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毕竟在这样的时代,外邦语言是非常、非常稀有而专业的知识。
有条件和需求去学习外邦语言的,要么是他们这样的顶级贵族;
要么是专门培养的特殊人才,比如中书省和互市监的译语官。
苏晓瓷一个围着锅灶的膳婢,怎么可能懂呢?
然而,她们认为一个词都听不懂的苏晓瓷……
其实早将她们的对话内容听懂七七八八。
苏晓瓷的语言天赋本就很高。
而且十来岁的时候,看过许多的日本动漫和电视剧,也正搭上了“语言学习能力爆表”这一个人生限时年龄buff的末班车。
虽然赶不上几个月时间,就能把外语说得和母语一样的低龄儿童,但苏晓瓷确实就在不知不觉之间,拥有了相当扎实的日语听说能力,日常交流完全没问题。
就算她们用的是古和瀛语词汇和句法又怎样?
苏晓瓷古装大河剧也没少看!
而且,越是正式、越是深奥的和瀛话,汉语含量就越高。
连猜带蒙,易如反掌。
她们以为自己精通两种语言,正将苏晓瓷玩弄于鼓掌之间。
却不知苏晓瓷看她们就像在看耍猴儿,静静陪着演戏。
苏晓瓷压住嘴角嘲讽的笑意,摆齐了糕点。
“白雪片、八珍糕、蛋黄酥、茯苓糕,另加上水晶虾饺、野鸭春饼、黄雀卷和萝卜糕。”
四甜四咸,总共八样糕点皆盛在纯银雕花的高足盘里。
颜色或浅或艳,形状有方有圆。
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用精美模子磕出来的,摆在一起最是规整利落;
也有一个个手工捏的,透着一股柔软的温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夏国宴打脸使臣》 19、萝卜糕、她能听懂(第2/3页)
苏晓瓷深知藤原纯子孜孜不倦地在给自己挖坑,所以对待那“几样茶点”的指令十分谨慎。
只做两三样,可能被说是敷衍。
做的太多,又怕被指责铺张浪费。
最后,将宫中定例和眼下情况通通纳入考量,苏晓瓷总共做了这八样。
本是无可指摘的一套茶点,但是阿竹上来就要给苏晓瓷下马威。
“苏女官,和瀛茶会时不吃这些,我们都没见过呢。”
也许是海胆饺子那次结下的梁子,也许是实在看不惯苏晓瓷,总之,唯有面对她时,阿竹装也装不住,一字一句都透出阴阳怪气的刻薄来。
“没见过的东西,老身不敢让娘娘和少将军品尝。烦请苏女官先试吃一下。”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折辱。
送来的点心早经尚食女官层层检查且已试过毒,不需要苏晓瓷再试一遍。
阿竹不过是在享受摆弄苏晓瓷的滋味。
即使她根本没有这样的权利。
对苏晓瓷来说,没有人有这个权利。
这个世界没有,其他世界也没有。
但显然,藤原纯子不这么认为。
“也是,苏女官,你就当提前用夕食了。不用谢恩了,快吃吧。”
她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合力完成一场幼稚的校园霸凌。
至于藤原义,则像是每一个在女人们的斗争中美美隐身的男人那样,一言不发,面露厌烦。
苏晓瓷倒是不恼。
看他们几个还挺有意思的,真是贱得各有千秋。
而且她做的东西,她自然堂堂正正地吃,能多吃就尽量多吃。
若是只给他们仨吃了,那才是真正的糟蹋。
毕竟这些点心都是她精工制作的,样样都有门道。
比如同样是“糕”,八珍糕和茯苓糕的口感就完全不同。
八珍糕真如其名,是将芡实、莲子、党参、核桃等珍物磨粉炒熟,用蜂蜜和酥油调合压制的。
吃起来时沙沙地磨着舌头,各种谷物和药材的香气非常浓烈,你来我往地争夺着味蕾。
据说八珍糕可是慈禧太后才有的享受,营养丰富,可强身健体,苏晓瓷毫不客气地私藏了好多块。
这种干粉的糕饼,妙就妙在好保存,吃的时候还可以直接用水泡成糊,方便快捷,自然是苏晓瓷战略物资储存中的重要一员。
至于那茯苓糕,则是完全不同的口感。
它是蒸出来的,细密的气泡使其十分蓬松,又软又绵,像是一捧白团团的新雪。
“茯苓糕安魂养神,轻身耐老。”
苏晓瓷一边试吃,一边还很尽职地介绍。
而阿竹不屈不挠,仍用和瀛话挑刺。
“居然真的不谢恩就吃了,粗野的丫头。”
阿竹发出“hohoho”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