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润喉糖  见枫使舵【张子枫x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润喉糖

    那杯金汤力,我喝得很慢。冰块渐渐融化,稀释了酒液的涩,直到最后一口入喉,只剩下淡淡的凉意。

    推开清吧厚重的木门,午夜的寒气扑面而来,奇怪的是,心裏却不觉得寒了。

    回到租住的公寓,屋裏冷冷清清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着,显示着父母发来的生日红包。指尖在“接收”按钮上悬停良久,最终还是移开了。只回了一句:“谢谢爸妈,钱够用,你们照顾好自己。”附带一个笑脸。

    有些界限,得自己划清楚。哪怕是对最亲的人。

    闭上眼睛,清吧裏的画面不受控制地在脑海裏回放。张子枫帽檐下平静的目光,谈论剧本时认真的语气,还有最后那杯意料之外的金汤力。一切都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也许对我和她来说,那只是繁忙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两条平行线因为一个生日偶然靠近了一下,之后理应回到各自的轨道。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被工作填满。那个折腾人的方案总算在又一次修改后勉强通过,紧接着是新的项目,生活好像没什麽变化。

    直到一周后的周五下午,部门为新的文创品牌项目开头脑风暴会。客户想推“城市记忆”主题的香氛,要求文案既要有北京的文化底蕴,又不能老气,得打动年轻人。

    会议室裏,各种想法碰撞,但总感觉差口气。组长揉着太阳xue,目光在办公室裏转了一圈,最后落在我身上:“晚秋,你平时想法挺细的,说说看?”

    我愣了一下。平时这种场合,我大多是听和记的那个。我吸了口气,放下笔。

    “我在想……也许不一定非要用宏大的敘事。”我声音不大,但尽量清晰,“北京的味道,不全是故宫的红墙或者长城。可能……更像一条熟悉的胡同裏,老砖墙被午后阳光晒出的味道……”

    我顿了顿,看到组长示意继续的眼神,鼓起勇气接着说:“这些挺个人的瞬间感受,也许更容易让人有共鸣。我们能不能试试用一些有场景感的切片,而不是直接去定义一个大主题?”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有人点头,有人沉思。组长手指敲着桌面:“嗯,这个角度有点意思。晚秋,那你先按这个思路,出几个文案方向看看。”

    我应下来,心裏却有点没底。想法是一回事,真写出来是另一回事。

    周末,我把自己关在房间裏,对着电脑屏幕绞尽脑汁。想把那些回忆变成文字,比写直白的营销口号难多了。写到卡壳的时候,烦躁地起身倒水,目光掠过窗台,看到楼下街道旁堆着的落叶。

    鬼使神差地,想起了清吧那晚张子枫说的话,似乎和现在想做的事有种奇妙的共通之处。顺着这个感觉调整笔锋,写出来的东西果然顺眼了些。

    周一,我交了三组文案草稿。心裏有些忐忑,不知道这种偏个人化的表达客户能不能接受。

    下午,组长把我叫进办公室,脸色有点严肃。我心裏一沉。

    “晚秋,客户那边反馈了。”他看着我说,“他们对其中一组特別感兴趣。”

    我抬起头。

    “就是那组‘秋夜的温度’。”组长脸上终于露出点笑意,“他们说感觉挺特別,有辨识度。约了明天下午过来详细聊,你准备一下,到时候你来讲。”

    我一时有点懵,只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从组长办公室出来,心跳还有点快。分不清是激动还是紧张。我看着那些被肯定的文字,试图找出打动人的点。也许,真诚本身就有力量吧。

    第二天下午,客户准时到了。会议进行得还算顺利,我尽量清晰地讲了创作思路,回答了问题。

    对方负责人,一位四十岁左右、气质干练的女士(后来知道她叫周婷),最后点了点头:“林小姐的文案很有代入感。希望保持这种细腻的视角,后续产品开发也可以多交流。”

    正当我以为会议要圆满结束时,周婷示意旁边的助理。助理会意,立刻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一种莫名的预感抓住了我。会议室裏陷入短暂的安静,只有空调轻微的送风声。组长和其他同事脸上也露出些疑惑,但都保持着礼貌。

    几秒钟后,门又被推开了。助理侧身让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是张子枫。

    她今天穿着简约的燕麦色高领毛衣和黑色直筒裤,头发松松挽着,带着淡妆,比清吧那晚多了几分正式感。

    她的出现,让整个会议室的光线好像都聚焦在了她身上。

    我的呼吸停了一瞬,大脑空白。她怎麽会来?在组长和同事面前?在这种纯粹的工作场合?

    周婷站起身,得体地笑着介绍:“各位,这是我们品牌项目的代言人,张子枫小姐。”

    代言人?我心猛跳了一下,忍不住想,她还记得我吗?虽然这期待有点不合时宜。

    我下意识地看向张子枫,她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人,并没有在我身上多停留。

    果然,她那麽忙,肯定不记得了吧。

    “张老师,您好!”组长率先反应过来,热情地打招呼。同事们也从惊讶中回神,带着掩饰不住的好奇和兴奋。

    张子枫在周婷旁边的空位坐下,姿态从容。“不用客气,叫子枫就好。请继续。”她的声音清冽,语调平稳,瞬间让场面恢复了秩序。

    会议好像回到了正轨,但气氛已经不同了。组长示意我继续讲。我干咳了两声掩饰紧张,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继续阐述“秋夜的温度”这个核心。

    讲完后,周婷照例问了市场定位和传播渠道的问题。然后她转向张子枫:“子枫,你觉得呢?从內容创作的角度看。”

    过了几秒,张子枫微微点了点头,嘴角似乎有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很好的理解。”只说了这一句,便不再多言。

    周婷接过话头,又讨论了些后续细节。会议最终在一种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