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凡是和郭洹音打过交道的人,大都称赞他“沉静持重”“不怒而威”,简直生来就是为了胜任礼部之职。
这些人恐怕难以想象——这一位郭尚书,此时却恨不得在宫宴上击节大笑,因一个膳婢的话而深觉与有荣焉。
郭洹音看着藤原纯子惨白的面色,心说什么将军之女、绝世之才啊,居然还不如这殿上随手抓来的一个宫娥。
也对,郭洹音想,和瀛国,向来是最会大吹大擂的。
明明只有三分,他们便敢用精巧言辞装作十分,说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因礼部和鸿胪寺皆司掌仪礼之事,二者职责偶有重叠,关系较近。
所以郭洹音对和瀛国的各种情况也很了解。
他知晓,大隆每回给作为三等邦国的和瀛的回礼,单单布料一类,就有茜绛色缎五十匹、绀青色缎五十匹、白绢五十匹……(1)
可和瀛国送来的礼品,其实非常寒酸。
比如,他们每回都会送一种本国织的“班布”。
“班”通“斑”,这是一种染色木棉布。(1)
他们信誓旦旦,说此布是以最严谨的精神,由最灵巧的工匠们呕心沥血织就。
问题是,郭洹音并非不识农桑的云端之人,他是在民间当过父母官的。
依他看来,那班布黯淡又皱巴,咸菜叶子似的。
大隆村头六七十岁的老妪,一梭声尽重一梭,也能用破旧的织机织出更好的来……
就是这样的土布,却能换走一片金玉琳琅。
和瀛国没有一分羞惭,而是十分理直气壮,只反复说班布的工艺是多么多么珍贵,多么多么独特。
而且,它们可是凝聚了“工匠之精魂”啊!
和普通的布能一样吗?!
彼时,郭洹音唯有和鸿胪寺卿相视苦笑。
如今,郭洹音算是看明白了,藤原纯子的情况,其实和那班布是一样的——
半瓶咣当的水平,却被冠以不相符的盛名,无论外表怎样以谦虚包裹,其内里实以傲慢做芯。
还“汉学之神女”……
居然如此轻率,就敢自比鬼神。
这样的话,郭洹音听都不敢听,他们却敢到处说。
最后的结果,就是堆砌的光环被轻易击破,露出平庸的本质来。
郭洹音一直不满于和瀛国行事作风,如今当场得见他们的虚伪被戳破,自然无不畅快。
而且苏晓瓷的回答,还替他报了方才谏言未被听取的一箭之仇。
他瞧着苏晓瓷,便更觉得可爱可亲起来。
更何况,郭洹音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之前她的回话并不是误打误撞,而都是恰到好处的设计。
当真是两排利齿伶牙,一副锦心绣肠。
如果不是礼部不缺女官,郭洹音都想将她撬过来了。
郭洹音方才手拍到一半,紧急停住了,可又觉得这莫名的激动热血无处宣泄,于是也偷摸夹了一大口炙豚肉,美滋滋吃下。
他心想,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地宴饮了。
事实确实如此,因为苏晓瓷那毫无破绽的答案,藤原纯子根本不敢再反问半个字,只能连声附和。
而直到宴席结束,她也未再擅自发言。
无论郭洹音什么时候看去,都只见她十分乖巧地静坐。
可郭洹音心里也明白,此女既已入宫,便有新的波折已在孕育。
只能且行且看了。
*——*——*
“好了,白灵姐姐,快别哭了。”
一边端着餐皿往鸿胪寺后厨撤,苏晓瓷还要一边轻声细语地劝。
她蕴着安抚的笑意,既是自嘲,又是试探。
“姐姐不怪我自作主张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华夏国宴打脸使臣》 4、论贡品、完美回击(第3/3页)
白灵猛摇头,甩出几滴泪珠。
“怎么可能会怪你?晓瓷,这次你真是救了我。”
白灵活到二十岁后半,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她有幸成为膳使,全靠确实颇有烹调的天赋。
可若真论起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灵巧和从容,她则比不上苏晓瓷。
方才若是被责难之人是白灵,她必然两股战战,一句合理的辩解都说不出。
结果就是不仅自己受罚,还要连累整个后厨。
所以苏晓瓷一番操作,使一切得以周全,是真的救了她的性命和前程。
白灵真心感激,只道,“那样的情况,你肯挺身而出,我真是、真是,哎……真是不知该用什么来报答。”
“不,姐姐。”
苏晓瓷微微一笑,“你知道的。”
白灵终于懂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