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然后在钵子里舀一勺鸡蛋面糊在锅边上划一个圈,用铲子来回翻动数次,不到两分钟一张焦黄的煎饼就摊好了。
接下来锅完全烧开,刘军浩就摊的更快了。基本上三四十秒一张,不到十分钟就将鸡蛋面糊完全摊光,而馍筛中则多了十几张香喷喷的煎饼。他用钵子端了几张给赵教授夫妇送过去,然后自己就开吃。
前几天虽然刘军浩一再劝说,但是赵教授夫妇还是搬进了新居。其实搬没有搬都是一个样,两家就挨着,有什么事儿隔着墙招呼一声就行。
刘军浩摊出的煎饼特别薄,焦黄焦黄的,再配上香菜、芝麻盐,一口咬下去……葱香蒜香芝麻香一起钻进嘴中,让人吃的直咂嘴。
结果不到二十分钟,他就把半钵子煎饼吃了一个精光,将后将碗筷扔到锅里泡上,自己则心满意足的拉了两把椅子,拿壶热茶,坐在被风的屋檐下晒气太阳来。
现在太阳虽然已经有几丈高了,但是一点也不毒辣,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酒足饭饱之后在这里晒太阳最是惬意。
过了几分钟,赵教授也吃过饭,双手背着悠哉悠哉的走进院子,看到刘军浩边上的棋盘已经摆好了,他就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开战。
于是一老一少就在院子里大杀起来,刘军浩这段时间棋力大涨,现在和赵教授下棋如果认真的话一般能够做到三局二胜。
不过下棋也就是消磨时间图个开心,他也就偶尔放一把水,让两人赢得次数基本持平。
他们这盘棋下的很慢,一盘下完就用了快两个小时,赵教授又要摆棋的时候却被刘军浩阻止,他看了看时间说道:“今天就到这儿,我还要到刘启勇家送鸡蛋呢,他妈前些日子让我给攒的。”
他从屋里弄出一个大竹筐,往里边放了一些麦秸,然后就把鸡蛋朝里边放,一百个鸡蛋放了大半竹筐。刘军浩想了想又往里边添了七八个,算是零头吧,等下送过去的时候不要钱。
刘启勇两口子都在家里看电视呢,见他进来了自然很热情。刘启勇问了一下鸡蛋的数量,查都没查就给他掏了四十五块钱。刘军浩家的鸡蛋一个比别人家的贵五分钱这事儿都知道,刘启勇也不觉得吃啥亏,看看鸡蛋就知道了,个顶个的大,快抵上鸭蛋了。
刘军浩却只收了四十块钱,说是都是一个村的,鸡蛋就按四毛钱一个算。等鸡蛋放完,他也没有多留,竹筐一拿就离开了。
“你也是,也不数数,万一少了咋办?”刘军浩刚走出门,刘启勇的媳妇就在床上数落着。
“数啥数,人家五块钱都没有看在眼中,会少你几个鸡蛋,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刘启勇不耐烦的教训了几句,这媳妇什么都好,也知道持家,就是有些精明小气。
可是看到媳妇要亲自下床来数,他只得将刚刚放好的鸡蛋重新数了一遍,结果一数多了几个。刚开始她媳妇还不相信,又让刘启勇数了一遍才确定人家真的不在乎这几个鸡蛋,这下她也有些不好意思,说等过年自家杀猪了给他送几斤猪肉。
刘军浩挽着个空筐走到大堰塘的时候看到不少人都在那里闲聊,而刘广聚则坐在中间不住的说些什么。
要说刘广聚这些日子过得可是很得意,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上了两次电视台,就是镇里的齐镇长也没有过这个待遇。
而前段时间因为修路的事儿,他在村民中的威望明显提高了许多。以前大家见了虽然也是笑脸相对,可是却少几分亲近。现在他明显感觉到村里人对自己热情起来,有时候老远看到了就打招呼。
他们聊的还是十一起大戏的事儿,村民们个个都认为这戏以后要一直起下去,当成刘家沟的一个传统。
人人心中都有一本小帐,上次起大戏总共才花了万把块钱,可是就那几天时间不少家庭光卖吃的东西就挣了一千多块,他们一个个尝到甜头了自然想到明年继续办。
众人见刘军浩走过来,都纷纷给他打招呼,又聊起他院子里的黄鳝来,说着说着就有人问他今年到底挣了多少钱。
看他们一个个都很感兴趣的样子,刘军浩却三缄其口,说什么也不透露,其实他倒也不是防着什么,而是觉得没有必要显摆。
这些日子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来刘家沟游玩的人明显减少,他的黄鳝收入也少了许多,就趁着空闲随意的算了一下自己近几个月的收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连带卖黄鳝、大枣、鸡蛋等等院里杂七杂八的收入加一块竟然快到两万了。
第六十一章 挖红薯井
网?址?f?a?B?u?页?????????ε?n?????????????????????
他虽然不想说,但是村里人也会估计,一个个在心中琢磨着他到底能挣多少钱。
别看刘军浩这半年就忙乎院子里那不到一亩的地块,可是搁不住人家有技术呀,洋槐树上种西瓜,个个都是沙甜沙甜的。那几棵枣树也比别人家的结的大,结的多,光卖枣子恐怕都有几千块钱,更别说黄鳝了,那可是个挣钱的大头。
不过村里人眼红归眼红,却没有啥不该有的想法。这主要是刘军浩的为人确实不错,也不在乎东西。就拿院子里的那些瓜果蔬菜来说吧,村里谁来了都可以随意摘着吃,夏天谁家没有从他的院子里摘过蔬菜?
还有那些甜枣子,大人还好说知道这是要卖钱的,也就尝几个新鲜新鲜,可是各家的熊孩子几乎天天泡在那里打枣子吃,刘军浩也没说啥,还有电脑……
聊着聊起大家又说起二麻子家养的野猪来,一个个追问野猪什么时候出圈?因为野猪崽怕生人,所以他们两口就在后院重新建了一个猪圈,一般不让生人靠近,大家也不知道野猪到底长成什么样子了。
“出啥笼,只要明年五月弄出笼我就谢天谢地了”二麻子哭丧着脸说道,他现在已经有些后悔当初太冲动了,不听人劝告。
两头野猪将他们两口子折腾的不轻,最初花的百十块医药费就不说了,现在长到半大的时候还特别挑食儿,顿顿都是吃麸子,稍微往里边掺点糠就开始哼叫,咗着嘴死活不吃。
这畜牲打又打不成,骂又听不懂,无奈他们两口子只得隔几天到镇上买一大包麸子。
几个月下来效益还没有见到,倒是麸子买了几大包,一包麸子60块钱,他光买麸子就花出去四五百。
它吃麸子长肉也行呀,可是野猪和家猪不同,光吃不长膘,瘦长瘦长的,并不像当初人家告诉他的那样吃一斤长二两。但现在为止这野猪喂了几个月才六七十斤,还属于半桩子,到过年的时候也够不上吃。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