向台下的恋人告白。
这场戏的配乐需要既有演唱会的热烈,又要蕴含告白时的温柔。代承霁提议将他们真实经歷中的元素融入其中。
"记得我在新加坡颁奖礼上的发言吗?"他问江逾顷。
"当然记得。"
"那就把当时的情绪写进去。"
于是,这首《万人见证》诞生了。前半段是激昂的摇滚,后半段转为深情的告白,最后以两人和声作结,象征着圆满。
拍摄这场戏时,江逾顷在台下看着代承霁表演。当唱到告白段落时,代承霁的目光穿越镜头,直直望向他。那一瞬间,戏裏戏外的界限模糊了。
李导没有喊卡,让这个镜头一直持续到音乐结束。
"这就是我想要的真实。"拍摄结束后,李导感慨道,"没有任何表演能超越真实的情感。"
——
最大的挑战是电影高潮处的"雨中独白"。这场戏要求代承霁在暴雨中独自行走,同时有大段的內心独白。
按照剧本,这裏应该用悲情的配乐。但江逾顷在看过样片后,提出了不同意见。
"这场戏的重点不是悲伤,"他在创作会上说,"而是释怀与成长。"
代承霁赞同他的看法:"痛苦已经过去了,现在重要的是向前看。"
他们决定用一首充满力量的歌曲替代原本计划的悲伤旋律。这首《破晓》从夜最深的段落开始,逐渐走向光明,象征着主角走出阴霾,迎接新生。
录制这首歌时,江逾顷在录音棚裏唱到哽咽。那些歌词写的不仅是电影角色,也是他们自己的心声。
"在最深沉的夜裏/我终于学会与过去和解/不是忘记,而是带着所有的伤痕/继续向前..."
代承霁在控制室裏静静听着,眼中闪着泪光。
——
电影拍摄接近尾声时,他们收到李导的特別邀请——为电影创作主题曲。
这次,他们没有立即开始创作,而是重新观看了电影的所有粗剪片段。从重逢到误会,从分离到成长,他们看着银幕上的故事,仿佛在看另一个时空的自己。
主题曲的创作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故事,早已在他们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